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国力,供汉武帝养骑兵数十万,大肆挥霍一番后杀溃匈奴,为北疆迎来了近百年的安稳。可西汉却在此役之后民生凋敝,几近崩溃。汉光武帝虽有所反击,却功绩有限。现在,历史地车轮滚滚驶过,让这一巨大的难题落到了自己面前。历史的经验证明,农耕国家面对游牧民族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此乃国势之差。即便国力强大,也无法转化成实际疆域。古代,无论中西,在火枪、火炮普及之前,平原上作战,骑兵始终占据这第一兵种的位置。好在,经过十余年发展,火炮已经初具雏形,威力虽然欠妥,却足能提供足够的火力压制骑兵攻城。但在进攻上,只能依靠现有骑兵展开防守反击,采用蚕食的办法,一点一点侵吞草原疆域。可这种方法非常消耗骑兵资源。每占一片草原,都要派出兵马驻守。训练、养兵、驻防,一路下来耗费糜巨,也就是逐步向商业社会转化地国家才能支撑的住,换了早前的朝廷,只怕养十万龙骑兵都会导致财政崩溃。
“大概还要两年才能展开全面反击啊”高勇感慨一声,“奉孝。倘若反击,你认为该从哪里下手”
郭嘉瞥一眼地图。指着西凉道:“斩草除根地话,由西向东打步步为营,逐步紧逼,可以策划一系列中小战役,以我军有限地龙骑兵数量分割蚕食匈奴、鲜卑的有生力量通过近几年地侦察统计,鲜卑、匈奴最大地弱点即是总人口数量太少,一旦无法南下掠夺人口。其青壮数量增长将会非常缓慢。这一点,主公占据绝大优势。以目前北方六州人丁情况判断,至年底当能突破一千七百万,与不足百万的匈奴、鲜卑比较起来,胜在持久。哪怕拼着消耗,也足以把匈奴、鲜卑慢慢磨死”
高勇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叹息道:“还是慢。且代价高昂。我可不愿重蹈汉武帝覆辙,打败了匈奴,也让国家陷于崩溃地边缘。事实上,对付匈奴、鲜卑,时间拖得越久,对我方越有力”
郭嘉眼睛一亮:“主公可是指研究院正在钻研的行军炮和火枪”
“奉孝觉得呢”高勇反问一句。
“此二物必能改变历史。一旦其在军中普及,普通步卒当能轻松对抗骑兵,刀枪剑戟将会成为过去,未来必定是此等凶悍火器的天下”郭嘉眼光敏锐,经过短暂了解便看出火器取代冷兵器的趋势。
高勇笑笑,转而问道:“左军师提出的设立临时战区的构想,你觉得如何”
“嘉举双手赞同于战时设立前线战区,既可以增强将官临机决断的权力,又能在区域范围内组织中小战斗、集中优势兵力予敌打击,并能最大限度协调各兵种部队。提高作战效率而左军师建议地逐步增强陆、海军作战部物资、兵源保障补充职能。将指挥权力下放战区的模式,也是保证战区成功运转的关键。如此一来。最高统帅部负责制定战略层级跨兵种的作战方略,作战部负责辎重、兵源、军情的输送补给事实上严格控制住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使其叛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最后由战区负责实施区域内战术任务,从而保证大战略的顺利实行”
一番话,说得高勇震撼至极,心中暗叹:若非郭嘉英年早逝,绝对会成为数一数二地军事家“那么,你意下该在哪里试行”
郭嘉紧锁双眉,凝思道:“左军师的构想非常好,却还需要缓缓施行,切忌操之过急。眼下北方危险迫近,凉州、并州、幽州须保持稳定,不可有大动;司州刚吞并宛县张济,作战部队已转战颖川、陈留,也不宜大动;如无意外,兖州、青州兵马将在十一月南下,更不该有改变指挥系统的贸然举措。排除这些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合适”说到这,郭嘉手指落在了长安三辅,“以长安为中心,三辅为羽翼,汉中为目标,设立长安战区逐步摸索推行战区制,包括指挥、调动、部署,当然,左军师推崇的参谋军师人员也要包括在内,以此组成战区司令部,再决定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的人选。”
“嗯,不错,讲出了我地心里话。那么你来推荐这两个位置的人选吧”高勇抱胸,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郭嘉极为难的想了半天,“黄忠将军在凉州脱不开身;太史慈、张辽、李政又稍显年轻;乐进、陈晋、朱灵还要主持中原会战;三江郡更离不开孙泰的巡抚,警备部也离不开秦风,这样算来,也只有第2军的潘凤暂时合适。”
“高览如何”高勇突然开口问道。
郭嘉愣了一下,“谋略、武艺皆出类拔萃,只是他的身份再者袁绍虽败,可行踪不明,万一”
高勇摇了摇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高览这个人绝不是背信弃义之辈他的实力当能胜任。”
“可是,贸然任命高览的话,会不会让潘凤、龚竔误解毕竟高览还只是师将,直接越级提拔,指挥军级将官,这个恐怕不大合适。”
“这个”郭嘉说得有道理,这样做的确不甚合适。“那就暂时让潘凤兼任,置于副手人员,你觉得第14机步师地何斌如何”
“可”郭嘉肯定道,“何斌忠心耿耿,又颇有谋略,应能与潘凤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