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性院校或规模较小的大学通常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而巨型大学的发展、壮大则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育人理念。独具特色的教学思想的形成,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学风、不同学术原则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单科性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很淡,而且风格各异,合并后将融合为统一的校园文化。现在组建的巨型大学大多数校区分散,无法再采用以前的方式进行校园文化的融合,如何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也成了摆在校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副总理,桑明达平时接触这些东西比较多,自然知道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
他也希望西岭大学能够有所发展,但是无原则地单纯合并,对于西岭大学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他对这件事情虽然谈不上反对,但是也绝对不会推波助澜。
“反正我就是一探路的,现在任务完成了,咱们晚上吃啥啊”陈明洛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关心晚餐的问题。
“那就留下来,待会儿加两个菜,一块儿吃吧。”桑明达见陈明洛如此态度,便知道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想法,于是就笑着说道。
杨吉儿许久没有见到姥爷,自然有些话想说,两个人在一块儿唧唧咕咕地说了很多不知道什么事情,陈明洛看到桑明达屋子里面的一大堆书,没事儿就随手翻了几本,却没有找到什么自己喜欢看的。
桑明达瞥见陈明洛在那里乱翻,倒是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柜子里面有些古籍,想看的话就翻翻。”
陈明洛应了一声,然后就动手打开了柜子,在里面翻了起来。
果然,古籍是很多的,陈明洛翻了翻,就发现里面有几本线装绣像的古籍话本,看起来挺有意思的,看样子应该是清代版本,而且存世数量不多的那种。
陈明洛心想,这东西要是拿出去拍卖的话,也能值一些钱了。
又翻了两下,陈明洛的眼皮儿一跳,就发现一本线装的,翻开看了一下,就发现上面图文并茂,画面细腻生动,果然是难得一见的古籍。
陈明洛偷眼看了桑明达一眼,心里面嘀咕道,老爷子看着道貌岸然的样子,没想到也有这种私藏啊,真是有些想不到了。
他又翻了几本,然后卷到了一起,抱着走了过来,放到了茶几上。
“有看上的书了”桑明达看了陈明洛一眼道。
“嗯,这几本书都没看过,拿回去研究一下行不行”陈明洛很淡定地喝了一口茶水,大而化之地问道。
桑明达不疑有他,点头同意道,“可以,年轻人呢就是应该多看点儿书,开卷有益嘛。”
陈明洛谢了一声,就把几本书给收起来了。
过了一阵子,秘书就过来请示是不是吃饭
“饭还是要吃的”桑明达笑着点了点头,三个人就到了隔壁的餐厅,不多时就有工作人员把饭菜送了过来,一共六个菜一个汤,看上去做得倒是比较精致,量也不小,但是菜品就比较普通,一个四喜丸子,一个粉蒸肉,梅菜干,黄豆芽炒肉,凉拌三丝,清炒芦笋,还有一个椿芽汤,饭就是普通的米饭。
“看上去伙食不错啊御厨做的果然就是不大一样”陈明洛抽了一下鼻子,就觉得跟平时吃的有点儿不一样,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却是说不上来。
桑明达笑着端起了盛米饭的小碗,“就是家常便饭最容易消化,平时我就是一荤一素两个菜,今天你们过来了,算是补足了标准,又多加了两个,你们可是要全部吃光哦。”
杨吉儿回答道,“全靠你们了,中午在功德林吃的素食餐,可能有点儿过量,这会儿肚子里面还没有消化多少。”
“女孩子的饭量就是小,跟小猫差不多。”陈明洛在一旁评价道。
“男孩子的饭量就是大,跟莽牛差不多。”杨吉儿立刻回敬道。
桑明达哈哈一笑,心里面却是有些担心,杨吉儿跟陈明洛的关系,是个人都能够看出来不一般,可惜的是自己这个姥爷在这方面也不好过多地干涉,否则的话,未必就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会使事态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想到这个,他就对女儿桑青蓉和女婿有些不满,虽然说两个人都忙于事业,但是对女儿的事情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以前自己在阳朔的时候,自然还有余暇能够照顾到外孙女儿,可是现在身在京城,又诸事缠身,可就无力顾及了,想到这个问题,桑明达的心里面就有些不淡定起来。
倒是陈明洛自己没有什么负担,桌子上的饭菜有一多半儿都进了他的肚子,还连声称赞大内的御厨手段就是高明,寻常的菜式居然也能够做到这种水准,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了。
“我听说专供大内的蔬菜肉食和米面什么的,都是在深山中专门种植和放养的,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儿”陈明洛吃饱了肚子,就想起了当年自己听来的一个传闻,八卦之魂顿时熊熊燃烧了起来,就来问桑明达这个问题。
“这种事情你也相信”桑明达斜着眼睛看着陈明洛,有些不屑地问道。
“无风不起浪嘛”陈明洛回答道。
桑明达喝了口汤,慢条斯道,“特供这事儿,肯定是有的。”
据桑明达将,这东西叫特需,又称特供,当初还有一个正式的机构,食品供应站,坐落在东安门大街34号,对外通称34号,从不叫全名,而它的前身是原警察部八局五处也就是食品保卫处。
“早在我党建政之初,为了保卫伟大领袖及其战友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警察部曾设食品特需供应站,起初是处级单位,下设四科一室,并管辖几个专用生产基地,规模较大者是巨山农场,专为中央领导人生产、特制、加工优质的粮油、菜蔬、水果、肉、鸡鸭、蛋、奶等副食品。”桑明达说道,“基地建有专用屠宰厂、肉食加工厂、糕点糖果加工厂、熟食制作车间、检测化验室等专门设施。这些设施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甚至连猪舍、养牛场都是聘请苏联专家设计与建筑的。”
不过这事儿也就是持续了一阵子,后来随着政权稳固,特需供应工作越来越完善,不断充实,这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就由警察部正式移交京城地方上来负责,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长效机制,沿袭至今。
特需主要“特”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安全,要保证绝对安全无一失,第二是要保证高质量、高水准,第三是要方便。
为了做到这些,食物从原料生产、采摘、采购、监测、加工、制作、化验、包装、调运、配送、验收等各环节,都是由专职人员、专门车间、专用设备、专库、专车来进行的,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绝不松懈、全力以赴、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