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3(1 / 2)

是万宁市新建的机场周围,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些人中,有不少记者,有不少万宁市的干部职工,也有一些前来万宁市打工的人,而更多的,却是万宁市的市民他们到这里的目的很简单,那帮记者或许是想在陈兆军离开之前采访一下陈兆军,问问他的感受,而现在的状况,估计采访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却也有东西可写。毕竟,那么多人齐聚在一个地方为一位市长进行的事,也算是一件新闻了。特别是他们送行的那位市长,名叫陈兆军而除了记者之外的人,就只有一个目的,最后再看看这位给他们带来传奇的人,送他离开这个城市至少,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

鉴于机场群众太多,为了安全着想,陈兆军此行不仅临时加强了安保,还抽调了不少警务人员前来维持秩序

其实,陈兆军是想在登上飞机之前通过媒体向万宁市道一声别的,只不过,这个愿望永远都没办法实现了。毕竟,机场的人太多太多,陪同在他身边的陈兆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下去面对那些疯狂的记者的。结果,他只能黯然的在警务人员开道以及安保人员重重保护下,一步三回头的登上了飞机。

当天晚上,包括国内媒体在内,几乎所有畅销的媒体都对陈兆军离开万宁的事情做了报道不少媒体还非常专业的拍摄到陈兆军离去时,回头望的那份眼神这个或许并没有什么深意的眼神至少陈兆军会认为很普通,却被不少媒体大做了一番文章。当然,更多的媒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罗列了陈兆军对万宁市所做出的贡献,事无大小,详尽之至

当然,也有媒体在采访不到陈兆军的情况下,利用众多前来送行的群众做文章的采访群众本就是媒体常干的事,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对这些人民群众的采访效果比采访本人还要好呢毕竟,人民群众不像那些明星,他们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而这天早上收获最大的,是一家小型报业,他们一共拍摄到了两张相片,其中一张便是陈兆军回头望向众人的眼神,而另一张,则是一个十来岁小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望向陈兆军时的眼神而整个过程中,他们采访了无数人,结果却只采用了一句话,正是那个小女孩说的:“市长您好走”

第三百一十章沧海桑田大结局

1993年夏,在世界的瞩目下,陈兆军任职了中华人民共和guo信息产业部部长。这是一个拥有相当权利的新兴职能部门,拥有相当的权利以及责任。只不过,陈兆军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毕竟,重活以来,该实现的已经实现了,他现在需要的是自由自在地把后半辈子活完就行了。只不过,重活过来的生活也未必如意,一直都有一股力量在逼迫他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其实,说起来,有很多事,陈兆军都只是一时兴趣才去搞搞,兴趣过去了就晾一边不理。与他而言,这样活着才更有味道。否则,总是有一大堆压力压迫着自己,事业再大,再成功也同样是累州开始时,陈兆军是主动承担压力,毕竟对于他来说,家庭的和睦温馨才是他最幸福的源泉之后,事业有成,压力便主动找到了他,而这时候,陈兆军便开始逃避了。只不过一直以来,避无可避罢了就好像叶戈尔所怀疑的那样,还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他这个世界首富的不过确实如此,成就越大,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吧

万宁市市长,陈兆军也是一直排斥着的,只不过自己的弱点被别人揪着,无奈罢了而在之后,以陈兆军从来不吃亏的性子,搞起来的万宁自然不会随便丢掉,当然要努力,好好地将它交接出去。而现在也同样,虽然做这个部长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或者说能够为国家做一定的贡献,但陈兆军一方面是已经赚够了,另一方面是本身他就是一个懒惰的人。不管是为谁,他都懒得去想了,反正自己地家人已经安置好了,多想想自己不更好

不过,这次让陈兆军到中央做这个部长,对于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在万宁方面,他可以下狠心离开这个自己经营了两年的家园而如果单凭自己的想法。恐怕他这辈子都没办法离开万宁至多,他只会在仍然在万宁的情况下,为自己谋取更广阔的空间而已而现在,能够被迫上来做这个部长,陈兆军也值得庆幸,至少自己以后要想轻松下来。没有来自自己方面的压力了。

而陈兆军那么积极将杨荣松搞上来也是这方面的原因。虽然要做就做到最好,但是陈兆军这次不想在信息产业部留下什么了,免得像万宁那样,明知道约束着自己都舍不得离开。信息产业部的性质陈兆军很清楚。只要有杨荣松这个好帮手,自己即使不怎么去为之投入精力,要想做好这个部长也并不困难。毕竟。陈兆军心里对于这个信息产业部应该如何运作得最好,凭借着他自己的了解,已经有了相应想法,而要完成这些想法,有杨荣松这个能干地人就足够了。陈兆军的打算是,将这些想法交给杨荣松处理,而他自己,则回到以前那样。其实。要不是因为舍不得离开万宁以及不喜欢被逼迫着去做事,陈兆军还是挺愿意做这个部长的至少,比起做一个市的市长轻松了不少。

当然,打算是这么打算,陈兆军心里头的想法还是要跟杨荣松交代清楚的,而且有一些杨荣松处理不了地事。自己当然也会出面去处理。至于做好这个部长。除了要把三网整合起来之外,陈兆军目前就还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搞“村村通”

将电信、电话以及互联网整合起来就不用多考虑了,毕竟有海南省的模式在那儿摆着。只需要将全国的每一个省都按照海南省的模式搞一次,搞起来之后,再全部互联到一起,以万宁市为中心,实现全国联网。再之后,将中国地网络与国外的网络相连接,就可以了这些事陈兆军只需要新成立一家类似于“海南省信息传递公司”那样的全国性公司,将公司地事交由美智子去打理,而信息产业部要处理的整合以及管理等事项交由杨荣松去打理,他自己几乎就不用去理会了

不过,陈兆军的另外一个“村村通”的想法,要想这样完全甩手出去,还需要自己好好将计划以及步骤详尽地罗列出来,并将一些其他人没办法处理的杂事处理干净才行

“村村通的想法其实陈兆军在搞互联网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所谓村打迪,就是利用卫星将电视信号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村级单位。毕竟,以当时大都有线电视地传递途径,很多偏远地区以及农村根本就没有办法接收到电视节目而让这些人接收到电视节目的目的,就是让占有全国总人口208左右的这些人,能够随时地了解时政,听到党的声音,从而敢说敢干,不用成为受到孤立的一群人这是一个非常好地政绩行为,而陈兆军既然当上了这个部长,自然要做出点什么来,这就是陈兆军地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