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76(1 / 2)

胄无法继续使用。”

袁术点点头,望一眼韩胤道:“治中,府库存钱多少可购置多少优等甲胄”

面无表情的韩胤终于有了些生气,掏出一本帐册念道:“回主公,府库现存金七万斤,五铢钱五十九万,奉天铜币十二万六千。按照往来幽州的商人所述,高勇军甲胄不但极难买到,而且价格高昂,甲胄三千铜币,战刀五百铜币,硬弓四百五十铜币,弓矢二十铜币一支”

听完韩胤地报价,厅堂内立时鸦雀无声,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不是卖东西,而是抢钱

袁术额头汗珠直冒,颤抖着手擦试后,艰难的咽口吐沫,肉痛道:“买,先弄一千套,给我的亲兵卫队试试,相信贵总有贵的道理,是吧,大都督”

纪灵一阵恶寒,无助的面向袁术点头承认

“李业,与高勇协商的事由你全权负责我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怀揣着美好希望,袁术拍板定夺看似目前最好的计策。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五章 以静制动8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五章 以静制动8

马车奔驰在奉蓟高速路上,高勇斜躺着享受这舒适的旅途,脚下即是安阳重工最新研究制造的四轮马车,双马驾驭,一体式底盘,还有最重要的、也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橡胶轮胎

不要误会,此橡胶轮胎并非后世那种内胎加外胎,而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橡胶的加热、硫化、塑性等简单处理制造出的最原始仅能缠绕在车轮上的轮胎,其内按照高勇提示融入了铁丝网,借以保证轮胎的坚固性与耐磨性。看上去只是将布条状内含铁丝网的橡胶片缠绕在车轮上,也没有内胎以为支撑暂用其它填充物代替。但其平稳性已然上升一大截,特别是对速度的影响,在双马牵引下,速度比普通木制车轮的马车快上近两成,马力亦相应节省。速度快了,车身更加平稳,只有轻微的颠簸感,如此舒适的奔驰在高速路上,人的心情亦受影响,变得畅快起来。

旁边的赵咨、司马朗等人早已目瞪口呆,自驶上高速路,几人便不曾停歇,看看这,摸摸那,到后来干脆趴在车边,研究起了车轮上缠绕的灰黑色的“轮胎”。司马朗尝试着蹦了蹦,发现振颤感明显减轻。行驶中即便压上了小石子,也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主公,这马车太神奇了”司马朗惊呼道,引得其余几人纷纷应合。

“呵呵,这回知道为何我坚持派遣舰队下南洋了吧车轮上缠绕的东西就是橡胶。估计你们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乳白色粘稠地橡胶会变得又黑又软又禁得住拉扯吧”高勇得意道。

“是啊,怪不得民间谣传主公乃天人降世”常林笑道。

高勇很满意几人的神情,继续得意道:“告诉你们,这才仅仅是开始。厉害的还在后面,不出两年,你们就会明白橡胶这种东西的巨大价值了至于这新式马车。估计顶多一个月就要上市销售了。我可是提前跟你们说好,想买车容易。到商铺登记排号去,晚了的话就要多等待一段时间。毕竟,这橡胶的储量并不多,主要还是依靠海运从南洋诸岛采集运来,一来一往也得两三个月呢”

几人互相看了看,齐刷刷的点头道:“回到奉天,一定第一时间赶过去登记挂号”

仅用了半日。就进入辽西郡地界。几年来,没了乌桓袭扰掠夺,辽西郡地发展好似走上了高速路,可谓日新月异。每隔十余里便会看到一座城镇,四周散布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四通八达地道路将这一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临河两岸,肥沃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庄稼地里绿油油的一望无际。远处山坡上,松树、杨树、桦树密布,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这主要得益于高勇制定的绿色规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鉴于目前人口只有一千余万,政务院只下令将肥沃地易于开垦的土地整理出来,其余地段全部栽种果树、林树。人口密度也严格控制。除了大城镇外,村庄内一般都不超过三十户,约二百人。超过限额的人口有两个选择,或者迁往他地,或者进入城镇。虽然不尽人情,却能保证足够的劳动力,借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这是高勇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方法,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病,却总好过圈地运动毕竟,现在的幽州经过纺织、钢铁、煤炭、制造、水泥、造船诸多行业地普及发展。已经踏上了初期工业化道路。对人力的需求日益增大,高勇不想这个时候因为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这种趋势的停滞甚至倒退。

“回到奉天后给你们几天假期,好好陪伴家人”视线落在远方的田野上,高勇想了许多,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地,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只要过的有意义,就值得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给人以暖烘烘的感觉,如置身鸭绒之中,透着说不出的舒服。高勇半眯起眼睛,享受着这段慵懒的时光。近卫骑兵分散前后左右,将这支车队严密的保护起来。高举的黑鹰军旗,振翅欲飞的黑色雄鹰,让沿途百姓纷纷避让、叩拜,尽管高勇已经下令取消跪礼很多年了。

途径城镇,更可清晰地听到百姓山呼万岁的声浪。知情者面露微笑,不知情者,只以为是皇帝出巡。不,也许皇帝出巡也比不上此情此景,因为这个“万岁”是发自百姓内心地,是武力、金钱都换不来地。

此时此刻,高勇自然无法继续慵懒,遂穿戴一身黑底红边的将军服,腰佩宝剑,挺拔身躯,目光坚定,用举手礼向百姓致谢

“高将军万岁高将军万岁”百姓们随着高勇地手势纷纷效仿守城警备队的敬礼方式回礼,斜举右臂,笔直前伸,面容庄重,目光坚毅

赵咨、司马朗、常林等人站在高勇侧后,最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震天的声浪,坚贞的忠诚,无边的崇拜。他们毫不怀疑,此时的幽州,绝对没人敢公开说高勇的坏话,哪怕一个字都不敢,除非他不想活了

这样的情景不断反复,闻讯奔出家门的人无不热泪盈眶,而那些没来得及迎接高勇的人们干脆失声痛哭。

受邀前往奉天的几位凉州才学之士看到这样的景象,早已呆若木鸡。在他们看来,幽州百姓全都是疯子,崇拜一个人居然到了这种地步,狂热的目光、声嘶力竭的呐喊,直冲霄汉的山呼万岁。特别是全城百姓随着高勇一齐举起右臂的情景,竟有一种难以言喻地魔力。使得饱读诗书的士子也忍不住要举臂呼应。而高勇在他们的眼中,更是成为了神秘又充满传奇的象征。一个人“发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着天下人一齐“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