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1 / 2)

只怕那个姚俊峰都比你脑子转得快真不知道你这老板是怎么干的以后不要总把目光盯在销售环节上,当老板应该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对。”

陈致远被他教训得直眨眼,却又找不出反驳的话来,只是在心里又给奸商记了一笔账。

赵启明接着说道:“刚才不是告诉你,如果第二年完不成任务量的75,味之素可以把保证金拿去,代理权移交给另一家公司。小日本肯定想不到我实际上就是要在第二年玩他们一把,到时候我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的比较充分了,你把麦滋林从各地区的医院里全撤出来,停止供货,然后通过业务关系在医院进药的关口上卡死他们。这样的话,我们表面上是损失了第一百万的保证金,实际上其实根本不会赔钱。”

听完他的这番话,陈致远算是彻底服了,按赵启明的计划,不仅用味之素的品种打开了自己的市场,而且过河拆桥,让自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足准备,把他们的品种卡死在医院这个关键环节上。

“操你大爷的,你他妈比小日本还坏”陈致远心满意足地咧着嘴笑了。

赵启明摇了摇头:“我这哪是坏呀,充其量只是为民族企业做点贡献,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嘛。不过你先别乐,主意是我出的,这活可得你去干。第一年在新片区一定要干得红红火火,让江口平五郎这个小日本确信我们是真心跟他们合作。不过最困难的还是第二步,能不能把他们卡死就要看你的了。”

“没问题,在国内论业务关系,比咱们怀圣堂医药公司更强的只怕找不出几家。而且我回去之后就调整工作重点,用一年时间把终端医院里的关系抓到位,咱也不是喝稀饭长大的,要是连这点把握都没有哪还有脸见你呀”陈致远是胸有成竹。

赵启明放心地点了点头,这家伙苦干实干的精神他是知道的,摆平这件事应该不会出差错。

两个人没聊几句就到了明远集团在香港的总部,赵启明在中环的一幢写字楼花血本买了一层,附近是中国银行、汇丰银行等等一些著名的大厦,站在他的办公室就能看到维多利亚湾那美丽的景色,这是香港最贵的地段之一,房价每平方米数万港币,在世界上的排名位列前三。

“赵先生、陈先生好这位小姐好”三个人从电梯间出来,前台的两位小姐马上站了起来。公司里每一个人都是赵启明和张廷亲自面试的,凭他们两人的眼力虽然不能说个个都是人中俊杰,却也差不了多少。

胡雪怡一直没有说话,她一时半会还不太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她毕业之后,去了合肥的一家中学当老师,当初赵启明原打算让她跟着自己做事,可胡雪怡并不愿意这样。

赵启明仔细想想这样也好,自己跟齐雅婷还没扯清楚,如果胡雪怡进了公司,这事迟早会传到她耳朵里。他看出胡雪怡的脸色不太好,自己刚才只顾着跟陈致远谈工作冷落了她,奸商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回头会遭到什么样的折磨。

回到公司的赵启明立刻换了一张嘴脸,和刚才那副肆意妄为的得性判若两人,目光直视前方,对手下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陈致远也正经起来,趁人不注意,拉了拉脖子上的领带。

几个人先去见了张廷,他自从把上海怀圣堂公司交给陈致远之后就留在了香港,这边的事情必须要有可靠的人管着,于是他和赵启明这对金牌搭档在香港开始了新的事业。

从工作上来讲,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由赵启明担任,张廷干的是首席执行官的位置,而ceo、cfo这些名词在九十年代末期才在中国内地渐渐被人们所熟悉。“明远集团”这个名称就是张廷取的,分别用了赵启明和陈致远的名字当中的最后一个字,其含意就是希望他们兄弟俩把这家公司发扬光大。

吴伟良在公司里也有自己负责的事情,明远集团进驻香港的第二年,在证券投资上也有所涉足,就是由他全权负责这一块的事务。

陈致远曾经问过赵启明现在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他的答复很简单:缺人手。

扶摇直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社会名流

明远集团在香港的排场是陈致远领导的怀圣堂医药公司所不能比的,从人员配置、硬件和软件各方面都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也难怪,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公司的形象就是一张脸,肯定不能掉了份。

虽然明远集团进驻香港已经有两三年,但是在众多老牌公司面前只能算是个新人,集团的主导业务还是在国内。目前放到香港本地的投资不大,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眼中,明远集团除了一家小家电企业似乎并没有别的经营项目,所以基本上还是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要不是因为明远是第一家在香港恒生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只怕没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

然而赵启明和张廷这几年为此付出的心血,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多。一个大型集团公司要想在香港这块风水宝地长远发展,急公近利肯定很快就会玩完,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根其是不行的。因此他们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着,这里的环境不比上海,赵启明刚到香港的时候,光是在学习相关法律和熟悉行业操守上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张廷更是把奸商当成一位新学员一样调教,从个人形象到一些经常要的参加宴会、酒会相关注意事项,甚至是他的笑容这类细枝末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公司长远发展靠的不仅是个人奋斗,要想让自己的企业达到一个高度,做为企业的领导人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档次。否则的话,哪怕你手里的钱再多,顶多被人看成是一个暴发户罢了,而这一点是所有上流社会的人最忌讳的。

在香港这样的地方,想要把生意做大,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本身的良好形象至关重要。这需要在各种社交场所中,与那些跨国企业的经理、银行家、达官显贵们打交道,通过这个过程让别人慢慢加深对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公司的印象。

这两三年赵启明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张廷自己的身份有局限性,开始的时候只能把赵启明带进中产阶级的交际圈。结识的都是一些小有资历的房地产经纪人、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之类的人物,与真正的上流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这只是一个积累社交经验以及人气的过程,张廷并不打算让赵启明在这个层面发展下去,只是希望他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熏陶,改掉原来的一些不良习惯,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交谈技巧,总而言之为进一步向上迈进做努力。

赵启明经常会对这些感到厌烦,以他的个性,非常不喜欢干这种无聊的差事,他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生意。但张廷提醒他:人和企业一样,成长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不比在国内搞投机生意挣钱,几天就能涮个上百万到手。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是不可能被上流社会所接受的,那就别指望任何人跟你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