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0(1 / 2)

的只有群殴才能参加。这种形式的比武,不好参加。推选时必须避开这些人。推选的结果是唐赛儿、沐莹、欧阳静、杨逢春、慕容季英。

假教主那方商量的结果是,让假教主、林大兆、孙林、普善、关胜杰。

双方各持兵器出场。唐赛儿道:“决战是你们挑起的,动手吧”

假教主不客气,举刀攻向唐赛儿,孙林攻向沐莹,但是沐莹对杨逢春道:“杨兄,你去教训那位孙总管,我来试试普善大和尚有什么长进没有”沐莹说得很悠闲,但普善大怒,一摆如意降魔铲,向沐莹攻来,沐莹出剑迎住普善,二人战在一起。杨逢春挺长剑迎住孙林。林大兆攻向欧阳静,关胜杰攻向慕容季英。

战斗一开始,就是一场热闹的激战。战场总共才只十人,但是他们探刀挺剑,纵跳腾挪,犹如千军万马在战斗。全场虽只十个兵刃探舞,但这十个高手,每人的兵刃都快逾电闪,一招数动,兵刃颠颤,让人眼花缭乱,错觉成处处刀光剑影。兵器的碰击声不绝于耳。

唐赛儿与假教主战得最激烈。他们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胜败,关系到全场,甚至关系到全教,因此对这场比武都有责任感。二人的打法是以快攻快。假教主号无影怪刀手,他使的是阴阳分神刀法。这刀法阳刚和阴柔互济,攻则阳刚,避则阴柔,一个动作里,出则阳刚,撤则阴柔,每一个动作,每一招一式,都含有阳刚和阴柔,让人弄不清他是在攻,是在守。他的刀法里,又结合了公孙越女剑法,这就使他的刀法,阳刚之动作更敏捷矫健,阴柔之动更飘忽轻曼,使他的刀法威力很大。

唐赛儿分光错影剑法与旋风回雪剑法互用,分光错影剑每一招每一式基本是两类动作,即虚和实,如电光之分,如镜影之错,这是虚招,这些虚招以快捷无伦的手法使出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剑之来去。在这些虚招的使用里夹着劈、刺、挑、划、抹、带等意在杀伤的实动作。每个招式晃人眼目的方式和实攻意向均不同,有的意在劈,虚动作则在上路作,有的意在划,虚动作则在下路作。也有的招式非常诡异,上面晃你眼目,剑却急转直下,在下方实击,有时也声东击西,晃左而攻右,总之与之对敌,一定形成判断上的错觉,造成措手不及。旋风回雪剑是进攻型剑法,是巧妙的身法和快捷的手法相结合,战斗时身子回旋,剑光纷飞,让人只见刀光剑树,不见舞剑之人。剑使到快时,莫说兵器不能攻入,就是扬沙泼水也难进去。

唐赛儿这样的两种剑法结合互用,就是神仙也难攻击。二人战在一起,一时难分高下。武先生在后面观阵,觉得假教主的刀法甚熟,但仓卒间也想不起是谁家刀法。见他的刀法使得老到、雄浑,不禁为唐赛儿捏了一把冷汗。但观了几招儿,见唐赛儿身法灵活,手法敏捷,剑法诡异,攻守有势,也就放心,将眼光移到普善与沐莹身上。

普善与沐莹二人的战斗是以慢对快,普善使的是一柄几十斤重的月牙铲。这是一种重兵器、长兵器,这种兵器以雄浑的内力使出来,荡刀剑就像以木棍拨草叶,无论是击人、捣人,对方用刀、剑均磕之不动,威力无穷。他一个动作,可以防对方的一路,所以相对地慢了以逸待劳。他使的是罗汉降魔式棍法。本来铲是从棍中化出来的兵器,兼有棍和枪两种兵器的长处。基本上铲和杖同用一法。相传十八罗汉斗悟空时,十八罗汉使的都是棍。后来少林和尚专研练棍法,罗汉降魔棍法成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后来此棍法被一个少林火工头陀偷了,带到西域,另立少林派,叫西域少林派。此派更发扬了棍法之长处,丰富了罗汉降魔棍的招式,西域少林的和尚,专使棍和铲。普善内力浑厚,几十斤重的铲,舞得呼呼生风,任何使刀剑等轻兵器人,都会望而生畏。

但是沐莹使的是宝剑,又在剑上贯了雄沉的内力,能用巧妙的剑法借力打力,以四两拨千斤。而且公孙越女剑法,本是攻守、虚实结合的剑法。它的有些招式如雷收震怒,貂蝉理发、西施浣纱等本来就是以防为主的招数,这些招数的特点是以攻为守,攻敌之必救。普善的铲长且重,撤铲回防不易,这样沐莹虽须小心躲避他的铲他的兵器,但也能结合轻功,用精妙剑招调动他。在他抽回长重的铲杖自救时,偷闲进攻他,这样他的如意降魔铲就不如意了,非回防不可。

二人一慢一快,斗得异常激烈,难分轩轾。但是长斗下去,沐莹隐伏着危机,因为普善的铲虽重,他身大力大,举重若轻,而且是用惯了的兵器,使着自然顺手,也就不觉重,不太费力。沐莹以轻御重,以快对慢等于以劳对逸,无论如何都需要内力,长斗不休,必消耗过大的内力,造成内力的不继。

这种危机,武先生看在眼里,暗替沐莹着急。但他推测,百招内沐莹不会落败,也就放心,将目光转向他们旁边的林大兆和欧阳静。

林大兆和欧阳静的打法更有趣。林大兆内力雄厚,他的打法是刀里夹掌。他的掌是摧山掌,掌发出来呼呼生风,刮得对手衣袂飘飘,站立不住。常常是左手掌,右手刀齐出,在对方躲掌之时,用刀攻击,使对方防掌不能防刀,防刀不能防掌,刀和掌互相补充,发挥难以估量的威力。他的无极卷云刀,也使得很快,且刀招中攻多于防,可说是掌刀双猛。

欧阳静使的是旋风回雪剑,不过经过和大家演剑,这种剑法中揉进了分光错影剑、公孙越女剑、玉箫流云剑的招数。使他的剑法更完善、更精妙,更具威力。欧阳静的剑法使得比唐赛儿更狠。他的剑使得也很快,身法也很灵,舞起剑来,形成剑网光幢。林大兆想用掌进攻,他的掌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欧阳静用的是狠打法,使了个电闪劈空,逼得林大兆向后退了几步。但林大兆在后退中已蓄足了力,一掌向欧阳静推出,掌风逼得欧阳静站立不住。欧阳静攻势一缓,林大兆又挥刀进攻。欧阳静只得旋身防守。他一使出防守之招儿,林大兆之刀,便万难攻进,而且也难找到出掌的机会。就这样,他们打破一个平衡,再创造一个平衡一时难分胜负。

武先生去看孙林与杨逢春以剑斗剑。

孙管家使的是大须弥剑,以须弥山的磅礴气势入剑招。孙林内力足,使出这种剑,就更增加这种剑刚猛的威力。

孙林是孙管家的侄儿,孙管家被沐莹和少华杀死后,孙林怀恨在心,一心为叔父报仇。离别师父莽莽尊者,来找沐莹等报仇,所以出招狠辣,也就更显得刚猛,假教主得到信息,设法招致,结为死党。假教主说他叔父是沐莹和唐赛儿手下杀死,孙林怀着复仇的心情来参加这次战斗,就是为了报仇,所以出招狠辣,也就更显得刚猛。

杨逢春使的是家传的玉箫流云剑法。这是一种柔里藏刚,绵里藏针的剑法,是宋末神雕侠杨过和爱妻小龙女融宋末怪侠黄药师所刨玉箫剑法和古墓派的流云剑法为一体的剑法。使剑人非常潇洒,剑也柔曼美妙,但是能臻化境,威力无穷。其中落英缤纷,流云万象等都是神仙难防的绝招儿。杨逢春自小学剑,剑法精湛,施展绝招斗孙林,二人锱铢悉称,战成平手。武先生看了二人战斗,觉得杨逢春武功扎实。虽然胜不了孙林,但短时间内,也不致落败。

武先生移目去看关胜杰和慕容季英。

关胜杰和慕容季英也战得难分难解。关胜杰使的是燕赵长风剑。这种剑法豪迈励荡。自古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此种剑法,也激烈矫健,带燕赵雄风。关胜杰的燕赵长风剑法,使得精妙无比,几乎招招都是猛烈的进攻。慕容季英的慕容十五剑,也是天下闻名的厉害剑法。它招数虽少,但是很精,每一招都是一招多式,如钟鼓齐鸣,暗香疏影,风平浪静等都诡异非常,招里的每个动作都攻中有守,亦攻亦守,变化莫测,特别是他这两天,观摩了沐莹、杨逢春、唐赛儿、欧阳静等各派剑法的精妙招数,把这些精妙的招数,结合在自己慕容十五剑中,使原来的剑法有了很大一步的精进。

但是关胜杰的功力和剑法还是稍胜于他。不过很奇怪,关胜杰的剑法好像总留一手,不肯全力对付慕容季英,所以慕容季英能和他勉强战下去,未显败像。

武先生看了全场的战斗以后,心情很紧张,唐赛儿和来援她的四个人,虽然没显败像,但也没取胜把握。他想,这一战,决不能让敌人得胜,我必须想法帮助这些年轻人,可是怎样,帮助他们呢只要他们中有一个人胜了,就可帮助其他人。我要先帮助谁呢我还是帮莹儿吧。他若胜了,整个饿局就会胜败之判。因为他无论帮他们中的哪个人,都可立即打败与之战斗的敌手。他这样决定了,再去看沐莹与怪和尚的战斗,看见沐莹已露出了败像。他战斗很吃力,虽然握着的是宝剑,但是对普善手中那几十斤重的大铲,毫无办法。

武先生对沐莹喊道:“莹儿,你可看过我给你的那本武功秘籍吗那秘籍上有破棍法”

沐莹这才恍然大悟。方才紧张地战斗,他只顾想如何防御普善的大铲,把秘籍上那破棍法全忘了。武先生一提,沐莹这才记起破棍式的口诀。他口里默念着破棍式口诀,向普善攻去。其实任何兵器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破棍式就是思索了棍,铲这类兵器的特点,针对这类兵器的弱点创造出来的。沐莹边战着,注意寻找普善铲法露出的空隙,想抓住普善舞铲中的空隙,顺剑刺入。普善豪情满怀,举起铲大旋身使了个秋风扬叶,想一铲扫断沐莹的双腿,不料沐莹双腿拔起两丈余高,乘普善上部露出的空隙,一个越女投梭,宝剑从那隙里刺入。宝剑顺腕至肩,直刺普善右胸。普善一时撤铲不及,身子正前探又不能后撤,眼看胸部就要被穿透,可是沐莹突然收剑,对普善道:“大师输了,还要战吗”

普善“呀呀”怪叫着:“你沐家剑厉害,但老衲还不怕它。不知你用了什么邪法胜了我,我不服我还要再战还要再战三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