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9(1 / 2)

这种情况之下,遭逢亲子惨死。这弑子之人,竟有可能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这份打击不可谓不大。

一个正常人都未必承受的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更别说是一个将死的老人了。

姬凌云果断的下令道:“韩庆,先不管秦国的动向。那里离我们甚远,即便想管也管不着。这个大周将会因为周天子的死而变得动荡起来。你马上立刻将重心放在王畿上下,同时加强对晋国三卿的监视,他们是动乱的根本。那边的消息六日啊,不三日一报,要是遇到什么紧急状况立刻通报,不得有误。”

韩庆见姬凌云说是严肃认真,并不太明白原由。但其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能让他知道的不用他讯问,不想他知道的问也没用,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没有多余的问题,韩庆告辞,领命而去,加强了对于王畿以及晋国的监视。

洛邑城,姬仁府邸。

姬仁眼圈有些微红,周天子与姬壬的死让他从心底里松了一口气。但毕竟终究是父子一场,伤心也是再所难免。

只要一想到无人可以与之争夺天子之位,这天子之位即将是他的囊中之物时,什么悲伤通通消失无踪,有的只剩下喜悦同兴奋,脑中不时的幻想地自己将会成为周武王、周穆王一般的神武君王。想到高兴之处,不由长啸一声,起身原地转了一圈道:“先生。你看孤王这样可向那统御天下诸侯的大周天子”

孙驰心底不屑一股,暗道:“跟我家大王比起来,你差太远了”口中说道:“不错,是有几分周天子更象了。”

姬仁得意是“哈哈”大笑,笑后问道:“先生,你看下一步孤王因该怎么办”

孙驰沉声道:“向吴王示好,以虔诚之心。求得他的支持。”

“什么”姬仁眉头紧缩,若非眼前之人是他最依赖的心腹谋士早就将他给轰了出去,强硬的道:“姬凌云那小儿是如何藐视孤王的又如何帮助姬壬对付孤王地先生不会通通都忘记了吧此刻,我以是大周的卫冕天子为什么还要以虔诚之心。求得他的支持”

孙驰道:“主上,属下这完全是为您考虑。大王要想坐稳这周天子之位,首先要得到的不是什么名正言顺。而是天下诸侯地支持。平心而言。敢问主上除了晋国。当世诸侯还有谁会支持大王,听从主上的吩咐”

“这个”姬仁沉吟了片刻道:“好象没有。”这些年。他的精力都花在了于姬壬的内斗上,很少与他国接触。

孙驰道:“这就是了,既然天下诸侯都不一定会支持主上,那么主上这天子还当地下去吗这空头天子值得主上如此吗”

他强调道:“当世只有姬凌云有足够的号召力,让天下诸侯认同大王。”

姬仁牙口无言,不知如何反驳。良久,愤然道:“可是孤王只要一想起姬凌云的所作所为就是一腔的怒火,难以平息。”

孙驰神色诡异地笑道:“来日方长,主上一时得不到天下诸侯的支持,并不代表一辈子都是如此。一旦时间一到,以主上周天子的身份还怕制服不了一个区区吴王吗”

姬仁露出了明白地神色,大声称赞:“先生无愧寡人最倚重地心腹,就怎么办。先忍一时之气。等时间成熟之后,再来收拾他。”

在他地心中已经将自己视为当今周天子,周天子都放下颜面低声下气的请求。姬凌云不过是一个区区诸侯怎会不卖他地面子。

同时,孙驰心底暗笑:“你现在笑的如此欢乐,等到得到大王的回复后只怕要气的失去理智,瞎搞乱来了”

六日后,周天子与姬壬的死讯终于传到了吴国,同时还有姬仁示弱求合的书札使者。吴国上下百姓议论纷纷,朝中大臣也频频商议,不知姬凌云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朝堂之上,姬凌云当众勃然大怒,将书札弃之一旁看也不看,大吼道:“王子在王畿遇刺,周天子突然身死。如此,重大事情,不彻查清楚,大周国威何在此事,寡人无权过问,但也绝不同意。并且寡人以决定号召天下诸侯一起调查王子与周天子的死因,以求水落石出,将幕后真凶,公布于世。”

使者仓皇的逃出吴地,返回洛邑,将姬凌云的可恨之处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

姬仁何曾想到姬凌云会如此不给他颜面,登时气得昏了头脑,失去理智。

在孙驰等人的支持下,自行继承了天子之为,并且不顾众人劝阻,下令封赵毋恤、魏桓子、韩庄子三人为诸侯,并且以大不敬之罪废除了姬凌云霸主之位,改立坐拥关中千里沃土,日渐强大的秦厉共公。

消息传开,天下大动。史无前例的动乱即将爆发。

第九部 天下大乱

第二十三章 蚕食小国,扩充实力

仁的任命短期内便以传遍了大周各地,百姓震怒,天

晋国原名唐,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子改称晋,曾迁都于曲沃、绛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周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汗马之功,保存的周朝的血脉,受到周平王奖赏。对于大周来说,晋国是一个立有大功的国家。

而赵毋恤、魏桓子、韩庄子三人分裂晋国之行为,实数于大逆不道,名不正而言不顺,可谓乱臣贼子。

而秦国在中原诸侯,百姓的眼中却是人人鄙夷的蛮夷之辈,在他们的眼中秦人象征着野蛮,象征着杀戮。

姬仁保乱臣贼子而分有大功之国,立西秦蛮夷为霸而废南方贤者之位。如此不公,如此糊涂。登时寒了天下诸侯,百姓之心。向来尊敬周王朝的文化之国,礼仪之邦的鲁国亦开始指责起姬仁那无知的行为,不承认如今的周氏王朝的地位。

其中在百姓心中威望十足,一心想恢复礼乐制度的孔子,亦写诏文指责起姬仁的无知无畏。

大周的天下乱做一团,威严扫地,民心全失。

处在风浪尖口的姬凌云却是一片安逸,对外头的动乱不闻不问。

这天,姬凌云接见了与他同伙演唱这初戏的孙驰。

姬凌云大笑上前,拍着孙驰的肩头道:“我吴国日后若取得天下,全赖孙少将军今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