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师对每次厮杀都不能尽兴颇有怨言。”魏明笑道,“当然,张老哥的陷阵营是个例外,打了一夜,仍然生龙活虎。”
“陷阵营真正的悍卒,但却不是合格的军人如此战事还要再持续两天,其间必须保证饮食、休息质量,让将士吃饱、睡暖,精力充沛的投入战斗。此外,从今日起,各师要分批抽调部队返回昌平进入外围堡寨布防,你要作好协调。不让敌人觉察的同时,一点点减弱阻击力度。”高勇平静道,“四日阻击,应能挑起城外三人的火气”
“是炮弩从昨夜起已经陆续调往后方。另从广宁运回的十四门神武将军炮已经安置妥当,加上紧急增调来的六门,完全可以好好招呼这帮蛮人了”魏明羡慕道。
高顺淡然微笑:“还不是左军师撺掇得不过,顺也想亲眼目睹二十门神武将军炮发威的景象”
“二十门啊不过,相比较起来,属下还是更渴望昌平城即将集中使用的超过八百部炮弩据说为了储备的炮弩箭,已经在城南临时设立了十个辎重仓库”
高顺指了指城外又开始准备攻城的敌军,“送死也不必如此着急吧”
徐州,广陵郡。
随着圣旨的突然出现,笼罩战局的迷雾愈发浑厚了。陈珪、陈登父子以及治中从事徐宣聚集在郡府,虽也邀请了名义上的徐州牧陶商,可他却借着身体不适的理由推托了。
“父亲,徐治中,眼下的情势渐趋明了。根据前线回报,刘备仍在大举增兵,显然下定决心趁高将军无暇南顾之机谋取广陵。”陈登苦闷道,“本以为张颌将军的三万大军抵达可以遏制刘备野心,但是利欲熏心之下”
徐宣深有感触,“郡内百姓多有逃亡,一些大户人家也害怕殃及池鱼纷纷南迁。还好有甘宁将军调解,扬州刘繇才答应开放陆路交通,并给与广陵适当支援,勉强维持住郡内平稳,否则一旦有人煽动百姓闹事,后果不堪设想。”
“哼,刘繇小儿如此小肚鸡肠,迟早难逃一死”陈登恨声道。
陈珪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稍安勿躁。不要小瞧了张颌的三万兵马,虽然莫名其妙的归属水师管辖,可其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豪不逊色于精锐兵卒。有这三万兵马在手,刘备想要打广陵的主意还得仔细掂量一二。况且,如今北方战局不明,刘备也得为自己想想退路。否则一旦高将军缓过手来,第一个死的肯定的刘家子再者说广陵受两方排挤,该走的都走了,能迁的都迁了,即使暂时放弃也没什么可惜。只要跟住高将军,自有重新回来的一天”
“抱歉抱歉,路上有些事耽搁,张颌在此给诸公赔礼了”一身戎装的张颌进入后立即施礼。
“好说。张将军这咦”,看到张颌甲胄上的刮痕,徐宣大吃一惊。
“小事一桩,路上碰到几个刺客意图行刺罢了。”张颌毫不在意。
陈登却是双眉紧皱,“张将军可曾审讯清楚谁人指派”
“不外乎曹操、刘备二人,至于具体是谁就无所谓了,反正都要刀兵相向,这也算是一份别样的战书啊。”说到这,张颌突然正色道:“颌此次前来有要事相告,据查曹、刘、孙三家似乎打成秘密联盟,且半月前曹操已经开始秘密向广陵西南增兵,意图配合刘备夹击广陵。因此,颌希望诸公立即安排家眷乘船至夷州暂避。”
“将军,广陵可有近五万兵马,难道还阻挡不了刘、曹的脚步”陈登惊诧道。
“这个嘛”张颌想了想,还是决定直言相告,“有人发现广陵郡兵中一些军官私下里与刘备、曹操的人频繁接触,其中也包括驻守郡城的部曲”
“请将军将屑小姓名相告,陈登立即抓捕”
“目前掌握的都是小鱼小虾,真正的幕后隐藏的很深啊”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十章 大风起兮23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十章 大风起兮23
倭岛月山县东部的奈县设立尚不足半个年头,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超过三万移民定居。临海的石山港碧波荡漾,日均海船进出量达到五十艘,月山县银矿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加工提炼出白银后,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制成银锭,随即运至石山港,由专船运回奉天。白银的产量因为新式灰吹法的引入、存量矿工匈奴、乌桓、倭人俘虏稳步增加,已经连续八个月创出新高,至兴平元年十一月,已经月产一万九千斤,十二月突破两万斤十拿九稳
正因为这座银矿,高勇才毫不担心经济问题,虽然目前仍然是金本位制度。但是,作为官府财政储备,高勇决不会嫌金银少。毕竟历史上的石见银矿开采了四百余年,产量一度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而高勇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个时间大大缩短,最好在一百年至二百年的时间内将倭岛上的所有贵金属统统开采干净
北方六州亦因倭岛白银产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政务院决定停铸金币,改由增加银币供应量解决大额交易所需,与此同时,在高勇的授意下,继大额汇票、本票的顺利流通之后,中等额度的汇票、本票亦提上日程。按照如此速度发展,在解决防伪手段后,高勇有信心仿效宋朝,提前普及纸钞,进一步降低风险,为国家保留住宝贵的金银铜储备。
除了日渐繁华的石山港,奈县还有一个较大的湖泊,四周良田遍布,只要开垦得当,足以维持奈县、月山县的日常消耗。由此,迁徙定居的三万余百姓,到有四分之三继续操持本行务农。迅速稳定的奈县,也成为其南面邪马台国的榜样。因为只有不到三千户、一万人口,又占据相当于一个半奈县的大面积地域,邪马台国人的生活正在一点点富庶起来。于是,学习汉人成为了最时尚、最荣耀的事情。旧式部落管理手段纷纷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郡、县、乡、里的行政制度,以及军、政、法分立的上层制度。
经高勇首肯,政务院派员协助,邪马台国于八月顺利改制,共设两郡、六县、十六乡、四十二里;又立制军府,设左右校领,各辖兵五百;立制政府,设左右丞、左右史;立制律府,设法正、狱掾诸职。当然,制军府名义上归邪马台管辖,实际上的指挥权仍握在奈县都尉手中,而军卒训练亦由奈县都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