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真。”众弟子心情也是为之一振。
周志重见她三言两语间将众人士气挑起,心中欣喜,伸手轻轻握住程英纤手。程英面上微微一红,轻轻一挣,未能挣动,发出微弱声音:“快放开,让大家看到不好。”此时众人走在前,二人列在队尾,并无一人回头观望。
周志重手上微微运劲,二人肩头相靠,幽香渗鼻,周志重笑道:“英妹,等我们找到一灯大师,治好了你的毒伤,我去临安找回祖师手著,我们便到南方隐居怎么样”程英笑道:“这显赫江湖你愿意放弃么说不定你可以接掌全真掌教哦。”周志重吐了吐舌头,道:“这全真道可是戒律森严,与南方正一道可不同,出家人不许取妻生子的,我出家你怎么办难道你不做我妻子却要一起做道姑”
二人相处以来一向守礼自持,只是过多的居礼却总显得二人之间好像有些隔阂。此时周志重突然一抛过去的道学,程英面红耳赤之余,心头却是小鹿砰砰直跳,二人的心无形间靠在了一起:“啐,谁做你妻子了”
“妙极妙极要不做孙不二那个老道姑的弟子罢,我老顽童支持”二人骇然回望,却见老顽童肩扛木箱,正笑嘻嘻的看着他俩。程英大发娇嗔道:“老顽童,你敢偷听我说话”伸玉箫敲击老顽童大嘴。
周伯通啊哟一声:“乖乖不得了,这小女娃子也会发怒。”头面后仰,左膝上顶程英腕脉。程英一路从周志重身上也习得一些武学心得,武功进步甚速,此时玉箫斜指老顽童肋下。周伯通哇哇大叫,身子微侧,使了半招“猿献果”的身法避过,紧跟着转身合身向程英撞去,这使的却是半招“野马上槽”,原本是双拳齐出,此时周伯通双手有木箱,便改成左肩撞将过去,这招使得劲风呼呼,似乎撞到程英便会筋断骨折,此时前面众人听得周伯通声音,早已转过身来,见这招使得凶猛,心中都是暗暗为程英担心。
只是程英已非吴下阿蒙,玉箫使了招“蟾宫折桂”,一招之内分攻周伯通双肩,欺负他此时肩扛着木箱,双手扶持无法动,只有后退了一步。二人适才各自展现了几手精妙的招数,众弟子皆是一声采。
周伯通嘻嘻哈哈道:“不算不算,老顽童背着个箱子,刚才打的不算,再来再来。”说罢忽的将箱子抛下,已纵身掠向程英。掠到中途,一人从侧举掌拍来,老顽童漫不经心左掌反接,二掌“啪”的相交,老顽童轻敌,内力不曾运足,可吃了大亏,哇哇大叫中又被震退数步。
老顽童抬头看时,却是周志重适才挡了他一掌。周志重抱拳道:“周师叔祖,英妹毒伤未愈,不能多陪你玩了。”周伯通吃了小亏,怎肯罢休,正欲再行冲上,却见周志重瞪了他一眼,周志重虽是他的徒孙辈,周志重早已被公认为中神通的接班人,周伯通生平最怕自己的师兄,周志重性子沉稳,颇似王重阳,是以老顽童竟变得老实起来。
周志重见程英面色有些苍白,心中疼惜,输了丝内力过去,助她平定心神,忧虑道:“百日之期易过,你的毒伤。。。。”程英微笑摇了摇头,她为安慰周志重,叉开话题道:“周前辈,你适才去哪儿拉”
老顽童见问到自己,得意道:“我啊,刚才和一个老相识比试轻功,真没想到,这老家伙年纪大了,轻功一点没拉下,跑了一个时辰才超过他。”周志重道:“那你不是跑出很远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老顽童尴尬道:“这不是和你们分开了么,老顽童挂念你们,就回来了。”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不信,老顽童啥时候如此懂事了,日头打西边出来啦。
周志重心念一动,道:“你那老相识是不是个身披黑色淄衣的老僧”老顽童奇道:“咦,你怎知道”周志重笑道:“师叔祖,你只怕不是想念我们回来,而是被人吓走的罢”周志重从前与周伯通同行时都是直呼其名,现在师父丘处机面前不敢放肆,仍是唤老顽童师叔祖,只是仍是忍不住取笑了他一下。
此话一出,众人皆奇,以老顽童的武功,近乎天下无敌,又有何人能将他吓走老顽童那白皙如婴儿的脸上竟是红了起来,懦懦道:“你,你怎知道”周志重原也是根据原书所猜测,此时料想获实,心中大喜,不顾礼仪,一把握住老顽童手臂晃道:“师叔祖,快告诉我,那一灯大师现在何处我找他救命啊。”
老顽童遇到的正是一灯大师和他弟子慈恩,也就是当年的铁掌帮主裘千仞。正遇上那裘千仞发狂伤了师父,发足狂奔,那一灯虽在后追赶,但由于受了伤,加之轻功不及“铁掌水上飘”,自是愈拉愈远。那慈恩一人狂奔却遇上了溜下山的老顽童,老顽童当年曾与他斗过脚力,从中原追至西域,又从西域追至中原,数万里下路程。此时兴致起来,便与他再次斗力。老顽童轻功虽不如慈恩快捷,但慈恩已发足奔过一段,耗力甚巨,加之老顽童内力深厚,全真轻功胜在后半程,一个时辰后终于超过了慈恩。那慈恩发狂,却被老顽童制住。二人歇得片刻,一灯大师赶将上来,老顽童由于瑛姑的事,自是有如老鼠见了猫,当场溜之大吉。
天竺僧曾说过,程英的余毒在百日之内必须寻到一灯大师,以一阳指配合先天功疗治。只是老顽童说话颠三倒四,早已说不清楚那一灯大师的去向,加之已经间隔一个时辰,只怕人已不在原地,周志重轻叹,唯有再等机缘了,好在一灯大师必会去襄阳一聚,到时候去找寻便是。
第四卷 全真风云 第十四章 武当
更新时间:201078 14:49:24 本章字数:4127
巍巍武当,山势险峻,纵横八百多里,山峦清秀,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景色美不胜收,不在那五岳之下。武当山原名“太和山”,传说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成仙,“非真武不足以当之”,故名“武当山”。
武当山为道家洞天,故山上宫观甚多,日后明成祖朱棣大兴土木,修建了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气势浩大。不过此时却还没有后日的风光,那天下闻名的五龙观、紫霄宫都只是普通道观而已。
五龙观,在武当山天柱峰以北面对金锁峰,左绕磨针涧,相传唐贞观年间均州太守姚简所建,钟鸣阵阵,此时大殿之中,真武铜像之前,一位须发皓白的道士正对着弟子谆谆教诲:“道德经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克刚,非只是我教武学要义,为人处事亦当如此。当年你们师父我以脾气火爆闻名,虽在武林中名头甚响,但也给全真树下不少对头,如今全真大难临头,自是悔之晚矣。从今而后你等定要静下心来研习道学武功,恢复我全真昔日荣光。”众弟子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