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意啊还两千您扯吧”董凡拿起来看了两下,到也没放下。
“这可是康熙岁币呢”老板看到董凡拿起来瞅,也就可劲的说着。
“得了吧,上面写了三字也就岁币了五百”这铜钱的感觉和董凡手上的一样,所以他会买。今天一个是来逛逛钱币市场,一个也是想给小华淘一个康熙岁币。他自己的不给,但看到了还是想帮小华买个的。得黄老的好没办法还,没看张老就看上一筐破茶就出了55万,要是黄老喜欢的东西,把自个搭进去都不够一个尾呢
“你,你最多出多少”小贩见到董凡真要,到也想卖了。
“五百顶天了,你这做的也不好”董凡就直接就回了句。
“呵呵,您是行家我也就不多说了,品相是不咋样,可做功没的说,六百您掂量掂量”摊主见到董凡把话说穿了,也不藏着掖着了。
“您要是真要,这枚五百您拿去”小贩见董凡还在看铜钱,便又拿了一枚说道。
“你这不是扯吗这枚连玩的价值都没有,当我第一次玩康熙呢这币可没有卯字的”董凡见了一眼,就甩一边了。这话到不是他懵的,玩康熙的都想收藏生辰纪念币,所以各种各样的都有,背面除了汉字福以外,一字为满字福,还有一字就是我们古代说的天干地支里的了。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但康熙生辰纪念币里面,只有子、丑、寅、巳这四种,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子、丑、寅、卯这样排下去。董凡自己的是穿子字的,手上这枚是穿寅字的。
“呵呵,您是大拿,咱们也不多说了,六百,您看”小贩见到董凡出口就说的是道理,笑了笑,继续道。
“图个吉利,五百八,我这瞧着你这是以古改古的架势,要不然看都不看,怎么样大伙都发”董凡觉得应该是真的,也就再还了一次。
“您,真是,没话说,听您的,五百八”小贩听了董凡的话,见到也就还了20,当下装作苦笑的摇着头。
董凡拿出钞票给了现金,到也不在逛了,准备回去了,这大热天的。
等来公车,上了车,也给小华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这边。
“嗨,有车还真是好”董凡晃悠到家门口,就见到小华的车在门口了,嘴里笑着说道。
“你又不是没钱买”小华在车了到也听到了,见到董凡回来了,一边下来一边说道。
“找我什么事”见到董凡开门,小华也就不墨迹了。
“进来说,给你看样东西。”董凡并没直接说,招呼着他进去。
进了屋,带着小华进了房间,开了空调,董凡这才觉得舒服了。看到小华不耐烦的样子,董凡笑了笑,拿出今天的收获。
“别把你钱拿着显摆呀等等,不对啊”小华初看以为的董凡自己的那枚,但仔细一瞧,又不是。
“你这哪里弄的”小华也把钱拿起来闻着,还一边说道。董凡最受不了这个,玩古董的都不管是哪里出来的拿起来就闻要是厕所里泡过呢董凡想想都觉得恶心
“今天收的,送你了”董凡很大方的说道。
“看上去是真的,总感觉不对,这孔有点大了,保不准是动手做的。样貌到也不差,但这锈也不好说,我吃不准了,你多少钱买的。”小华一边看,一边闻,嘴里也没闲着。
“一百”董凡听到他这话,到也泄了气了,当下也就没好意思说自己花了五百八了。
“恩,那到也成,我先带回去了。”小华到也不含糊,估计是准备回去让黄老看看去。他一边说,还一边把铜钱放进钱包,从里面掏了一百就要给董凡。
“你消遣我呢拿走”董凡很鄙视的看着小华,摆了摆手。
第九章听故事了
第二天接了小华的电话,那厮钱币说真的。只是长期和假货混在一起,一些化学的作用,导致现在品相真的不怎么好。
“您还挑呢要不您还我,自个弄去”董凡一听这话就乐着,这家伙明显就是得了便宜卖乖。听听说话的那口气,喜欢的不得了,还品相不好,再不好总比没有好
“你这个人,不说了,过几天就要开课了,到时候我去接你。”小华听到董凡挖苦他,到也不急,估计是心情真的不错了。
“得,送的不亏,这话我爱听,那就这样了。”董凡听到小华这样说,也就放心了。其实他对自己的眼光完全没谱,只不过是钱币较其他的来说,容易辨认些,但他还是不懂的。
和往常一样,在老地方吃了早饭,董凡便晃悠悠的往潘家园市场淘宝去了。
大家或许会觉得奇怪,你说这店铺啊,这地摊,他到底怎么赚钱呢这就得说说了,地摊上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有问题,但就有人去,这就是一个来钱道。而且他们卖的东西,基本都比较便宜,有真也有假,但总的来说,都基本上承受的起。
开店他就不一样了店铺是标准的干的开张吃一年的勾当他里面的东西,有的值钱的,都是店主收过来,然后再来买这里就是店铺的学问了,比较有名气的店铺,来卖的人就多。而且,多数是刨大地的什么叫刨大地呢,这里不是指农民,而是指一个群体。这些人,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从盗墓到甚至没人深入的村庄但这些人有个特点,就是专业知识不是那么扎实,他们基本上只能看出这东西是老的还是新的,但具体的价值,就不是很清楚了,这里才是店铺一个作用你以为真有老板指望靠店里走货呢都自己道,没道开店铺那不是找死么
和往常一样,董凡在各大摊位都闲逛着,这时候角落里一个摊位的摊主和一个农民打扮的样子的人似乎吵了起来。周围的人有的是围观,有的到是瞧也不瞧。董凡当然是属于前者了,于是就上前瞧去了。
“您在瞧瞧,再仔细看这东西要是拿去拍卖也不值这个价了,我这不是急用吗就算不是成化斗彩,但也算是老仿了,最起码也得是雍正吧你要是真要,给五万您就收去成不”农民打扮的人虽然衣着看上去老旧,但说话可一点也不含糊。
董凡听了这话也来了精神,他还真没见过在地摊上成交的斗彩,而且还是摊主要买的。当下也就看着人家的瓶子瞄了起来。
这斗彩啊,我们生活的发音是逗彩。这玩意是创烧于老朱家那个朝代,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最开始出现呢,是在宣德年间,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也是靠造反当皇上的。不过宣德那个时间的斗彩,我们现在难得一见,而且在明宣宗的孙子,也就是明宪宗,我们俗称成化帝的那个家伙的朝代得到了推崇。所以我们一般说的斗彩,都是指成化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