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豪情,早就不知丢到哪个爪哇国去。
向西,被大沼泽挡住去路,多年来再三试探,均是有去无回;向南,天太热了,不习惯;向北,过冷,人马都发抖。
至于向东,哪傻了,想想得了,那是“青草霜雪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草原昨夜又东风,故地不堪回首入梦中”
这些年来,北匈奴人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其它的部族早被他们灭族杀光或者作了他们的奴隶,只是到了今天,匈奴人却有大惊骇
三柱狼烟带着不祥之兆,高高地飘扬在天际。
向来悠闲的匈奴人诧异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失魂落魄的谷利牙擦苏在前边两骑的引领下,直闯进龙廷。
所谓龙廷,不过是一群缝得较好的帐篷区,比较高大而已,旁边祭天地的柱子井然排列。
物资匮乏,龙廷也跟着缩水。
消息报到左贤王义津处,义津急带谷利牙擦苏去见现任大单于呼马泉。
和其他人相比,年过四旬的呼马泉相当肥胖,他过的日子舒服,哪知现在的安逸日子过不得了。
当谷利牙擦苏将部族遇袭的事情说出来,所有的人都被震动了。
义津急不可耐地问道:“你确认真的是汉人吗”
“是的也只有汉人才有如此的大规模作战力。”
“啊,啊”
匈奴人无文字,但当中有人识汉字,记载下他们的历史,一说起汉人,就想到历史,龙廷里所有人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犹有余悸的谷利牙擦苏说道:“他们极为凶残,所到之处皆不受俘,当时他们追来,我们有人坠马,向他们哀求投降,照样被砍了”
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际,忽然有待者从外边来,禀道:“汉人派来使节了。”
哪是使节,差不多是死节,两名被割了耳朵、鼻子的匈奴人被放回来,他们带来了帝国军的文书,就那么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听识字者唱过文书内容,大家的脸都唬成白的了,个个心情都跌成跌停板。
呼马泉终是一代大单于,上位者的血性有三分,见到大家噤若寒蝉的样子,大怒道:“敌军势大,我们即使打不过,有那么大的草原,我们是草原的雄鹰,我们是草原的主人,难道汉人能够在草原上战胜我们,能够在草原上呆下去吗”
大家一想也对呀,于是跌到谷底的心情反弹。
见到大家回复勇气,呼马泉豪情满怀地道:“通知所有人,全力备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游击,长生天必会保佑我们取得胜利,打败汉人”
所有的人一起拨刀高呼:“必胜,必胜”
命令被传送,信使向各个部族飞奔,所有的匈奴人都被动员起来,他们擦亮弯刀,喂饱战马,决心抵抗到底。
虽然有谷利牙擦苏的叙述,匈奴人还是先来试探一下,这回他们遇到的是文聘部队。
在帝国军中,文聘是强当当的人物,但他长得并不凶恶,相反还带有儒雅之气,只是他的行为实在不能令人恭维。
他奉令引军向匈奴龙廷进军,在他身后二百余里的地方,那是血腥焦黑一片。
彼等铁甲猪,沿路杀戮一切。
杀完之后,接着放火,坏事做尽,匈奴人祖宗曾经犯下的罪孽,今天还于他们的子孙身上。
天道昭昭,一报还一报。
上万人马浩浩荡荡,连绵十数里,骑传飞报前后左右都出现了匈奴部队。
文聘手一挥,着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同时下发作战权给下边的团长。
帝国打仗有着优良传统,一线指挥官有战地处置权,按照战场形势,便宜行事,反正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打赢。
一队穿着兽皮衣服的匈奴骑兵和帝国军并排走,先是远远紧着,到后来渐渐逼过来,他们倒是眼界奇正,找着的就是文聘的中军。
文聘不动声色,着将他们放得较近,位于他们的弓箭射程之外废话,要是位于他们的射程之内,他们还会和咱们客气
待越发接近,文聘拿出弓来,觑得较亲,一箭就将一名匈奴骑兵射于马下
匈奴人顿时一呆
他们眼看就要进入自已弓箭的射程,却没有想到对方的弓箭比
更硬,射得更远。
醒悟过来的匈奴人发一声喊,调马向外跑。
迟了
帝国军一队棒小伙子嗷嗷叫着,冲将出去,他们快马飞矢,雄姿勃发,箭矢如蜂,枝枝尽往匈奴人身上放射。
一个血洞接一个血洞,可怜匈奴人猝不及防,调头不够快,人家有备而来,有心算无心,仅仅三息时间,近百匈奴人就被射杀殆尽
同样的事发生在另一队匈奴骑兵,当时他们也接近于帝国军时惨遭弓箭攻击。
带队的匈奴百长匈奴军队官员,即百骑长见势不妙,他不往外逃,毅然冲向帝国军大队,以射对射。
他赌对了,精擅骑术的匈奴人终于冲进了自己的射程之内,也引弓搭箭,还以颜色。
接下来的情形令匈奴人黯然神伤双方箭来箭去,尽是匈奴人倒下,帝国军损失廖廖。
又是完胜,百余匈奴人尽皆饮恨马下
帝国军前队正在行进中,又是百余骑的匈奴人冲来,他们没有弓箭在身,而是弯刀指向帝国军,晃晃点点,嘴里还发出阵阵的叫嚣声。
即使是不知道他们嚷些什么,看姿势也知道他们向我们搦战,想来k。
本来按最好的方式就是兵不厌诈,让匈奴人过来,然后弓箭伺候,那么家伙们来多少就g掉多少,但帝国军中不乏胆气之辈,一招呼一声,一个帝国骑兵的百人队也是拨出马刀,策马向匈奴人飞奔而去。
众目睽睽之下,一阵叮叮当当的猛烈打铁声响过后,匈奴人尽皆仆地,无主的马匹可怜巴巴地在主人身边打转。而帝国军坠地者不到五分之一。
一百对一百,帝国军完胜
这几幕看得隐身于远处的左贤王义津双眼发直,满嘴苦涩
从此,匈奴人再不和帝国军正面交锋,而是与帝国军在草原上大兜,捉迷藏,之间的交流是弓箭,匈奴人聪明地绝对不会和帝国军面对面。
他们要靠“磨”字去消耗帝国军的锐气,在运动中寻找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