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口力度,这让专家们都感到不理解。专家们的疑惑要从三个方面说起,其一是军方为何舍弃最优秀和最先进的“先前合作良好”的东林军工电子,而要采购以前并不被他们青睬的那些产品;其二,仙女为什么不试图挽回损失,要知道一旦他们被挤出了军方市场,在这种传承性很强的技术系列产品面前,想要重新夺回市场极其困难,难道他们意识不到么其三,仙女一心要扩大国际市场,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想要通过国际出口弥补国内损失,这不是本末倒置么,要知道东林军工电子在中国的地位可是极其特殊的一般来说,相比于其他军方采购份额的下降,人们更关心的是军工电子,可是连这一点儿,仙女都没有做到
世上明白事理的人很多,李氏正是其中的一个,而正在仙女城中做客的,也大多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40年是李氏家族的社会声望达到了顶峰,可也是他们被动的开始,毫不夸张地说,局部的被动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的。人们的心理是非产奇怪的,他们向往强者,又往往很会看风向,而就是这种处事态度,使得李氏家族渐渐走向了被动。当他们强大的时候,足以压制任何对手的“妄想”,可是稍稍有所松动,对手们的野心就迅速膨胀起来,在一些有心者的牵针引线作用下,大量的势力组合迅速凸现
最明显的被动,出现在42年,而这一年也被公认为“衰落”的标志,“李氏将不再是李氏”,专家们如是说李氏家族衰落的因素,首先在于迁离北京,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政治中心,虽然留下了强大的留守队伍,也虽然现代信息使得千里近在眼前,可是“偏离了中国的政治中心”,是评论界一致的认识,这“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二是李氏银行的成立,确切地说是中国新si大银行的出现,这四大银行都是中国尤其是大陆的私营企业为主组建的,而且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私营产业的联合,事实上组成了国有企业之外完全可以比拟李氏产业的强大组合,而且一下子就是三个之多,以经济利益组合起来的众多实力强大的家族联盟,辅助于古老的血亲纽带,成为了李氏的强大对手,这可能会消除他们的某种担忧,可是随之而来的动作,更让他们自咽苦果。
李氏家族在中国政治中心影响的急剧下降,与新云龙银行团有着直接的关系。新云龙银行团的总部位于北京,她的股东几乎全部是总部位于北方的大公司集团,更有多家公司的总部集中在京津地区,这些公司大多与仙女或者李氏有着多多少少的恩怨。在中国的四大经济区内,专家们是这么评论那些私营企业的,新云龙银行团盘踞北方,方和埔银行团雄踞于最大的经济重心,南方银行根植在另一经济重心南方,而在新兴的中部经济区,则是李氏的重要基地。虽然说任何一个银行团的实力都比不上仙女,可是在本地区内,每一个银行团都占据着比较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各方人士会聚仙女城,为这个城市“祝寿”,不由得主人们不谨慎对待。说句心里话,他们非常不愿意看到其他银行团的出现,这些强大的对手组合,严重的阻碍了仙女的发展,因此,相对于国内的严重形势,则热烈欢迎国际对手们的光临,在他们看来,国际市场与政治有关,但是更大程度的是与经济上的联系,大家要互相绅士的多。李氏尊重强大的对手,对手们强大,她欣赏,因为这可以促使公司的发展,促使这个庞大的产业战舰不断前进,可是,在国内,就此而失去了主动,是不是一种失败呢
仙女虽然在国内有些被动,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却是持续的高奏凯歌印度境内的企业早就超过了经济危机以前的规模,并在东南亚投资了一个新材料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在非洲投资了三大科技产业一共六家公司,这就是说,单单利用印度企业的利润,已经投资了两家电子公司,三家生物科技公司和三家新材料公司。这还不是印度产业发展的全部,仙女食品也已经扩张到了印度,接连收购了三家食品类公司,正式打进了印度食品行业,增加了整个公司在印度的影响力。而在其他方面,北美市场的销售量持续增加,增幅是市场增长率的两倍左右,到47年初,总利润已经达到了7000亿美元,实际利润也超过了2000亿,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82,即使在欧洲,市场销售量也非常好。相伴于仙女在全球的扩张,李氏银行也把业务推向了全球,作为一家主要为仙女和西星服务的银行,她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资金运转平台,依靠其庞大的财力,据说被评为全就经营状况最好的银行之一,虽然盈利能力不是最好的,吸取的社会资金也不是很多,投资的大规模投资和贷款项目也不是很多。
李氏银行有钱,而仙女能源就会用钱,虽然李氏家族在国内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作为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却是捷报频传,继成功的取得了南中国海能源项目的开发主导权之后,又成为东海能源项目的主导开发者,据说该项目合同投资额高达16万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项目之一。在东海项目中,仙女能源出资8000亿元,占据了50的矿产权,国内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出资4000亿元,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矿产权,日本的一家能源公司出资2400亿元,占有15的矿产权,欧盟的一家大型公司出资1400亿元,拥有了剩下的份额。因为主导开发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的能源项目,业界一致认为,仙女能源已经成为国际能源寡头,“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能源命脉”。除了这个项目之外,她还与印度斯坦能源公司合作,风险性的投资开发了一个大约5000亿元的项目,在印度洋上拥有了一份50的能源买单,虽然不占有该项目的主导权。这自然不会是仙女能源的全部成绩,在非洲能源的角逐中,她与一家当地的能源公司非洲联合能源公司和欧洲的一家国际寡头同场竞争,至少投资了1200多亿元,拥有了该项目至少30的份额,并出人意料的夺得了开发主导权。她不怕贪多嚼不烂,又与巴西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南极洲一处3000亿元的能源矿藏,并以一半的份额让出了主导权这一系列动作,使她成为43年以来全球能源界的大赢家。单项投资从一千多亿元到近万亿元,合同投资超过了132万亿元,比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高出3000多亿元,被誉为当今世界的五大巨头之一和未来的三大巨头之一,国际风评非常好。自公司组建以来,她已经投资了七个大型项目,合同投资额高达224万亿元,占有了四个矿区的主导权,涉及项目金额高达43万亿元以上,平均占有份额超过了50,成为国际能源界的投资大户,尤其在中国周边地区更是占有绝对优势,在印度市场上,她拥有了非本土企业的最大份额,在南极洲洁白的土地上,排在了所有参与开发公司的第二位所以尽管国际评论界认为仙女在国内陷入了危机,却是几乎一致的继续看好这家传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