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在港口的苏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和其它民用船只全被摧毁,惨不忍睹。
西元1941年11月14日,苏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以东42公里库尔干军事基地再次受到大汉帝国原子弹的打击,苏南部方面军司令部及其3万多名官兵、装备器材全部化为飞灰。
苏南部方面军司令契尔年科陆军上将当时正在和第28、第35两个集团军的高级将领开军事会议,全部身亡。使得苏南部方面军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针对大汉帝国新疆地区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被迫延期。
这两则消息经大汉帝国军方公报公布后,极大地打击了苏军的士气。
西元1941年11月15日,古德里安和克鲁格的德军在得到莱茵哈特的第三装甲集群的加强后,冒着严寒向莫斯科发起进攻。
也就在同一天,廖耀湘的第2坦克军在寒风中向苏第71集团军63军右翼发起冲击。在猛烈的炮击和飞机的轰炸后,大汉帝国约三百多辆坦克装甲车及跟随其后的大汉帝国、朝鲜的士兵们咆哮着冲向苏第281师的阵地。
苏军的抵抗异常顽强,但是还是抵挡不住大汉人的坦克反复冲击,阵地被突破。
廖耀湘将他的坦克装甲车分成3个集群,轮番冲击。一旦取得突破,就立即用坦克冲击其纵深。在突破苏第281师阵地后,廖耀湘的第2坦克军利用坦克的机动性冲击苏第63军侧后,很快就取得决定性胜利歼灭了苏283师的绝大部分并俘获了苏第63军司令部。
逊克外围的苏军进攻集团土崩瓦解。次日,廖耀湘的第2坦克军奔袭200多公里,收复嘉荫。
在富锦,苏第71军和林红军指挥的朝鲜第二军、日本第二军爆发激战,双方伤亡巨大。苏第71集团军司令部对廖耀湘的坦克军非常头痛,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命苏第71军收缩至同江水网地带。林红军命令朝日联军尾随攻击,在空军的配合下,与同江外围击溃了苏第71军主力,迫使苏军向抚远退却。
林红军率部进驻同江,却发现了惨绝人寰的一幕:苏第71军在撤退的时候,几乎把同江的大汉人屠戮干净,约有3100多名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被杀。愤怒的林红军发出指令,只要是苏第71军的官兵,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见敌情有变化,孙仲伦命令廖耀湘的坦克军直接开赴嫩江补给。东北战区右翼威胁解除。在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额尔古纳左旗塔河,卫钧儒的第6集团军协助刘韶华的第3集团军,及时占据了这条防线上的各个要点。苏军的攻势虽然猛烈,也能突破大汉人的阵地,但是,有利地形和重要据点仍牢牢控制在大汉人手中。
到了20日,苏军的攻势已是强弩之末。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第3、第43、第47三个集团军被死死地拖在额尔古纳左旗周围,与大汉人的阵地犬牙交错。苏军曾一度攻进额尔古纳左旗火车站,最后还是被刘韶华的第50军赶了出来。在失去苏独立坦克第8军的坦克装甲绝对突击力量后,苏军在额尔古纳左旗日益增强的大汉人面前,不得不打起阵地消耗战。
孙仲伦决定在东北战区左翼展开反击。
孙仲伦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在塔河外围的苏第41集团军,清除额尔古纳左旗的侧后隐患。收到命令廖耀湘第2坦克军汇合第1集团军的第1机械化军、第9军,对伏洛斯基的第41集团军实施突击。
面对滚滚而来的铁甲洪流,伏洛斯基将军发起了反突击。苏军的反突击的效果甚微,他们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战果,抵挡不住大汉帝国军队的逼人杀气。在强大的火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到22日下午,廖耀湘的突击集团在把苏军第41集团军围在了盘古河和牦牛河之间的狭长地带的包围圈里。
但是,第41集团军毕竟是苏军的精锐部队。在苏军阵地上,伏洛斯基将军用仅有的火炮和迫击炮巧妙地配置在各个主要地段上,当大汉帝国军队的步兵和坦克发起冲击的时候,苏军所有的炮兵组织良好的炮火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这其中还包括一个威力强大的喀秋莎火箭炮团。
火炮和机枪火力织成了一张张火网,大批的大汉帝国士兵中弹身亡,但是,有更多的士兵冲到了苏军的工事面前,用刺刀、手榴弹和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刺刀像雪花一样上下翻飞,滚烫的鲜血喷涌如注。。。。。。
在额尔古纳左旗方面,孙仲伦的军队对苏军第43集团军也隐隐形成合围,这让华西列夫斯基的处境更加恶化。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华西列夫斯基感到一阵阵地无力。
在海拉尔,文华将军的第12军和33军配合得非常好,硬是顶住了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第26集团军的攻击,为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孙仲伦元帅在联合指挥部里,收到前线的捷报非常高兴。
他十分兴奋地指着军事沙盘说:“廖耀湘打得非常好苏军的士气非常低落,我们要把握住机会,尽快吃掉伏洛斯基的第41集团军,然后沿着额尔古纳河南下,把朱可夫的部队全部包围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地区。”
与之相反,在奥洛维亚的朱可夫的情绪却非常糟糕。自从大汉帝国在苏联境内投掷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之后,获知消息后,苏军士气非常低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打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同时,他也深深感到人员伤亡和补给困难让进攻大汉帝国东北的苏军感到筋疲力尽,苏军的战斗力衰减的很快。
特别是大汉帝国驻军从最初的打击中反应过来,不顾人数的悬殊,以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进行着战斗,每每给苏军造成重大的伤亡。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七卡镇和额尔古纳镇之战,对方的残余部队明明是已经被包围了,仍然是困兽犹斗,坚决不投降,最后是全部战死。
现在,孙仲伦的增援部队已经全部到位,几次反突击都让苏军损失不小。从目前战场的态势来看,突进大汉帝国东北的苏军正在被三倍于他们的大汉帝国军队慢慢地合围着。大汉人的战术和德军在白俄罗斯用的战术差不多,都是两翼发起钳型攻击,然后意图在苏军的大后方某个地点会师,一举把突进东北的地区的苏军全部包围起来。
可是,就是明白孙仲伦的战术意图又能怎么样呢他手头已经没有多少部队可以调动了。薛毅的突击集团军群已占领了乌兰乌德,正兵分两路沿着贝加尔湖两岸北进,霍缅科夫的第52集团军脆弱的兵力根本挡不住林士伦的近卫坦克军。那里是整个远东方面军的后方枢纽,如果被攻占,远东方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朱可夫同志,从15日早上到现在,大汉帝国空军以每天上万架次的密度轰炸赤塔,整个赤塔已成一片废墟。在赤塔的第52集团军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目前正在赤塔进行艰苦的防御战。薛毅的第12集团军正从西向东猛攻赤塔。这是最新的战况。”方面军机要科科长彼德诺维奇把最新的战报递给了朱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