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09(1 / 2)

定长安三辅,长安的粮库需要储备至少5500万石的粮食,好在靠近汉中平原,大部分的粮食都能够通过收购解决。此外还有从西凉高价收购的部分粮草,使得三辅之地暂无粮荒之忧。倒是西凉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粮荒,导致饥民外逃,让孙仲和徐荣得到了许多珍贵的敌情信息。汉中也因为长安粮商的高价恶意收购,令粮价三天一小涨,五天一大涨,除了勉强够维持军队需求外,再也拿不出多余的供应他人了。

而司州的情况就要困难许多,既不靠近产粮地,也难以从周围州郡收购来粮食,只得从三江郡、辽南郡经由海路和陆路运输。因为要做好随时出兵兖州、豫州的准备,还要招收流民开荒种田,粮食的需求量比长安还要高出一截,达到了6800万石为此,政务院不得不专门组织车队长途运输,将冀州、幽州的粮食就近优先补充,然后再由其余郡县酌情调拨。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督军府始终将粮草辎重放在第一位,高勇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坚决倡导者。特别是思虑到今年可能遭遇到地天灾后,在现有储备基础之上,再特别拨出1000万石的采购额度,用于夷州的粮食储备。一旦南方遭灾,便可以就近招收流民增强实力。与这份命令一道。还有高勇对夷州、扬州驻扎部队的军令,包括夷州舰队在内。所有部队在四月后进入战备状态,严密监视荆州、徐州动静,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应对洪涝、疾病的准备。按照历史记载,南方最有可能爆发的是瘟疫,故而把水煮沸、使用熟透的食物成为各部队必须执行地军令。当然,口罩还有防止蚊虫叮咬的药剂也在加紧赶制。期望能够及时送到官兵手中。至于肥皂地研制已经进入尾声,因为倭岛硫磺矿的量产,使得大批量制造成为可能。

当高勇刚忙完这些工作,陈群和赵胜便同时抵达。看到陈群脸色略显憔悴,眼圈也微微发黑,高勇深感欣慰,“长文辛苦了出征近月,政务院一大摊子的细碎工作都压在你身上了看看。人都瘦了一圈”

“有主公这句话,就算再苦再累群也心甘情愿”陈群躬身施礼,随即调侃道:“不过与赵兄相比,群还算是过的惬意呢赵兄可真的是奔波不停,眼下钱行的汇票和本票正在推广,效果明显但问题也不少。”

“这是必然的嘛”高勇呵呵笑道。“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要经过实践地检验,都要有赞同、反对的声音。文锦啊,汇票和本票可是整个经济的关键,只有切实贯彻下去,深入到各个层面,才能让下一步改进顺利实施。”

赵胜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很是兴奋道:“关于本票和汇票主公无须担心,这种好处明显的事物已然得到了各钱行的认可和重视。眼下冀州、幽州内部已经开始实施,两州之间也开始了尝试,估计用不了三五个月就能全面推行。”

“很好啊”高勇长出口气。“我先跟你们透个底。等到汇票和本票完全铺开后,下一步就要开始纸钞的推广。用来进行大额交易的支付,并逐步代替流通地金银铜币。”

“啊”赵胜、陈群同时倒吸凉气,这个新事物可是彻底的超出了他们的意识范围。“这用纸钞代替钱币”

高勇笑着点点头:“心里先有个数,也可以趁着空闲想一想,纸钞比起钱币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最好啊能写一篇感想。好了,纸钞的事暂时说到这里。这次找你们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商量。”

“主公请讲”

“去年曾有人夜观星相,发现今年将有天灾降临北方很可能是大旱,进而引发蝗灾;南方则为洪涝,随后是瘟疫流行当然,不发生最好,可一旦被说中未雨绸缪总没有坏处,你们有何想法”

“天灾可是年初到现在还下了一场雪呢”陈群疑惑道。

高勇不置可否,“有备无患嘛假设发生了大旱,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赵胜思索道:“大旱之后粮价必然大涨,而青黄不接之际也很可能爆发民乱,虽然主公治下已没有了黄巾贼害,但难保中原没有,由此大乱在所难免。而主公治下六州虽说粮食充足,但也该多加提防,并且最好能给闲散民夫安排些工作,以防聚众闹事。至于工作,可以修缮道路、维护城池、开拓新路、修建河堤水坝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招收部分人员到三江郡建设新的城镇,另外打造船舶也是不错地选择。随着通往夷州的海路日渐繁忙,商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吕宋港的修建已近尾声,新建定居点也将提上日程。再以吕宋岛为依托辐散开来,周围的数座大岛资源丰富,在其上修建港口、城池也要陆续开始。由此,至少需要一万人长期驻扎”陈群不愧是政务参赞,很快发散思维,想到了几个关键之处。

“打造船舶就需要原木,正好组织伐木队到三江郡以北的林海中砍伐。又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力”赵胜补充道。

高勇边听边记,二人所想与自己预想一般无二,不过,限于学识所限,仍局限在可视范围之内。“真知灼见,就按照刚才所说写一份详细地预案,包括具体的实施、预算、人员安排等。要尽可能完善。不过,运输船的打造要提前开始。如果今年北方真的大旱,除了上述措施外,我还有两个应急办法。第一,趁着水位下降,彻底清理黄河流经河东郡、司州地地段,修建河堤、清除淤塞,并且扩建引水沟渠。用以灌溉大河两岸地粮田。与此同时,还要在河岸两侧十里内退耕还林,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的树林带,保护这条大河第二,挑选没有家室地青壮年组成一支特殊的队伍,我打算派兵护送他们到交州以南地地域定居”

“交州以南那里可以生存吗”陈群惊讶的合不拢嘴。

“完全没有问题,南下探寻的程毅已经绘好了海图以及沿岸的地理环境,在交州以南有不输于三江郡的一大片适宜种植谷物的平原。还有一处天然良港,督军府打算将那里打造成一个基地,目标是供给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常驻军和一支护航舰队”

带着满脑子地震惊,陈群、赵胜赶紧返回住处整理思路,提笔书写应对预案。讨论了这许多,高勇感到有些疲惫。随手拿起了陈群送来的奏报翻阅起来。“咦经过两次精确统计,长安三辅的确切人口才仅有一百零七万,司州四个郡一共才一百二十余万人唉,人口啊还需要大量的人口,看来有必要再出台政策鼓励人们生育了”说到这,高勇眯起眼沉思片刻,随即拿起笔刷刷的写下几条鼓励百姓生育的措施。不过,高勇谨记过犹不及的教训,在最后仍用横线着重标记,要求人口普查工作必须定期开展。一旦发现地方人口密度超过标准。就要开始向外迁徙

至于人口密度标准,高勇提笔想了想。呵呵一笑:“除大城市外,一般的城镇就按照人人都能住得上独门独院地标准吧”

在高勇为了应对可能的灾害而较劲脑汁之际,丘力居则刚从昏迷中苏醒,看着左右族兵仍带着血迹的脸,忍不住一阵猛烈的咳嗽。“族人怎么样了冲出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