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合计”李胖子在电话那边的声音显得有点着急,跟丢了钱似的。
刚回来才两天呀这几个家伙还真够贪的,赵启明笑了笑,自己又何尝不是
刘光伟请了个长期病假,一直泡在上海和张志诚一起观察着市场动态,这次两个家伙研究了两天,看中了1990年6月20号发行的那枚秦始皇陵铜车马小型张,发行量为962万枚,面值5元,目前市场价为8块。
赵启明在电话里听完张志诚的这个建议,脑子急速转动着:“张哥,过半小时给你电话,我和胖叔再商量商量。”挂上电话,他拿起了1991年邮票价目表,仔细翻了起来。
这次炒小型张的主意不错,小票收起来费事,整版的和散票在价格还有区别,收购的量一大,光是算账就累得头晕眼花。而且还不容易保存,每一版都是几大张纸,摞在一起弄不好就会压伤了票面。小型张就不同了,一盒第一百枚,整盒的外面都有邮票出厂时盖的章,收购的时候如果是没开过封的,连数都不用数,票面也比版票小得多,一般只有巴掌大的一枚。
可秦始皇陵铜车马这个品种,赵启明不看好。1989年之后几年里发行的小型张,只是面值就比过去高了一倍,原先面值最多3块,一般是2块钱,可打那年之后全是5块钱以上。
不仅如此,发行量也翻了近一倍,都在1000万以上,少说也有900多万。别的不说,光看面值就不值得炒,基价高了点,影响最终的利润,5块钱面值翻到8倍已经是40块一枚了,新票、量大、面值高,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有多大前景。
赵启明翻着价目表里近几年发行的小型张,前几年发行的价位都比较高了,从1985年到1990年,按发行年份排下来,一共是12枚,依次为:梅花2元、熊猫3元、白鹤2元、木兰花2元、壁画第一组2元、曾侯乙编钟3元、水浒第一组2元、兰花2元、三国演义第一组2元、马王堆帛画5元、杭州西湖5元、秦始皇陵铜车马5元。
把这12枚小型张包括它们的发行量一一列在纸上,赵启明和李胖子又确定了一下每枚目前的市场价,记在上面。
后面三枚5元面值的不在考虑之列,前几枚里,梅花的市价已经是60块左右,基价如此之高,就自己这几个人的这点资金,想也别想;熊猫作为国宝,发行的量太大,炒起来估计没多少跟着煽风点火的人,少了那帮跟风的家伙凑热闹,价钱就别想上到高位;
壁画、水浒、三国这三枚都是按组发行的,有后续的第二、第三组撑腰,这三枚作为第一组的小型张,价位全跳上了50块以上,也是不能碰。
最后还剩下白鹤、木兰花、编钟、兰花四枚,市价都在15块钱左右,白鹤最低,市场价10块。
赵启明把其它的用笔全划掉,抬头向李胖子问道:“胖叔,你觉得这四枚咱们挑哪个玩”
坐在旁边的李胖子一直在看赵启明手里的笔,每划掉一枚,他的脑子里跟着赵启明的思路在转,最终筛选出的这四枚,李胖子也觉得比较合适,其中的道理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赵启明的那张纸上这样写到:
白鹤面值2元,发行量508万枚,市场价10块,1986年5月22日发行;
木兰花面值2元,发行量420万枚,市场价14块,1986年9月23日发行;
曾侯乙编钟面值3元,发行量396万枚,市场价12块,1987年12月10日发行;
兰花面值2元,发行量466万枚,市场价16块,1988年12月25日发行。
李胖子看了半天,他也觉得为难,看起来价位都差不多,想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比较起来白鹤发行的最早,可发行量最大,价格也最便宜,肯定不大受欢迎;编钟量虽然最小,但根据面值计算,涨幅也是最小的。我看咱们还是从这两枚跟花有关系的下手吧”
他还没说完赵启明就笑了起来:“胖叔你真是我的知己呀我还有一个看法,题材很重要,您发现没有,凡是跟花有关的价格涨幅都比较大,发行量的重要性却放在其次。比如说1979年发行的云南山茶花、1980年的荷花,再加上梅花,眼下涨得都很高。”
李胖子点了点头,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没错,不过这两个里面咱们选哪个好呢”这种筛选极具专业性,尤其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因为钱一旦投下去就意味着风险随之而来,即使在邮票旺市的情况下,也仍然是这样。
不过谋划到这一步,他们两个心里总算是有底了,李胖子不禁在心里暗骂刘光伟和张志诚,这两个家伙居然还没赵启明看得明白,几年的邮票真他妈白玩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刘、张二人,越是在市场里不停地打探行情,就越容易被变化中的价格所迷惑,反而是李胖子和赵启明两人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赵启明考虑了几秒钟给出了结论:“要我说呀,我选兰花”
一飞冲天 第四十四章爸爸的朋友
李胖子见他回答的如此肯定,疑惑的问道:“为什么”
赵启明解释道:“因为它虽然发行量大了点,发行年份也晚了点,但眼下的市场价却比木兰花高了2块钱。这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兰花比木兰花更受人关注”奸商说到这里停住了,眨眨眼睛,抿着嘴笑了起来。
李胖子被他这么一点,心中顿时透亮,大笑两声补充道:“哈哈没错这样到时候跟进的人就会更多,咱们炒起来也会更容易,价钱翻得就会更高”
如果把李胖子关在家里让他自己分析,并非就整不出这个结果来,可赵启明上次的优异表现,使他对自己的想法不确定起来,人要是学会了尊从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往往会不愿意再动脑子,这跟对方的年纪倒没多大关系。
两人商量出这个结果之后,马上通知了上海的张志诚和刘光伟,李胖子在电话里把刚才商讨的过程大致向他们说了一遍,赵启明一看上学的时间快到了,冲着打电话的李胖子打了个招呼:“我那边的朋友这次投200万。让他们俩这次把收购的时间拖久点,动作一定要轻,遇到量大的卖家千万不能一次吃进,免得刚动手就让别人闻出味来。”说完他转身走了。
李胖子点了点头,向走出门的赵启明摆了摆手,嘴里把他的如实话转告给接电话的刘光伟,刘光伟听完之后连声答应下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操作算是轻车熟路了,赵启明在回学校的路上还想到一个问题。市场不可能持续火爆,趁着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资金要在邮市里不停地运转,在这次兰花的后期抛售阶段,后续品种的收购就要紧接着进行,这样不会耽误挣钱的时间。
这星期天看来还是要亲自去一趟上海,看看市场上有什么新的动向。其实赵启明是对他们两人不放心,钱的事倒还好说,主要是这次炒作对象的发行量不够大,万一不小心露出了什么痕迹来,到时候只怕是有钱都收不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