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7(1 / 2)

慢拨间流韵淡远,让人不由为之所醉。

忽然间,姒伊眉头微微一跳,复而恢复了平静。但过不了多久,“铮”的一声响,一根琴弦应声而断。

姒伊索性罢休,琴声止住,余音袅袅。姒伊道:“好重的杀气何方高人既然有意要见小女子,为何却隐藏行踪”

她身后的两名侍女闻言一惊,目光四扫,却未见有何异常。

蓦闻一声长笑,一个奇特的声音传入姒伊耳中:“什么皇影武士,老夫进入天司禄府他们根本无所知,反倒不如一个不能视物的女子”

勾祸赫然已出现在轩亭正对着的一座假山顶上,稳稳伫立,惊世高手的绝强气势凌压一切,清晰可感。两名侍女神色顿时更为紧张。

姒伊冰雪聪明,立即明白皇影武士是奉冥皇之命守在天司禄府外的,而这不速之客显然不是冥皇的人。

“难怪方才我感到有绝强气机迫近,相信在大冥王朝中唯有天惑大相、法应大相或许可以与之相匹比,但同时感受到的可怕杀机,恐怕就非他人所能有,难道来的人是勾祸”

“你是勾祸”姒伊心念所至,即开口相问。在此之前,她已得知铜雀馆一役之后,勾祸曾在禅都出现。

除了勾祸这样曾让整个乐土陷于血腥之中的一代绝魔外,有几人会有如此可怕的杀气

“聪明,就凭这一点,老夫可以不杀你,只要你交出老夫想要的东西。”

勾祸的声音在姒伊听来忽然变得很流畅正常了,她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对方此时并未真正地开口说话,而改成了凭借无上内家真力向她传音。换而言之,此刻勾祸所“说”的,或许就只有姒伊一个人能听到。

“勾教主销声匿迹数十年,何以不甘寂寞再现乐土”姒伊的语气就像与一个常常见面的朋友叙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对于对方所说的要她交出一物,她甚至只字不提,这份从容,实是让人叹为观止。毕竟她所面对的并非常人,而是让多少豪杰也难免谈之色变的勾祸

正如姒伊所料,此时她身后的两名侍女只能听到她的声音,却不能听见勾祸的声音。

“因为我是勾祸”勾祸的回答似有些答非所问,但却显示出了一种极度的自负与狂傲。

的确,一个几乎可以说与天下人作对的人能够在无数人的仇恨中奇迹般地活下来,勾祸实在有狂傲自恃的理由。

“勾教主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名动天下,而姒伊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剑帛女子,能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勾教主亲自来取的”

她依勾祸昔日九极神教教主的身份称呼对方,显然是想尽可能避免与勾祸对立。对于冥皇的手段,她早已有所预料,当然也就有了应对之策,但勾祸突然出现却是她根本始料不及的。若非万不得已,她实在不愿与勾祸发生冲突她的身上,肩负了太多太重的使命。

在大冥乐土与极北劫域之间,本有一个国土狭小的剑帛国,人口也很稀少,不过只有三万余人。此国擅于造帛、铸剑二术,因此有了“剑帛”之名。剑帛人多善行商市贾,而少有人习武,如此一来,处于以武立国的大冥与劫域之间的剑帛国就很难立足,加上剑帛人勤劳而精明,所以国富民裕,这更招来了大冥与劫域的垂涎。于是自找借口,不断压迫勒索剑帛人。劫域的人口虽然与剑帛国相近,却几乎是人人修炼武学,生性骠悍嗜杀,常常强占剑帛国土,烧杀奸掳无恶不作,直到剑帛国人交出足够多的财物,他们才肯退出。但一旦贪欲再起,他们便会卷土重来,给剑帛国带来无尽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剑帛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便是他们决定向大冥求援,结果却前门拒狼,后门纳虎,劫域人虽然退出了剑帛国,大冥人却借口防止劫域卷土重来,滞留于剑帛国不肯退出,并以有恩于剑帛国自居,渐渐控制了剑帛国的大权。

剑帛人不堪忍受,终于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反抗

但他们如何是能征惯战的大冥人的对手非但没有驱走大冥王朝的人,反而为剑帛人带来灭顶之灾。当时的剑帛王及其后妃等王室主要人物被大冥王朝带回乐土,将他们安置于离禅都一百余里的“安逸堡”,名为保护,实为幽禁。剑帛国反抗被镇压,加上剑帛王被软禁,剑帛国内部又起内乱,一个富庶的小国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分崩离析,而剑帛王及后妃等人也相继客死异乡。

三万剑帛人不堪忍受在剑帛国所受到的种种滋扰,大部分人转涉乐土境内,一小部分则在阿耳国等其他苍穹诸国漂泊。

照理,最后一代剑帛王及其后妃子裔皆已被带至乐土幽禁,剑帛人当中不可能再出现所谓的公主被幽禁于安逸堡的最后一代剑帛王有七子四女,但在安逸堡中,他们郁郁寡欢,亡国之耻使他们生活在巨大的阴影之中,所以非但剑帛王在被幽禁的第三年就郁郁而终,留下的七子四女也都英年早逝。二十年前,剑帛王的六王子在年仅三十岁的时候,便亡于安逸堡,剑帛国六王子也是剑帛王七子四女最后一个死去的人,长达二十五年的幽禁,让整个剑帛王室在无声无息中消亡了。

这是大冥王朝所乐于见到的结果,他们本以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占据富庶小国剑帛国后可为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没想到几年的内乱已使剑帛国消耗一空,加上后来的剑帛人大量迁徙乐土,剑帛国人丁更为稀少,到处荒无人烟,大冥的一番苦心,换来的只是一场云烟。到后来,留在剑帛成了一件苦差事,没有人愿去剑帛了,最后一批大冥王朝的人马也在十八年前撤回了乐土。

姒伊的出现以及她的身份来历是一个谜,而从剑帛人对她的尊重以及她的举止来看,她的剑帛公主的身份应该并非假冒。

早在剑帛国未亡之时,剑帛人对大冥的反抗让剑帛王意识到了危机。事实上对自己子民对大冥的反抗,剑帛王内心深处是支持的,而且也曾经数次设法保护部分剑帛人。作为一国之主,却只能偷偷地保护自己的子民,剑帛王心头之悲哀,可想而知。

在大冥王朝尚未将剑帛王带入乐土幽禁之前,剑帛王便秘密安排了四名绝对忠于剑帛国的人“重光”四臣,交与他们一项重任,那便是一旦剑帛王室遭遇不测,他们就必须设法找到一个遗落民间的剑帛王子,此王子并非剑帛王的后妃所生,至于其中内幕,谁也不知。剑帛王赐予这四人代表剑帛王无上权威的“大千玉牒”,一旦剑帛王及其王室有难,重光四臣即以“大千玉牒”号令天下剑帛人共尊遗落民间的王子。

从最后一代剑帛王被幽禁那一日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算起来就算末代剑帛王被幽禁乐土“安逸堡”中,遗落民间的王子刚刚出生,时至今日,也应已五旬有余。

所以,姒伊的身份唯一的可能就是剑帛国遗留民间而侥幸幸免于难的王子的后裔。

当然,重光四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为大冥所知的情况进行的,在大冥王朝认定剑帛人已成了一盘散沙的时候,剑帛人余众依旧互通声气,并暗中听从重光四臣的号令。

姒伊既然是剑帛末代王室的后人,肩负的重任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