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大名厨与美食家相处,当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韩玉公听罢,仰头大笑。
待赵明风回转来,韩玉公便引了他与方国涣来到了另一处厅堂内。此厅堂敞亮,三壁多窗,窗栏上爬满了翠藤绿叶,窗外还遍开着各色花卉,清风一荡,满室幽香。厅中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备了四副碗勺,旁置四椅,按四方中正而设。韩玉公请了方国涣、赵明风二人落了座,随见韩杏儿端了一只冒着热气的大白瓷碗进了来,轻轻地于桌中间放了。此白瓷碗白亮而厚大,与普通的瓷碗有别。待赵明风、方国涣二人注目细观时,不由大失所望,原来这白瓷碗内并无什么诱人的美味佳肴,不过是一大碗清彻见底的热水、碗内放了一只大汤勺而已。赵明风、方国涣二人见是一海碗无色无味的白开水放在了桌上,而不是一道独特的大菜,各自惑然。韩玉公见了,心中倒是一怔,暗自点了点头。
韩杏儿这时于桌旁坐了,笑吟吟地让请道:“献丑了,二位公子不要客气,请用吧。”赵明风、方国涣二人相顾茫然,二人开始以为是净口的水,见了韩杏儿热情相让,才知道激动了半天,费了一番周折,得到的所谓美味佳肴竟是一道白开水。韩杏儿见他二人呆坐,没有动勺的意思,便又让道:“此汤须趁热品尝才好,否则热气一散,便会变成另一种味道了。”说完,起身用大汤勺往各人面前的碗里盛了。赵明风见了,愈加不解,索性问道:“敢问韩姑娘,这道白水如何品尝”韩杏儿闻之,立呈大不悦之色,嗔怒道:“怎么赵公子以为这是一碗白水亏你还自称美食家,竟然识不出本姑娘特别精制的三味玉清汤,你不用便罢了”赵明风、方国涣二人,闻之愕然,实在不敢相信,眼前的这碗白水竟会是一道佳肴美味。
韩玉公这时道:“赵公子误会杏儿的一番好意了。请问赵公子,百菜之中何为首”赵明风应道:“百菜之中自然以汤为首。”韩玉公闻之,点了点头。韩杏儿一旁讥讽道:“看来赵公子倒也没有白吃了许多的美食,倒还知道一些的,你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赵明风道:“一菜之中,不过几种味道,而一汤之内,可容百种滋味在里头,易做而难调。”韩玉公点头道:“不错,赵公子果是品尝美食的大家。要知道杏儿烧制的这道汤名为三味玉清汤,是以其清彻无浊故名,为杏儿首创,调理于精微之间,味独于群肴之外,口感非常,功效奇异,老夫一年中也只是品尝几次而已。杏儿今日是想在两位公子面前一手,只因此汤若白水,天侠有,无人能识,故而令赵公子这样的美食家也辨不得了。”赵明风听罢,惊异之余,忙起身满脸愧色地向韩杏儿赔礼道:“赵某无知,不识香滋味,还请韩姑娘恕罪。”韩杏儿见赵明风一副难受的样子,扑哧一笑道:“算了,不知者不怪,趁汤中热气未散,快些品尝吧,还请你这位美食家指点一二。”赵明风心中这才一松气,道声:“不敢”复正坐了,郑重地盛起一勺,感觉汤质微稠,果是与白水有异的。待慢慢送至口中,赵明风忽停止了动作,双目微闭,惬意非常,继而喜溢于色道:“妙哉赵某此生没有白活了”接着又饮了第二勺,随即头身一摆,极是沉,忽而感叹道:“赵某此刻便是死了也心甘了”韩玉公、韩杏儿祖孙二人,自在一旁品汤微笑。
方国涣见赵明风仅饮了两口所谓的“三味玉清汤”,竟发出如此感慨,神情似痴了一般,心中惊异,看了看面前冒着热气但若白水的三味玉清汤,迟疑了一下,端起碗来便自喝了一口。汤入口中,方晓其味,但觉一股奇异的浓香甘味入胃之后,直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这股异香随着热量,似在肚腹中荡漾开去,肠胃为之散发,上达巅顶,下至足心,全身毛孔如开放了一般,似浴香气中,极是舒畅。方国涣没有想到品食此汤,竟能品尝出这等奇妙的境界和感觉来,惊叹之余,连饮了两碗,愈发迷。韩氏祖孙自尝了一勺碗中之汤,便停下勺来,笑看着赵明风、方国涣二人。
待汤盆见底,赵明风,方国涣二人这才放下碗勺,意犹未尽,忽见韩氏祖孙笑望着自己的饮汤忘形之态,二人不觉大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赵明风此时激动地说道:“韩姑娘莫不是天厨下凡,竟做出如此奇异的美味汤来,赵某今日似做了回神仙一般。”方国涣也自感慨道:“怪不得赵公子肯舍了一切,唯美食是务,人生原来不过如此”韩杏儿这时欣然道:“既得二位公子夸奖,此汤倒也没有白做了。不过,三味玉清汤现在只是尝了第一味而已,还有两味未品。”赵明风诧异道:“这玉清汤如何能分成三味”韩杏儿笑道:“稍后赵公子自会明白。”说完,端了那只瓷碗欲去。赵明风忙又问道:“韩姑娘,盛汤的瓷碗为何这般厚实可是别有他意”韩杏儿笑道:“你这美食家不但吃得讲究,看得倒也仔细,告诉你吧,三味玉清汤有一特点,其香气并不散发于汤面,而是着物而散,此厚瓷碗是特别订做的,以防汤中的香气少跑掉一些罢了。”说完又是一笑,转身去了。方国涣、赵明风二人这才知道汤中的香气在体内透肠发散于外的原因,暗自称奇。韩玉公这时笑道:“此汤热饮可畅人体气机,舒情开郁,祛阴散寒,通达血脉。”赵明风赞叹道:“此汤味奇性异,品之境感奇异,可称天下第一汤了”
这时,韩杏儿又端了一瓷碗玉清汤上来,汤面已不见了热气,却也是一彻透底,白水一般,惟觉有些温气浮其上。韩杏儿笑道:“三味玉清汤者,以热饮为一味,温尝为一味,凉品又成一味,感觉都不同的,二位公子请用吧。”赵明风、方国涣二人自不敢再视此汤若白水了,认真地品尝了,觉得那口感味效又自不同,温和适口,一股奇异的淡香,似轻烟缥缈,游出胃肠,回绕五脏,绵绵散动,如坠云中,自有那飘飘欲仙之感,神意非常。方国涣赞叹道:“汤清若水,却又奇香溢口,荡胃回肠,仙丹神药也就这般了”赵明风感叹道:“一汤之中,温热饮之有别,味效各异,若非天府之汤,怎能有此奇滋味”韩杏儿闻之,笑道:“你这美食家,果是与人不同,每品一味,别有所感,称得上食客中的高人了。”赵明风忙道:“在韩姑娘面前,实是惭愧。”韩杏儿闻之一笑,见温汤已无,起身道:“二位公子稍候,第三味马上就来。”说完,端了空瓷碗转身去了。方国涣这时对韩玉公羡慕地道:“前辈有韩姑娘调理口味,可见日日做那快活神仙了。”韩玉公笑道:“所谓美味不可多用,多用便失其味了。数日间一美食,且常变换其样式,方能领略感受到菜肴的真正滋味,也不枉了厨家一番辛苦。有句话唤作饥不择食,大饥大饿之人,若遇到糠饭粗菜,也自视做山珍海味一般,吃得甜美无比。反过来,吃饱了蜜不甜,也是这个道理,美食的真正滋味在于不同人、不同环境下的品尝。”赵明风、方国涣二人听罢,点头称是。韩玉公又道:“此温味玉清汤,可中和人体之气,辨清分浊,尤有温阳缓急,保元固本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