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哀家慎重考虑一下,你也要第一个反对。你要哀家怎么做”
句话让王曾无言以对。跟着一些大臣见风使舵,立即说太后这种做法是对。本来因为事关娶异国公主,还是两公主,就必须要慎重处理。现在赵蓉是仗着石坚立了功劳,手上有了尹霍之权,狂妄无人。
什么慎重,这都慎重了妾少年。还有什么尹霍之权,这更是笑话,连石坚也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如果说起来,若是不挟持着他为朝廷立下大功,恐怕他一项改革也落实不下去,真要说起来,他还没有吕夷简在相位时,更顺利地将命令下达。
王曾说道:“臣逾制,请外出。”
自贬了。这叫自觉,如果刘娥想扶吕夷简上位,不但他,就是石坚也跟着要贬。不然会挡住吕夷简的路。
刘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本来哀家破格提拨你上来,或者指望你有宰臣之行。现在三面两刀,非有宰相之德,你知应天府吧。
这算留了面子了,地方官员中无疑是知应天、大名、河南三大京城的知府最有权势。
赵祯急了,他抢上前去说:“母后。
刘娥手一挥,说:“众位爱卿。哀家累了,你们且下去吧。”
大臣或喜或惊中,全部退下。
刘娥叹了一口气说道:“李世民用李绩故事你可听过哀家这是为你好,哀家这身体自己有数,在世间的日期不长了。如果有怨言,杀之。如果没有怨言,重用。否则你将以何德回报石不移”
赵祯叹了一口,似乎有道理。可细想也没有道理。如果赵蓉听了这句话,一定会说,那么为何要降王曾的职还有李绩与石坚,李治也不好相比的。
其实老太后以为天下大定,其实也只是粗定,随着这一次的变动,朝野震荡。只是后来后悔时已经很晚。
石坚还不知道王曾就这么下位了,他还在问赵蓉。赵蓉说道:
“回去后我慢慢和你讲。”
石坚开始还以为她是因为怀孕,脾气开始变得急臊,可透过轿帘看到赵蓉笑嘻嘻的,奇怪地摸着头。网才她生气成那种样子,现在反而在笑。什么意思
赵蓉说道:“相公,难道你不相信其实她心中也不是很开心,但网才因为痛骂了吕夷简一顿,心里舒服了,才露出笑容。
石坚点头。
赵蓉说道:“别急,我们回去后慢慢说。
第五百六十章 赵蓉的妙着
石坚狐疑地跟着赵蓉回到家现在他已经确信朝中旦一,几大太开始有变动,只是不知道赵蓉为何在采取这种激烈的做法。
如果换作红鸢或者玉素奴香。他还能理解,可赵蓉一惯很冷静的一个人。
回到家中,赵蓉将下人们赶走,才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当然石坚不可能不明白刘娥想要做什么了。也是很生气。这个老太大这样做是不硕大体了。
虽然玉素奴香的事让他头痛。到现在虽然对她的映像在改观中,可还是不感冒。他的婚姻,非要为政治联系到一起可如果拒绝。首先对不起玉素甫,而且这个人可是一个枭雄。当初在吐蕃时,他看到对付不了石坚,立即伸出橄榄枝,向石坚示好。这样的人做朋友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可一旦做了敌人,将有可能使整斤小西北,最少使龟兹路是得解决了,呆会儿与玉素奴香谈一接。
但现在眼前的事情最为关健,他不会相信赵蓉当着众人的面,拂了吕夷简那么大的面子,就是为了撒一其气,她也不是这种人。
赵蓉说道:“相公,当初你为了推行五等商人制度,为什么不公正的将刘家几户划为到第五等当中”
石坚一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当初他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推行的难度,和得到刘娥的支持。虽然有些不公,以一个皇戚,但也只给了他们第四等。从台面上勉强说的过去,而且确实因为这样做,使刘娥感到满意,主动地配合。那一次的大动作,从商人到官员再到裁兵都顺利地通过。
可是现在呢,刘娥明显是要扶助吕夷简上台了。那么很有可能不配合,还会抽后梯子。别问国事,也许到了现在的地步,刘娥就感到满意了。而且一些官员看到这个风声,本来就对石坚不满,那时候会纷纷跳出来。
到时候,抽梯子,放冷枪的,施暗箭的,泼凉水的,挖坑撬客的,就会全部而来。
主要石坚这一次改革无论他如何操作,也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虽然好处很多,可得到好处的没事偷偷乐,相反一些受到损失的人叫苦连天,好象改革很失败似的。
这一次改革,石坚也与赵蓉商议过了。大体是以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法相结合。一条鞭法,还是采取明朝的那种做法,将所有的税务,包括人头税,杂税在内,全都用银两计算,分夏秋两季,到衙门交钱。至于那么些杂税。特别是一些差役税,专门雇佣劳力来解决。这样分工明确,省愕下边官员借着税法混乱,加税于民,实际上是为自己腰包着想。
而且石坚做法更人道一点。那就是在交税时,可以用粮绢布等物品按照市价代替现钱交税。不然百姓不得不将东西卖出后。换成现钱。再去交税。这样一来。官府虽然有了一些稍许的麻烦,但帮百姓节省了手续。而且因为用荐交税。很耳能为各地商人乘机压价,百姓再次受到损失。
而且因为分两次交纳,对贫困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可以说这是集两税法与一条鞭法所有精髓所在。
至于摊丁入亩法,石坚还是保持着不扰民的宗旨。特别是中原,人多地少,一实施将会极大地打击各个土豪劣伸,而且还继续培养百姓的小农意识,不利于石坚所说的那个大工业的到来。虽然贫民会很欢迎,但因为得罪的可都是有势力的人,所以强行实施,引起的混乱并不亚于王安石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