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举这种后世来的菜鸟了,就算是莫玄飞鲁洪柳三变这样的资深大宋居民也早就看呆了眼,来自契丹那种“蛮夷”之邦的韩平更是瞠目结舌浑身僵硬,这场面才算得上礼仪之邦的风采嘛想想契丹人那些排场,还号称十足的依了华夏礼仪,拿出来一比,都没脸见人
高文举看着从自己身边匆匆走过的两排依仗,不得不叹服古人的创意,他看了这么半天,都数了几百面大旗了,就愣是没找到任何两面一样的他算是有学识的了,可还是有一大半没能认出来叫啥名字,悄悄问了一下莫玄飞,后者正在那虔诚的行注目礼呢,问半天没反应,想问鲁洪又觉得不靠谱,看了一眼韩平,那哥们还不如自己呢,都流口水了。只好作罢,心中连连惋惜没个数码相机,否则拍上一组照片,嘿嘿,那可就爽大了。
正在这琢磨着怎么把这副难得一见的盛况描绘下来呢,一声清喝,龙辇到了。还没等这帮人下拜,就听到赵恒爽朗的笑声,邀了高文举同上龙辇。一下子,更加轰动了,同乘龙辇啊从古到今,有几个臣子能混到这份上高文举今天算是风光到尽头了
莫玄飞等人也沾了光,连跪迎都免了,跟在龙辇后面的大部队迤逦前行,向着高升客栈的方向而去。
龙辇上,赵恒笑吟吟的问道:“够不够威风”
高文举站在他旁边向外面探头探脑,一点严肃的模样都没有,完全是个好奇的朋友状:“太奢侈了,这么多人折腾这么一趟,得花多少钱你要真的钱多花不完,给我点也行啊,这回打仗可垫了我不少私房。”
赵恒哈哈大笑,扭头向旁边吩咐道:“今日辇上答对,不必记录。”
高文举一愣,透过赵恒向那边一看,哟,还有一位呢,面无人色的孙率孙郎中。孙郎中正在愁要怎么把这位如此不识抬举的异数那大不敬之语记下来呢,皇帝给了话让他解脱了。心里对高文举更加的恐惧了,最近的军报他都听在耳里,知道这位爷在军中做过的许多事,明面上的也好,背后的手段也罢,哪一件不是用血染出来的功劳如今在官家面前说出这样煞风景的玩笑话来,居然逗的官家大笑,看来这位爷在官家心里的地位,绝非等闲可比呀
两人一笑笑,由于辇上还有其他人在,高文举不敢太过随意,只拣了些面上不会让人误会的话题向赵恒解答,还不时的向赵恒询问这仪仗的奥妙,得知这是天子出行最隆重的仪仗之时,对赵恒的用意也多少有了些体会。很清楚,这位内兄这是在替自己造势呢,这就说明自己在军中玩的那些黑手已经让人家知道了,赵恒这是在想法儿保护他呢。
迎接御驾进门,走过一场繁琐隆重的仪式之后,皇帝摆驾回宫了。留下了唏嘘不已的围观群众和一脸沉思的高文举。皇帝给了他面子,接下来,就应该是他给皇帝回报了吧
感谢书友亡魂不死的打赏支持
041遭遇弹劾
o41遭遇弹劾
岁末皇帝驾临高升慰问高文举的消息无疑成为了新年第一热门话题,这个消息使得许多原本憋了一肚子阴谋诡计打算针对高文举的官员们无不左右为难。于是,新年的半个月的年假里,平素以稳重见称的大宋官场突然空前的活跃了起来,许多往日连话也不愿意多说几句官员们互相之间串的也勤快了许多。原因显而易见,就是由高文举高红人引起的。
白布衣掰着手指给高文举数了一下他这一趟都得罪了些什么人,第一当然要数军方势力中潘大帅那一支了,人家两位嫡系子侄就那么着被你弄阵亡了,能不有点意见么第二依旧是军方,傅潜大帅那一支也要提防,你这里不按套路玩了一手绝的,搞的人家身败名裂,连累的军中那些心腹也被秦翰给一网打尽了,朝中这一派当然恨你入骨了。第三就要数文官集团了,原本就觉得你子有些不按路数来,想尽了办法试图把你排除在官场之外,谁想到让你这么三折两弄的居然捞了如此大个功劳回来,连圣驾也惊动了。对比你冲潘家兄弟和傅潜下手的法子,这下大伙更不能容忍你进官场了,否则谁知道你哪天看谁不顺眼就来那么一下子,动不动就要人命,这谁受得了
这么一算,文官武将两边都让高文举得罪了个精光,当然也不是没有向着他的人,比如威虏军上下,可那些人官职微,压根就说不上话连自己前途还不定是个什么样呢,怎么轮得到他们替你说话还有就是心存感激的老百姓,契丹铁骑下救出来的百姓也好,听说这一场仗中高文举英雄事迹的其他百姓也好,无不盼望着大宋能有个如此强势的将领出来挑头,英雄情结是人之常情嘛。可老百姓管不了乌纱帽啊,人再多也是屁用不顶。皇帝那里也算是向着他,可年三十来那么一场已经到了极致,再想他做别的什么,恐怕就很难了。算来算去,高文举的仕途,堪忧啊
高文举听完白布衣的分析,压根就没往心里去,该吃吃,该喝照喝,按着习俗在年初几天往皇宫里跑了几趟拜年,算是亲戚之间的走动,回来照样每天指点刘霞几下。又在破五过年的时候走了一趟教导营,看望了一下全营官兵,带去了些酒菜之类的向大家表示了一下节日的慰问。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这种大咧咧的做派当然免不了会落入有心人的眼中,大伙对他这种肆无忌惮的家伙更加的上心了,一看这家伙整个一个人得志不可一世呀,这儿还没怎么着呢,就目空一切开始横行了,要让他真的在朝堂上扎了根,那还了得一场针对高文举的阴谋就在年假期间逐渐形成了。高文举如今消息灵通至极,很容易就收到了风,但他依旧一副不相干的模样我行我素,搞的连白布衣都有些看不过眼了,想着劝他两句,却每次都被他插诨打科的转移了话题,最后只好无奈的放弃。
至于柳三变,他巴不得高文举不去做那个破官呢,而他本人比高文举更夸张。由于他的原创新词清新脱俗,总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因此他的词流传总是异常的快。往往午间刚刚填成,晚间便已经各大娱乐场所开始上演了。因唱他的词而一夜走红的歌ji不知凡几,几个月下来,京师多少名ji,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一面为荣。若有不认得柳探花者,众人都笑她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所以ji家传出几句口歌:“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