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9(1 / 2)

大规模生产前,还是需要对流水线和工业化产品进行更严格的评估调试。赵金平当然非常清楚,中国人独立设计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硬件的价值,更何况这其中,如果b口、接口软件以及u盘和“u盘播放器”能成为行业标准的话,这个由中国人开发的计算机主板将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航标。也正是非常清楚这些,因此他当然很着急,希望这评估调试能够尽快完成,真正达到量产的水平。

这天,赵金平依旧如往常一样,监督以及检查着各方面的进程,此时正在办公室审阅着文件呢,办公室的门急促地响了起来。

“赵总最关键的调试已经完成了,根据理论和实践,我们的计算机主板以及相关配套地电子产品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敲门的正是负责调试、测试项目的技术主管。刚得到批准进门后,他便兴奋地对赵金平说道。

听到调试项目负责人地话后,赵金平马上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什么全部完成了吗那真是太好了”赵金平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刻。毕竟对这方面的调试和测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谁都知道这里面的价值。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这个消息能不让焦急等待的人兴奋么

“不不赵总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不过,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就算现在就进行流水线的生产,也没有任何问题”项目负责人依旧兴奋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赵金平点点头,对于自己每天都要跟进的项目,以他地留心程度,当然清楚这个项目负责人说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好地消息了你跟我说一下。按照估算,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完成测试。彻底进入流水线生产阶段”

“赵总剩下地那些测试都是耗时测试。现在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相关的数据在三天后就能够完全出来”项目负责人也很兴奋,对于这里面的东西。作为负责人地他更是清楚。可以说,能够使产品登上流水线,他是最期待的人之一了。

“好很好哈哈”赵金平开心地笑道,他一直期待的日子终于要到来了。他的脑子里已经逐渐将未来计算机硬件的趋势图逐渐清晰化了,他很期待着中国自主生产地计算机主板等硬件能够引领世界。特别是在自己也有份参与地情况下:“你先下去工作吧三天后。我问你要东西”赵金平开心地吩咐道。

“放心吧赵总三天时间,绝对没问题”项目负责人兴奋地向赵金平保证道:“好了赵总您忙。我去工作了”打完一个招呼之后,得到总经理许可的项目负责人带着笑脸离开了总经理办公室,并顺手带上了门。

项目负责人离开之后,赵金平来回走动着,颇为有点坐立不安地样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太兴奋了,兴奋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办公室里转悠了好一会,赵金平才想起该干嘛来,连忙拿起办公桌面的电话,拨打了一个深深印在他脑海里的电话。

带着薛冰将万宁该去的地方都跑了个遍之后,完成任务的陈兆军开始躲在办公室里偷懒起来。为了应付小丫头,他这些天可是费了不少工夫。毕竟,他本就是一个懒惰份子,要让他连续好几天都陪一个小丫头玩心眼,还真是为难了他。现在,把任务都完成了,陈兆军也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只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陈兆军一整天都在办公室里躲着休息的打算被一个拨打到大哥大的电话搅和了。

“您好我是陈兆军”陈兆军接起电话说道。

“陈市长我是电真空的赵金平总经理,我要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赵金平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对于这个陈市长,赵金平可是万分地佩服,且不说陈兆军其他的方面,单就说他拿出来的两项专利技术,就已经足以将他神化了。

“哦你是老赵啊”陈兆军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想起来那名负责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来,忙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刚才负责计算机主板、硬件及联合调试项目的总工程师告诉我,我们的东西已经经过了关键测试,现在已经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正在继续,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您看您要不要过来看一下顺便指导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赵金平开心地说道。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陈兆军听后心情也好了起来,接着又问道:“那与之相关的都进行得怎么样了比如u盘、u盘播放器都可以同时生产了吗”

“是的陈市长只要主板、硬件的联合调试结束,您交代地全部东西都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赵金平颇有些邀功性质地说道。

“嗯那我就过去看看吧,现在也正好闲着”陈兆军笑着回答道。对于u盘这久违了的东西,他也很想尽快见识一下。

“好好陈市长,您能过来就太好了我安排一下工作和午餐”赵金平连忙回答道。

“嗯你去安排吧”陈兆军说完。挂掉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陈兆军便开始为这个调试结果来得及时而感到欣慰。从一开始,他就准备着在这方面工作完成之后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开万宁。结果薛冰却在这当口冒了出来,非要在一些方面获得专访权和优先权。不过,总的来说,多一个竭力想要报道万宁地记者,总归是一件好事。醉露书院而要是利用好了薛冰,对于自己的好处肯定是不断的。

一边想着,陈兆军一边拨打了薛冰留给自己的酒店电话。经过这几天跟着陈兆军的转悠之后。薛冰差不多将整个万宁市都逛了个遍。该去的地方都去了,该见的人也都见了。期间的收获确实颇丰。只不过。让薛冰失望的是,跟着陈兆军去见到的不论是苏联人还是中国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非常会玩语言艺术。别听他们说了很多,但是回头想想就可以知道,他们说地全都是废话,一句实质内容都没有。确切应该说,这些都是实在话。但没有一句是薛冰想要的。她原本很好奇。觉得这些投资商是跟陈兆军串通好了地,但是在经过几天地外出访察之后。薛冰观察出来了,这些家伙根本就是一个比一个精明,一个比一个更知道如何敷衍人。不管薛冰提出的问题多么尖刻、尖锐,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去回答,而且无懈可击,让薛冰彻底没招

不过,在经过这么些天的采访之后,薛冰还是挺满足地。毕竟陈兆军一开始便说过,只能让她涉足万宁方面的信息,其他的,能不知道就不知道的好,免得一时错笔把这些写了出去。最后,薛冰也彻底放弃寻找漏洞,抓陈兆军把柄的念头了,安安分分地搞好自己地工作要紧,反正知道了也不能报道,还不如多了解一些自己能获得地信息呢。这么一直犟下去,对自己的工作只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