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排分散在买年前地进攻方式的确已经打乱了原定地队列射击优先法则。没有明确的指挥线,士兵们射击地效率显然变低了,这样长久下来火枪很快就会过热
奥利发和马塞纳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苏沃洛夫也注意到了对手这个缺陷。
中央预备队不能动,暂时还不能抽调左翼两个预备线上的步兵,奥利发焦急的回望身后的要塞群。他在等待艾多穆罕默德巴夏将要塞中20门火炮及时拖到后方山
正面战场马塞纳正面对着苏沃洛夫改进过的纵队与散开队列战术。这种早在1761年鲁缅采夫将军在攻占科尔贝格时采用的战术,现在已经经过数十年的改进。
当然原本这个战术并不是用来对应新式火枪武器的。不过苏沃洛夫设计的这种分队指挥集中与分散并存,各单位明确自身机动目标的作战方式。在最大限度消耗近卫火枪队的弹药还有步枪射击寿命的同时,也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马塞纳不能让自己的部队也展开散队。因为土耳其人还没有做过相应的训练,但他很快把整个队列拆成连为单位分支。把原来步兵队列中三排步枪手三段击的战法演化成三个步兵连交替实施射击于是中央战线到右翼延伸线上出现了一串车轮,一排排腾起的硝烟背后总有一批士兵准备进入下一轮射击。
奥利发回忆到这里不由感慨起来:“当时敢大胆采用没有训练过的配合战法。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塞纳上校是一位优秀的步兵指挥官,真可惜现在被你们调回国了。”
“他现在已经是准将了。”我微笑的回答着,对于历史中马塞纳的能力我可是有着绝对的认识。“准将还是屈才了,我都想给他一个上将,指挥协调我几个步兵师。”
“行了,不要抱怨了,早就听说贵国的艾多斯穆罕默德巴夏将军也是一位能干的指挥官,他后面怎么表现。
第八卷 风云 368 虚实 八
艾多斯穆罕默德巴夏到位还是后面的事情,毕竟将防卫要塞火炮用适当的步骤运出伊兹梅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率先影响战局的又是库图佐夫。
马塞纳在山顶展开连级三连射队列,尽管这样的部署及时的压制住苏沃洛夫正面的队列散兵混合冲击攻势,也同时使处于中央这只步兵队无法再次对左翼实施快速有效的支援。
这一点马塞纳本人,奥利发与库图佐夫都发现了。
首先作出应对的是库图佐夫,部署在俄罗斯大军最右翼,威胁土耳其战线最左端的布格猎骑兵军现在俨然成为战场另一个热点。
土耳其左翼后备线三个步兵师继续向山包挺进,按照奥利发的命令,考虑到布格猎骑兵已经有效地控制了自己大军的左翼,于是这三个军展开的并不是通常的直线部署,而是斜型方阵。\\不过这里诸位不要误会,奥利发这时所采用的斜型方阵不是普皇帝在七年战争时采用的一翼加强,一翼滞后的不对称打击方阵,而是单纯为应付库图佐夫骑兵而不得已安排的倾斜战队。
于是沿着山体一路土耳其第12师,突尼斯联合步兵师、土耳其第4师从山梁到山地摆了一个人字形的斜队列,将自己的左翼最外延完全让给了俄罗斯人。定的步兵方阵应对完全占据侧翼主动的骑兵,这是一种比较难过的局面,奥利发当然清楚这一点,他也清楚库图佐夫大概会怎么作。
库图佐夫这次没有将骑兵一次性投入,而是将第一个师分成三个冲击波直接扑向左翼人字形顶端,这是一个火力相对比较薄弱的结合处,尽管指挥官们及时作了应对。\\\但也不能像马塞纳一样在这里布置几个向外延伸的倒弯月散兵队列,但这次冲击差点再次冲垮了土耳其人左翼。
正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向这个方向,紧张应对着苏沃洛夫步兵线与库图佐夫游骑兵第一师对土耳其人展开联合打击的同时,库图佐夫第二击发动了。
为了应对冲击突尼斯联合步兵师的俄国骑兵。土耳其步兵师已经将战队向山包做了倾斜调整,此时这个队列地侧后就完全空了出来,准备填补这个空挡的两个残余步兵师此时完全没有到位,于是库图佐夫沿着这个缺口直接向主力丢了进来。
“让穆罕扎立刻出击是勇猛有余,变通不足,然而此时用他似乎足够完成任务。于是在土耳其人战线左翼侧后展开了大规模骑兵会战。
“还好库图佐夫没有装备足够的骑射炮兵,也没有得到指着当时穆罕扎出击路线感慨道。
的确如此,如果在1788年俄罗斯骑兵开始重视骑兵炮与骑兵的配合,那么穆罕扎的迎击骑兵军将会因为出击通道过窄。而受到轻火炮的阻滞射击,并且再投入与游骑兵会战的时候首先被挫了锐气,而且最重要地是土耳其第4步兵师会因为转向不及被击溃。\\\
“库图佐夫将第一次佯攻的骑兵抽回来再次发动进攻了
库图佐夫的确已经抽回冲击人字形中央的第一骑兵师。并且完成了掩护俄罗斯步兵占领了土耳其人战线最左翼地行动,但此时他并没有将这只刚撤回来的骑兵马上放出去。
说起来拿破仑是在意大利战场才开始重视预备队的。而当我听到奥利发讲述自己与两位俄罗斯名将之间地互攻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双方都谨慎地给自己保留预备队。这说明这三个将领显然都不好对付。
我揣测着当时库图佐夫保留一个骑兵师与数千骑兵队目地的同时,暗自衡量如果是我自己面对这样地战局有多大的把握。\\\说起来18世纪末期侦查与命令传达手段都十分落后,在这样地局面下预先判断敌人可能的步骤就成为取胜地关键。对于拿破仑时代来说。无疑拿破仑是这个时代于把握战场变化的将领,而我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右翼俄国人当时没有进展”我突然问道。
奥利发惊奇地转过身,瞪大了眼睛瞧着我,“兄弟,你是否已经知道了这场会战的过程。”
“不是,我只是想起东方岛国上,有人曾经用过的啄木鸟战术,库图佐夫第一次冲垮你左翼应该是真实的进攻,但第二次感觉他没有用全力,而是在虚张声势。”
“啄米鸟”
在捕捉树中虫子的啄木鸟,会在虫洞两端敲击出声响,诱骗虫子逃跑。这是一种类似于中国兵法声东击西的战术。库图佐夫第一次冲击中央失败之后,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就应该意识到左翼不会在短期获得大的进展,那么采用左翼蚕食战术外,其他战线也会有相应的配合,然从奥利发讲述战局到现在,右翼似乎一直没有动静,这有些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