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元,你怎么看沙沙的这封信”
庞统一笑,轻声道:“董大哥。这样地一个人的确不好找,但是在你麾下,却恰好有这么一个人在。只不过。不知道你敢不敢用他。若是他出马的话,想必于三爷。定是一大臂助。”
“废话,都这时候了你莫要和我绕。吧,什么人”
“就是那无难军长史,骑都尉张任。”
董听这个名字,下意识的看了庞统一眼。张任。庞统的。竟然是张任
呵呵,倒是很有意思地一件事。演义中。庞统死于张任之手。而如今,张任要因庞统而崛起吗
所谓的放不放心,其实指的是张任的身份。
实话,张任目前的身份却是很尴尬。无难军可以是他一手建立起来,却因为童渊的关系
董想了想,蓦地笑了起来。
“既然士元你他,那么就让他去武陵山吧。传我命令封张任为五溪蛮军大都督,总领南方三蛮之兵事。从今以后,五溪蛮军直属我之麾下,张任又先斩后奏之权,遇事可自行决断。”
庞统瞪大了眼睛。
他只是张任而已,用不着这样子吧。
不等庞统反应过来,董接着:“阿丑,你在我身边,已经多长时间了”
“已四年有余”
董点点头,“算起来,你今年也已经二十三了,是该出去历练一下了。我决定,让你做无难军参谋祭酒,协助甘贲整点无难军你别以为这参谋祭酒好当,来年时,我要打开西川门户。”
所谓打开西川门户,就是拿下葭萌关。
董静静的看着庞统,“怎么样阿丑你可敢接我这道任命”
庞统的心口剧烈起伏着,努力的平静了一下心情,插手道:“董大哥,若来年阿丑拿不下葭萌关,愿奉上这颗项上人头。”
董笑得很开心。他坐在那里,和庞统站着的个头相差不多。
“阿丑,莫要让我失望。”
着话,伸出手臂,用力地拥抱了一下庞统。
庞统点头,又道:“不过,大哥你命张任为五溪蛮军大都督以我对此人的了解,怕是会拒绝。”
“哦”
“张任这个人,心高气傲,之前您冷落了他,虽然有贾龙劝解,可是他未必会不记在心上。”
董想了想,沉声道:“那你就告诉张任,我既然敢用他,就不怕他会造反。董某人素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一时彼一时,若想证明我早先的决断是错误地,让他拿出手段来。”
“统定将大哥之言,转告张任。庞统带着董的书信和令箭,走了
看着他地背影,董突然间有一种苍老的感觉。不知不觉,那个当年总是骑在自己肩膀上的丑陋童子,如今终于要走出去,独挡一面。岁月催人老,只希望庞统不复那演义中的命运。
凤雏呵呵,该是振翅高飞的时候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三0章 夏侯兰二
更新时间:2008124 20:13:41 本章字数:4680
凤雏飞走了
董却依旧留在安邑,没有立刻动身,回转长安。
大战之后,各地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特别是新占领的地区,更需要官员来治理。
可是董又从何处,调拨那许多的官员来呢
手中倒是有不少的人才,可大多数人都还很年轻。处理具体事务或许可以,但若想要镇守一方,却非简单的一件事。资历,学识,缺一不可。顾雍已经无数次派人前来催促董回去,但董始终没有说出回归长安的准确时间。也难怪,顾雍解决不了的事情,他可以解决吗
且不说他治下的领地,比之四年前扩大了数倍。
只他如今所在的河东一地,麻烦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河东太守马峤被调往雁门郡,以至于河东郡如今群龙无首,政务堆积如山,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任,非常的麻烦。
雁门郡很重要,可是河东一样很重要。
虽然基层的官吏还算充足,但没有人来掌舵,始终不是长久的事情。
庞统走了,董身边只剩下了一个李逵,甚至连董自己,都觉得身边的人,不太够用了。
长安
让顾雍和陈宫再顶一下吧。
若他们能解决最好,实在解决不了的话,那就只有从郡学中抽调人手,看看能否解决问题。
如今,董治下共二十七处郡学,有学子三千余人。
依照着黄劭所留下的三学纪要,这三千学子在未来,可以充当中层的官吏,至于郡学毕业之后,真真正正可以登上舞台的人,人数不会太多。百中取一。已经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
但是,那尚需要等待啊
仲夏时节,杨柳青青;汾水奔流,注入大河。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一场大雨过后。给炎热的夏季,平添了一许凉爽之气。董蓦地生出游兴,带着孟坦裴元绍,韩德李逵四人,并四五十扈从,策马走出了安邑,往郊外而去。
一行人鲜衣怒马,在官道上驰骋。
沿途只见葱郁绿色。颇令人生出心旷神怡之感。
随着河东数年未有战事,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当年逃离家园的百姓,如今纷纷回归故里。
荒芜的田地,又变得繁荣起来。
看着农人们忙碌,董地心里无比快活。这是我地治下,这一切,全都是我给他们带来的。
这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自豪
对于董来说。后世的印记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淡去,可是却始终保持着赤子地心境。
出城数十里里。就见许多人围聚在一起。
这里靠近条山,向西南则是盐监。准确的说,这里虽说属安邑治下,但实际上却归于夏县打理。作为河东的郡治所在,安邑治下的土地很大。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繁杂。
在大多数时候,安邑令无法兼顾全部。
自东汉和帝以来。周围各县会很自觉的将一部分毗邻治内的安邑领地,划归为自己地治下。
如安邑以北,过湔水的土地,基本上是由闻喜令打理。夏县也是如此,已成为不成文的条例。
董见这么多人围聚在一起,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