固他的地位。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美国驻英、驻法和驻大汉帝国的大使也向本国政府发出了同样的呼吁。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的政治生命,给希特勒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发了两封内容完全相同的信件,呼吁他们继续谈判,以便“和平地、公正地和建设性地解决争论问题”。同样的,他也要求张伯伦、达拉第在谈判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罗斯福还给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写信,请他“帮助继续努力,以求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就争论问题达成协议,而不要诉诸武力。”而在给方云的信件中,他是希望大汉帝国利用盟友关系,尽量协助德国“圆满地解决争端,而不是动用武力。”
正因为美国对此做出如此的努力,一个有利于德国的计划形成了。
法国在为获得苏台德地区的解决,决定不惜任何代价。法国特使对希特勒说:“在您的基本要求不必诉诸武力就能得到解决,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呢”
从英法两国的反应中,希特勒已经知道了,英法两国愿意以和平为代价向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而这时候,意大利大使也来了,向希特勒说:“尊敬的元首,我们的领袖让我通知您,无论您作出什么决定,法西斯意大利都支持您。”
西元1938年9月29日上午,西欧四大国领袖在风景优美的古城慕尼黑集中。希特勒元首府迎接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政治首脑,并和他们一道共用了午餐。
在午餐过后的会议上,希特勒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感谢与会者接受了他的邀请,并指出迅速作出决定的必要性。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曾坚持应当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但是希特勒寸步不让。他不允许任何捷克斯洛伐克人出现在他面前。最后在张伯伦的一再坚持下,还是赢得了一个让步。大家同意,就像首相所建议的那样,可以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等在隔壁,随叫随到。于是,两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杯冷漠地带到了隔壁的一个房间。
直到晚上10点,两位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拿到了四国协议要点的通知,并且得到了一张捷克斯洛伐克人应立即撤出苏台德地区的地图。当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提出抗议的时候,那位来通知他们的外交官打断了他们的话头就离开了。
9月30日凌晨,希特勒、张伯伦、达拉第和墨索里尼依次在慕尼黑协定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个协定规定德国军队在10月1日进军捷克斯洛伐克,并在10月10日完成对苏台德地区的占领。
9月30日清晨,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收到了慕尼黑协定的全部文件,随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英国和法国不但抛弃了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威胁说如果他拒绝慕尼黑协定的话,它们将支持希特勒动用武力。在这种情况下,捷克斯洛伐克于当天下午13点宣布投降了。为此发布的官方公告说,它是带着“对全世界提出抗议”投降的。
波兰人和匈牙利人这时候也趁虚而入,在孤立无援的捷克斯洛伐克各分得了一块土地。对英国来说,从多瑙河到里海的门户已经向德国洞开;对法国来说,它在欧洲的军事地位被毁了。
原来法国拥有一百多个正规师,而且还同东欧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较小国家建立了同盟,这些国家加在一起的军事力量师可以抗衡德国的。然而,慕尼黑会议把捷克斯洛伐克给肢解了,部署在山地工事里面的35个捷克师被缴械了。这35个师原来还牵制着数目庞大的德国部队。现在法军失去了这支部队,无异于自断臂膀。
在慕尼黑事件之后,法国在东欧剩下的盟国还有哪个能对它的信誓旦旦相信呢同法国的结盟还有什么价值呢
九州岛被成功占领后,毗邻九州岛南端的大隅诸岛、吐葛拉列岛和琉球群岛也一一陷落,美丽富饶的东海终于变成了大汉帝国的内海。
孙仲伦元帅心情非常愉快,当他从座机中走出来,踏上福冈机场的土地的时候,心中那份荣耀和激动是不可言明的。看着来机场迎接他的一干将领和当地的政要,孙仲伦有一种意气风发之感。自从日本帝国侵略大汉帝国东北三省之后,大汉民族从抵抗到反攻,整整走了18年,如今他切切实实地走在日本的土地上,而且是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出现,让孙仲伦元帅心中充满自豪感。
他这次来到福冈,一方面是把e集团军群的总司令部迁移到福冈,以便更好的指挥战斗,一方面也是对参战部队进行一次视察和慰问。他也明白,在他的座机到达福冈机场之前,空军已经开始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的低空轰炸,部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攻克日本帝国首都东京。就在他登机前两小时,方云通过了广播电台,发表了向东京进军的命令,并要求日本帝国政府无条件投降,并向大汉帝国赔偿损失。
日本帝国就相被敲碎了外壳的坚果,裸露着鲜美的果肉。
e集团军群兵分两路,第四军在下关登陆成功,一路沿着濑户内海的海岸线攻打广岛、大阪,兵锋遥指东京;第一两栖军则是搭乘海军的舰船,预备在横须贺强行登陆,直接攻打东京。方云下了命令,摇动用一切所能动用的武器装备,彻底地摧毁东京。
与e集团军群的进攻计划相对应,大汉帝国国防部为加快后期战争的进程,决定对e集团军群进行加强,增派了国防军第三机械化军和第二山地师到e集团军群。这样,投入进攻日本本土的一线部队有百万之众,占了大汉帝国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