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才能保证停止供电的事情不再生。
他们决定去市政府请愿,让市政府保证以后不再停电。最后,大约一百名工人去了县政府,冲破了门卫的阻拦,进入了县政府大院。
虽然这一事件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还是成了几天后一次规模更大的工人抗议活动的序曲。
可能是受到一段时间抗议活动获得成功的鼓舞,有些工人开始计划 更大的行动,他们贴出大字报,提出了几项要求,要求补拖欠的工资。彻底调查厂长王东雪,保证医疗费的报销。保证及时放养老金。
由于县里面未能及时答复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打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严惩王东雪”的横幅,再次走上街头。
为了引起政府的重视,他们又一次堵塞了厂门口的交通,由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抗议活动迅演化成了该县第一次大规模抗议活动。
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趋于失控,终于就开始向铁路开始进,打算集体卧轨抗议。
也幸亏是明阳市方面果断出手,动用了大批警力出动,这才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但是仅仅如此,这件事情已经被各界广为传播了,甚至是中央方面也都有所了解。
“如果说以前的家长式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东西过了仅仅维持生存的需要,为什么这些下岗职工在他们的大多数利益被录夺时没有立即提出抗议,而是到了他们的生存遇到威胁时才出不满的声音国内的政治结构可能是原因所在。”萧名学说道,“历史表明,由于国家垄断了所有的控制手段,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强行实施一些危害某些社会群体利益的政策,而且在实施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它并不一定会遇到这些群体的公开反抗,工人也不例外。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的控制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缺乏自己独立组织的中国工人不可能对这些政策提出挑战,他们除了默认之外别无选择。另一个原因是国家可以通过宣传使工人相信眼前的牺牲是暂时的,从他们自己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看,这种牺牲也是必要的,因此,应该拥护这些改革措施。”
“但是,我想说的恰恰是另一。萧名学非常认真地对众人表示道,“虽然我们可以漠视下岗工人的艰难处境,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限制他们的活动,扼杀这些群体件的生,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可是我们始终不能够否认一点,那就是这些情况的客观存在”。
“工人阶级对接连不断的牺牲本身利益的改革政策的默许,才使得工业改革顺利进行到今天这个地步。为了国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职工已经接受了太多的牺牲,现在他们的抗议活动说明,他们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萧名学说道,“小改革需要付出代价,但是,不能以他们的生存为代价。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也说明了国家没有能成功的向一个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提供最起码的保护,而这些,往往都是依靠我们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们来提供保障的。”
“所以,我们不能冷眼旁观,得想办法解决问题”萧名学说道。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饭碗的问题
二马洛的感冒终千好了起来,只是还有点儿怕风,洲了一场雪。外面正冷,他就在家里面裹得厚厚的。找了些书来看,顺便考虑一下建厂的事情。
关于兴建元明粉工厂的事情,此时已经初步定了下来,但是各方面的筹备工作还需要他操心,毕竟喻樟岚虽然有技术,却不可能为这些细节分忧。
陈明洛并没有对此抱怨。毕竟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工厂,员工们对于自己才更有认同感,在企业的管理人选方面,陈明洛打算还是从明宇公司里面选拔几介”然后从社会上招揽几个,暂时也就够用了。
他可以相信,只要自己这个元明粉加工厂的大旗一竖起来,定康县原先的那些元明粉厂职工们,肯定会趋总若骜地赶过来要求报名的。毕竟作为一批对于这个行业比较熟悉的产业工人,他们更希望能够从事自己有归属感的行业
相对于去那些完全不了解的行业打工。远不如在家乡继续从事原来的行业更让人心安。
尤其是,大家都清楚这个元明粉行业里面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只要不是老板太操蛋,给工人们工资的钱还是绰绰有余的。
事实上原先的定康县元明粉厂之所以会倒台,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并非一句经营不善就能够解决掉。
初八的时候,陈明洛跟喻樟岚在陈通达的带领下,跟五六个市政府办公厅的职员一道儿去了定康县,陈通达是作为市政府方面的领导去考察沙关县下岗工人安置问题的,而陈明洛和喻挥岚则是考察投资环境,看一看是要在哪个位置上建厂的。
众人到了定康县之后,直接下榻定康县政府的招待所。
县长和县委书记都不在家,出了市里面开会,但是临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指示副县长胡斌专门负责接待工作。
胡斌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毕竟一方面陈通达是正处,自己只是副处,另一方面陈通达是市政府秘的时候比较多。需要好好招呼。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这次同来的虽然是两个小朋友,可是人家却是地地道道的投资商啊
定康县元明粉厂的事情,胡斌虽然不是直接领导,却也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尤其是目前还有好几百下岗工人没有着落,能够引进新的投资商就显得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叮,县级政府而言。一次性解决数百人的下岗安置工作。那是相当了不得的,由不得他小心应对。
因此胡斌这一次安排的非常妥帖,从住宿到招待方面,都是调用了最得力的人手。
只是有一点他始终感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投资人是陈明洛的儿子和喻远帆的女儿,而陈通达还能够安之若素地过来进行调研,也不知道避讳
实际上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领导子女经商现象已经很普遍了,毕竟这些年来虽然也在限制,可是限制并没有什么得力的措施,这个界定也很难。所以限制就名存实亡。但是大家做事总是要避讳一下的。
比如说你领导在定康做官。可以让子女到沙关去经商嘛,大家利益互换一下就可以了,既不会授人以柄,也可以促进横向交流,何乐而不为
像这样老子儿子一块儿就过来的,所办的事情之间还是有连带关系的。就让胡斌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他们葫芦里面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陈通达也没有多说,只是听取定康县关于元明粉厂情况的汇报,顺便接见了一些下岗工人代表,而陈明洛和喻粹岚则是去了实地查看大野盐湖的情况,然后又去了元明粉厂旧址。了解有关生产的情况。
两套人马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到了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