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1 / 2)

后,盯着刘克武说到:“素闻子龙再世生,铁血辽东倭寇惊。不知志向又如何,怎能擅选托终生”

我擦你大爷的了,知道老子是谁,还跟老子这么狂,刘克武从这小子的话里,听出了他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大志。

好,你想知道,那老子就告诉你。刘克武心里不怒反而高兴,于是绕着他走了一圈后,还是保持微笑看向他说到:“报国捍土平四海,封候不足够定民生。但求江山社稷安,唯望苍生食禄兴。”

你娘地,告诉你了,封候老子这不喜欢,老子要的是江山社稷都安生。这志向,不比戚继光小吧,你还不服吗

果然,韩玉国听完后,先是一惊。愣了一下后,旋即站起身直接跪到了刘克武的脚下。

边跪拜边在嘴上说:“江苏松江举人韩玉国,愿跟随大人左右,平四海、保民生。望大人,收留。”

这典型就是一个服才华不服虚名的家伙,不过这样的人,却往往是有真正的大才干的。这一点在无数的史书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刘克武快步都到韩玉国的面前,边把他从地上扶起来,边说到:“韩先生莫再如此拘礼,本官是个带兵的,身边有的只是兄弟。先生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韩玉国站起身后,冲着刘克武抱拳拘礼的说到:“刘大人辽东血战之义举,在下早有耳闻。原想大人也是象其他那些军台一样,不过是一武夫,不想大人文才武功都如此了得,不愧赛子龙的美誉。在下从今后,唯大人马首是瞻,又怎敢与大人齐肩而行呐。”

“哈哈,血战辽东又不只我一个人。”刘克武笑看着这个衣着邋遢,但却文才不俗的家伙,接着说到:“数万将士在辽东浴血,本官却给朝廷调回来看城门。先生的盛赞,让本官很是汗颜呐。”

韩玉国也笑了一下后,小声的说到:“自古武将功莫高,高之过时怕震主。刘大人何必烦心,也不必自谦嘛。就您现在已经立下的大功,何愁日后无大展鸿图之日呢。”

就在他的话刚说完时,突然在二人的身后,又传来一阵狂笑声。刘克武心想,这他娘的又谁啊今天这怎么刚碰一个够狂的,马上又有个人敢对自己这样不敬的来了。

转回头,刘克武的眼前出现的,又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这个人瘦弱却颇有些身高,按刘克武的估算,怎么着也有一米七五左右。看上去,年纪和自己相仿。

不等刘克武答话,边上的刘朝先却先冲着那个人大喊到:“你竟然敢取笑我家大人,该当何罪”

“哈哈,知者罪也,不知者罪也,知者装不知亦无罪也。”那个瘦高的青年,边笑边向刘克武走来,嘴上继续说到:“刘大人礼贤下士,让在下佩服的很。更知,刘大人不会与在下计较。”

你大爷的,这又来一狂士。刘克武心里咒骂了这个家伙一句,脸上却只能从盛怒,换成了微笑。自己正是缺少谋士的时候,一切文人都该笼络。谋大事者,必先寻谋士。

心里想的很明白,所以微笑着的刘克武冲着这个瘦高的青年一抱拳,说到:“不知足下尊姓大名,怎知本官不会与你计较呢”

那个瘦高的青年,此时已经走到了刘克武的面前,伸手指向了站在自己身边的韩玉国后,笑着说到:“醉卧街头拦官道,衣着不体小狂生。这样的人,刘大人都能礼贤下士,又怎会对我杨度责之以罪呢”

“你是杨度”刘克武一听这名字,立刻给震惊了。这人如果真是杨度,那他只要跟了自己,以后还怕大事不成吗

中国最后一个大谋士,一生先后事从两个思想极端上的不同震荡的民国第一奇人。对于杨度,不正是自己最需要的重要谋臣之选吗

杨度看到刘克武惊讶的样子,笑了笑,说到:“正是区区在下,湘潭杨度杨皙子。”

我靠了,真的假的老天竟然让这家伙,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不知真假,刘克武一抱拳,对着杨度说到:“先生真的是杨度杨先生”

爽朗的一声大笑后,杨度冲刘克武微微一颔首,说到:“杨度不过区区一应试举子,难道刘大人认为,有人会冒度之名吗”

擦的,这可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还要爽啊。抓住这么个家伙,自己以后还怕有什么大事不成吗这家伙可是全面型的人才,难得的大谋士。

脑筋飞快的转着,刘克武表面上却丝毫不露。收起了惊疑的表情,换上一幅和蔼的笑容后,刘克武对杨度说到:“杨先生此名自是无人会冒用。但杨先生之名,他日定无人敢冒用。”

“哦呵呵,刘大人何以如此说呢”杨度竟然一屁股,坐到了路边小摊的凳子上,笑咪咪的盯着自己不再说了。那幅模样,就是一幅孤傲神情。

你亲大爷的,要不是你的才干真的很厉害,老子现在就先甭了你。心里怒了,但面上依然保持微笑,刘克武也坐到了小摊子上。

坐下身子后,刘克武对视着杨度说到:“杨先生胸有之大志,已成之才干。注定先生若投对领行之人,必能在他日声冠宇内。所以仲远才会如此说。”

这回吃惊的,换成了杨度了。他此时只不过是刚刚参加完甲午会试,举人没变成进士的一个落第之人。真正能知道他思想的,除了他的老师以外,至今才出现第二人。

不过惊讶的表情,在他的脸上也只是一闪而过。保持了一下自己后,杨度看着刘克武说到:“刘大人又何以知晓,度之心志呢呵呵,天下知我者,唯我师也。”

“导宪政、行新法。变国质,强国根。保君政,行民权。杨先生,我说的可对吗”刘克武把话扔出来之后,转身接过了李海龙递过来的一杯茶喝了一口,不再出声。

更大的震惊,这一次让杨度在至少五秒的时间内,都只是盯着刘克武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的想法,在此时很多都是完全不可能为朝廷所接受的,所以他也很少对人提起。

可让他彻底震惊的是,这个之前从未与他见过,刚从辽东战场调回来的守尉官,竟然能一语道破他的心了最真实想法。

看到杨度震惊的样子,刘克武等了下后,才接着用笑脸对着他说到:“杨先生,有些话大街上谈,毕竟还是不方便。如果杨先生愿意,可否先和这位韩先生一同,到广安门那我的大营里,稍候些时候。等在下拜访完李中堂,再与杨先生秉烛畅谈如何”

“啊。”杨度被刘克武这样的一句话,才从不知道多少种猜测中,把心神回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