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1(1 / 2)

为而治。只要不出大的灾害,每年保证赋税收缴,审理官司便可,百姓只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成基命听他说完,接着问道:“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向来治民都以教化为先,你为何放到民生、赋税之后”

“回首辅大人,赋税乃国之基本,但需要使民有所耕,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家有余财,方能确保赋税征收,亦不至于涸泽而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安则天下安,民风教化就会如高屋建瓴,诉讼、犯刑律之事也会大大减少”

成基命点点头,似满意毛士龙先前的回答。他又继续问道:“那在判断官司上,你又有如何见解”

“回首辅大人,判断是非曲直不外乎法理人情,只要有证据便可量刑定案”

成基命问的,毛士龙几乎都可以答得井井有条。若不是条件受限,我倒极为乐意让毛士龙来次当场审案。成基命问完后,躬身向我回奏道:

“回禀皇上,微臣已经考核完毕,请皇上明鉴”

“嗯,”我看了眼毛士龙道:“毛士龙,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微臣以为臣方才已经回答了知府下数位官员的职责”

“哦”

“回皇上,无论是一县还是一府,令守都是一方长官,其下三司分立,府有同知、通判、推官,县有县丞,主薄、典史。微臣以为身为一府之长,只需做到总领全政,任贤选能,便可政通人和。”毛士龙说完便躬身退在一旁。

这次召见有点久,估摸着后边的几个官员都等的不耐烦了。我站起身走了两步,活络下筋骨后总结道:“毛士龙说得也不错,但这里边有个度,不是将事情推给手下就可以了。不然要这个知府做什么,既然是总领就要有总领全面的才能。”

毛士龙躬身道:“得皇上提点,微臣记住了”

“嗯,为官者不要想着无为而治,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府衙的作为很重要。听成爱卿说,你在太湖那边住了段日子。”

“回皇上,微臣在太湖住了五年”

“那你应该知道江南那边人丁繁衍,土地渐渐不足人口耕种,那些无地种的人作为官府又当如何处置呢一昧的限制他们不给走动,最终还是要闹出事情来。说句通俗点的话,作为地方官员,就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啊,臣记住了,以后定以此为臣之目标”

成基命也一脸激动,躬身道:“皇上之见识高超,微臣代百姓谢过皇上”

被手下臣子拍下马屁还是有点飘飘然的,我说的不过是后世做官的常识。我挥挥手道:“为一县之令如此,为一国之君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明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有这个见识,下边的地方官们也要意识到这点。毛士龙”

“臣在”

“对于你,朕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你告退吧,朕稍后再有旨意给你”

毛士龙连忙行礼道:“微臣告退”

看着毛士龙走了后,成基命才回过头来道:“皇上以为此人如何”

我微微一笑道:“或可用一用吧”

成基命小心的试探道:“那皇上打算让他去做知府嘛”

“看看吧,直隶还缺个布政使方正华,传下一个人进来”

历时一个月,规模庞大的京察终于结束了,不合格的官员一律给我削除,让他们回家养老,剩余的就是作为候补官员。通过这次京察统计,我还确认了大明的官员数量,以此作为录取进士的名额。三年三百名以及其他途径增加的官员,如果不控制也会造成机构臃肿。除此之外,官员们最在乎的京察结果出来了,除了一般性的官员递补,有几条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南直隶巡抚张凤翼调任宣府;

南北直隶合并,湖广巡抚吴贞疏任直隶巡抚;

任故刑部给事中毛士龙为直隶布政使;

调霸州参政杨嗣昌入京陛见;

京察完毕后,各部都调走不少老油条,风气焕然一新。

第七十一章两位巡抚

京师里的官员们因为京察给弄得鸡飞狗跳,皇上亲选,那些给罢黜的官吏不敢心存怨怼,也不敢到吏部、同年师生那撞木钟,收拾着包袱或外调或归家,新选上的官员们则兴高采烈的去上任了。京中各大世家所占据的职位虽没有撤销,但有不肖之人都从其家族内另选人才替代,京师大小官们都给刷新了一遍。

毛士龙得了皇上的重用,身价顿时倍增。当日那些嘲笑过毛士龙的官员们哪还敢大气说话,无不在他身前小心的赔不是。合并后的直隶省有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又管着北面蓟州、永平、通州、昌平、延庆诸府的民政。如果能得毛士龙的举荐,要谋个一官半职自然是十分容易,所以想走毛士龙门路的候补官员们不在少数。只是京察刚过,又有捕风营的存在,那些候补官员们不敢妄动。当然,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不少官员借着同年、同乡、世侄等身份登门拜望,没有关系的就办个诗会,茶会,请毛士龙过来风花雪月,顺便联络下感情。大家言语中虽没有很明白的说,但其中蕴涵的意思自然清楚。毛士龙见了一两次,懒于应酬又怕得罪人,只好找地方躲着。

毛士龙现在京师没有宅子,留在驿馆要被一大堆官员烦着。又有昔年的一批同年们邀着去同住,更有甚着要卖宅子给他。毛士龙刚被皇上启用,哪敢去招惹这些荤腥,最后一合计,厚着脸皮去找他的同年好友吴珄,暂时在吴珄的小四合院住了下来。吴珄是刑部右侍郎,那些想巴结的官员们只能望门兴叹了。

虽然当年同为进士的同年们现在也身居高位,但从一个候补官员一下子升为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这让毛士龙有些飘飘然。不过到了吴珄的小院,摆脱了小官们的纠缠,毛士龙渐渐冷静了下来。特别是国丈吴贞疏调任直隶巡抚,毛士龙觉得皇上调自己坐这个位置就别有一番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