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在府衙门口凌迟处死,以儆效尤这些无耻的败类,既然做得出来,朕就要让世人以及后世之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帮什么样的人渣”说到后边,我的语气不禁越来越严厉。
韩鑛张大着嘴巴,这些事他也只是听闻,不想皇上早已知道
“朕登基开始就提高官员待遇,俸禄比之以前提高十倍不止。他们还要贪污所用何处朕看过户科给事中韩一良的奏折,里边讲的也很详细地方官员贪污很大的一个诱因就是要送礼,要买官地方官员贪污,朝廷里的官员就受贿,而且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名义遮人眼目进行。这些朕早就知道了,朕之所以没有动作,就是要等待时机。既然女真人一时消灭不掉,那就先把大明的内政理清楚。现在女真人求和,跟蒙古人也结盟了,朕有时间来清理官员中的败类。朕在八月就想得很清楚,官场不治,大明何以强大”
皇上的一番话让韩鑛胆战心惊,至少他已经知道,皇上虽然把锦衣卫变成了守陵的卫所,但仍旧还有人在做皇上的耳朵。特别是听跟皇上南巡回来的人讲,皇上特地制定了密折印鉴,只要有印鉴的人就可以直接给皇上上奏折言事。如果那样的话,地方官场却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皇上。事已到此,韩鑛哪还敢把原先想好的劝辞说出来。
韩鑛唯唯诺诺的样子,让我心里不由一叹。我缓了缓脸色道:“朕知道爱卿今日来是为了什么,朕也觉得如果一下子抓这么多人进良知社,只怕百姓拍手的时候,下边的官员就闹起来了。爱卿是怕朕年轻冲动,一下子伤了大明的根基,是吧”
韩鑛心悦诚服的跪下道:“微臣确有此心,但吏治已到不可不严惩的地步,皇上一心求治,微臣不敢阻挠”
“嗯,朕很高兴你有这个认识”我笑着道:“不过爱卿说的是,这吏治还是要慢慢来。朕若是要快的话,朕也不会忍了他们这么多年。这些官场的恶习有如恶疾,病去如抽丝,朕有心里准备”
韩鑛听我话锋一转,愕然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呵呵,朕在明刊上的那篇文章是造造声势,当然良知社朕是肯定要起的。只不过不会在这一批内找人进去朕已经想好了,在崇祯七年前,所有暴露出来的犯官都不会进良知社,只是按常规的律法办。过了崇祯七年,朕就会每年选一批人进去,好好在那里罚跪至于那些立有功劳的,主动认罪的,朕会考虑酌情减轻处罚但以后要是还有官员昧着良心不”
韩鑛连连磕头道:“吾皇英明”
“好了,不必磕头了朕是成全你们这些大臣的脸面,也是成全朝廷的脸面若要真的论起罪来,只怕朝廷已经没有几个大臣了特别是吏部,首当其冲啊”
韩鑛还要说,我阻止道:“爱卿要说的,朕知道你们为朝廷做事,朕是信得过你们的。即使出了什么问题,朕也会让你们体面的致休原先的乔爱卿,曹爱卿,刘爱卿,孙爱卿,朕都没有亏待他们朕也想着,以后官员致休,再发一笔退休金,让他们安渡晚年好了,不说这个先了原先明刊上只是说说而已,过两天朕就会发公文邸报,将朕方才说的正式发下去。你下去吧,好好办差,朕就满意了”
“老臣记住了”韩鑛含着泪退了下去
望着韩鑛出去的背影,我心里一阵感叹。大明毕竟不是开国的时候,开国伊始可以大刀阔斧。而今大明在崩溃边缘,经不起太大的动作,所以只能是慢慢来了。现在我建一个良知社,至少可以阻止官员再胆大妄为。
就在我准备发下公文之时,京师里又起了一场风波
京里的巡查御史吴玉来报,他在一座酒楼亲眼见六部有三个郎中主事接受了贿赂。一个是答应把士兵冬服的制作下放给某商家,一个是答应调动某人官职,还有一个是答应科考的时候给予帮助。三个人分别都是兵部,吏部,礼部办具体事务的郎中主事。
第二日,都察院就上报刑部拿人,两个主事一个郎中都抓拿到案,他们对此事也供认不讳。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后来那些买官之人却不见了。根据三个案犯提供的情况,发现他们所说的人名都是子虚乌有,连要得到好处的人名也是假的。什么商家,什么官员,什么举子在朝廷记录中都不曾存在。
而前去抓人的巡城御史吴玉原先对此事毫不知情,他能到现场是因为有人留言,说有钱权交易,让他赶往某座酒楼。吴玉为了明辨真伪才特意走上一趟,同行的还有刑部给事中高斗枢,也只是给吴玉拉来作作人证。
刑部的奏报说根据种种证据表明,这一次贪污受贿案是有人故意弄出来的。让人假扮要买官之人,去六部走后门,然后再通知御史来抓。问题是这个要来试六部官员的人是谁,谁会是幕后主使呢吴玉他们没有审查出来,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我
但事情还没有了,到了晚间,三个案犯竟然都自杀身亡。留有遗书一封,都是希望看在他们认罪身亡的份上不要让他们进良知社云云
当我听到消息的时候,郁闷得我不行三个主犯一死,岂不是死无对证这样一来,究竟是何人作假根本就无从知晓。莫名其妙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要去试我的六部大臣呢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如果说是为了他们三人的职位,那可能性极小,因为这些重要的官职任命都是要经过我筛选后确定的。如果从最终受益者而言,得到利益的人是我,毕竟在朝中抓出来了三个蠹虫换而言之,大概吴玉他们也猜想是我让人去干的,所以也没有继续追查就上报了。
这种假贿赂虽不合情理,又是拿大臣开刀,确很符合我做事的风格
我感觉犹如吞下一只死猫
特别是在朝会的时候我提到这个案件,文武百官的表情明显很复杂。这回我才知道,整件事情被算计的人居然是我,而且我还辨无可辨君臣同心同德的氛围给搅得一塌糊涂这个结局是我不想的,我不想用帝王之术来统驭他们,更希望他们能够与我同心,以治理天下为己任。君臣的对抗,只会让臣子滋生私心,政府效率低下
但现在我已经不想解释,只能是追查下究竟是何人要做这样的一件好事给我
好在正式的公文发下后,缓解了官场紧张的氛围。那些被抓的案犯都有逃脱生天的感觉,尽管还是会被抄家,被削籍
分界了
虽然朝野内外都在整治贪官污吏,但无论闹得多大,这个震动也没有影响到军队,皇上发布的新三条是对准地方官的。所以还在陨西大营的洪承畴看完明刊也只是笑了一下,暗幸自己转成了武官,不然也不知道过不过得了这关
“洪大人在看什么呢”说着一个瘦脸的将领进来,一屁股坐在椅上。
洪承畴抬头看了一眼,知道进来的是京营参将王朴,在三大营也只有象王朴这样出身世家子弟的下属才敢不经通报进他的大帐。王朴原本不是京师三营的人,只是因为是全营大练兵,所以皇上也从京师各卫所调了些将领加入。洪承畴看着王朴吊儿郎当的样子,不由眉头轻微皱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