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1(1 / 2)

良支队于9月17日向桃林以南地区开进,准备协同第6师团向南突进;正面左翼的第33师团于9月19日在通城附近集结完毕,准备向通城东南进攻;左侧翼的第106师团及第102旅团于9月13日集结完毕,准备奇袭当面之敌,从奉新以西突破守军阵地的左翼,深入至守军防御正面之侧后,将守军歼灭于高安西北地区。第11军在检查各部队准备情况后,于9月10日确定:第106师团方面赣北于9月15日开始进攻,第6师团方面湘北和第33师团方面鄂南于3月23日开始进攻。第11军司令部战斗指挥所于9月13日从汉口前推至咸宁。

第九战区既是武汉会战后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战争全局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自然会引起军事当局的格外重视,不仅在此方向上部署了较其他战区更多的部队约占全国野战部队的五分之一,而且对此方向作战的方针也早在4月份即已基本确定。4月15日,军委会委员长曾致电两位战区司令长官:“如敌进取长沙之动态已经暴露,则我军与其在长沙前方作强硬之抵抗,则不如作先放弃长沙,待敌初入长沙立足未定之时,即起而予其致命打击之反攻。”4月21日,军事委员会又指示第九战区:“湘北方面之作战,应先立于不败之地,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线阵地,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平江亘汨罗江线时,我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其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5月16日,军事委员会再次致电第九战区:“赣北方面,以游击战消耗牵制敌人,对该方面敌人予以反击,务希随时随地切实注意,妥为部署;高安方面,我军须纵深配备,并准备敌如进攻高安时,应自主的放弃高安,诱敌深入而侧击之。”

第九战区为使防御具有韧性,达成军事委员会所赋予的任务,在湘北方面,沿新墙河、汨罗河、浏阳河构筑数道阵地,于幕阜山和湘江西岸构筑侧面阵地;在赣北方面,也指示各集团军在各自防区内构筑至少三线阵地,将部队纵深梯次配备,准备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后,适时转入反击,予以歼灭。并指示各线作战要领为:“第一线大体为现占阵地线,我应于此线极力消耗敌人。但在整训未完了前,敌如向我进犯,以现有第一线部队打击敌人为原则第二线为中间阵地线,仍以第一线部队转进此线,担任作战为原则第三线为最后阵地线,应于此线利用整训部队之增加,断然采取攻势,并应长时确保该线。”

日军在湘北,赣北,鄂南地区的频繁大规模调动,突然增加的大量电讯通讯,也引起了第九战区的高度重视。经过不断的侦察和搜集情报,战区长官部发现,发现日军主力正向湘北方面集结。

第一部

第一百二十二章薛长官的部署

9月4日,日军大本营为加强对侵华陆军不含关东军在战略上的统辖和指挥,颁布命令,决定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官,刚卸任陆军大臣的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西尾从10月1日开始行使统帅侵华日军的职权。日军大本营又下令撤消华中派遣军的番号,冈村的第十一军直接听命于西尾寿造。

9月15日,一年多以来,一直在试图通过给与军事援助的方式,利用我国的力量拖住日本军队力量的苏联在莫斯科和日本达成诺门坎战役的停战协议。第二天,苏联红军便大规模越出国境线,直扑波兰,准备瓜分波兰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地区。日军又专门致力于中日战争,在华日本陆军达到二十五个师团和二十个独立混成旅团,合计换算为三十五个师团,共计九十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人,加上海空军和其他部队,在华日军大大超过了一百万。

诺门坎战争对日军的刺激和欧洲大战的爆发,不但没有牵制日军一兵一卒,反而加大了中国军队抗战的压力,加深了中日战争的残酷性。这不由得使中国方面的最高统帅,对于抗战的前途,对于国家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

就在这个时候,冈村宁次率领第十一军开始进攻长沙。

“命令第九战区薛司令长官,长沙的战事,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务必取胜,否则,军法从事。”眼下国家所面临的不利的国际形势,使最高统帅无法再承受一次败仗的打击。只有前线的胜利消息,才能使外界对于中国的前途继续留有信心,中央政府也才能继续从外界获得援助以继续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由于湖南地处亚热带,是南北冷暖空气交汇之区,季风现象显著,影响强烈;降雨量充足,而无霜期又长。这种自然物候,极有利于农事活动,具备多种作物所需的热量条件,特别是适宜于水稻的耕作。因此,湖南是全国富饶的水稻产区,自古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湖广不熟,天下不足”的说法。而长沙则是这一带物候之集大成者,是这一产区的总仓库。所以,在经济上长沙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在军事上长沙也有显著的战略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南成了国民政府粮食、兵源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然而好景不长,1938年10月,华中重镇武汉便陷入敌手;11月,岳阳失陷。长沙成了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已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来说,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也更为重要。

薛长官是在1938年11月13日,即长沙“文夕大火”后,以代理司令长官的身份指挥第9战区的军事行动的。前任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将军去职后,他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39年4月,当薛长官从南浔赶到长沙来上任时,摆在他眼前的这座省会名城已是形同废墟,一片凄凉。市区房屋幸免于火者不到十分之一二。最繁华的八角亭、红牌楼、中山路、南正街、北正街一带全部变成了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各种建筑及无数民房宅院全都被毁。要守住这样一座城市,其困难可想而知。可是,眼下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坚决的守住长沙,绝对不能让日本人占领这座在当前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城市。

9月8日,长沙。第九战区长官部。

薛司令长官召集部下高级军官,召开紧急的军事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日军对长沙展开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