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5(1 / 2)

他们就打的轰轰烈烈,我们国军就收效不大呢”

“还是那句话,游击作战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群众基础,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如果老百姓支持你打游击作战,而自身的生活反而更差了,那么很难说他还可能继续支持你了。北方的八路军在他们所控制的敌后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的活动,有效的减轻了当地的老百姓的负担,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状态,那么老百姓自然是会支持他们。而我们国军在这方面做得就差得多了。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使我们的眼线遍布各处,密切关注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只要敌军的小股力量出动,我们就可以预先设伏,从后方、侧面进行火力突袭,在敌人的支援部队赶到前迅速撤出战斗,并乘敌稍有懈怠再次伏击其援军。”刘建业在这里可不敢说得更多,不然,是会被认为有赤色嫌疑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政治上失败了,军事上就很难取得胜利。克劳塞韦茨说的话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杨参谋长若有所思地说。

“所以,军人不能丝毫不关心政治,当然,军人最好也不要过分陷入政治。”刘建业在这个地方也就只能说到这里了。

“兵力少的话,可以打游击作战,那么兵力多了以后,又应该怎么变化呢”有人问到。

“那就首选运动战。不过,今天的时间到了,明天再说。下课。”刘建业看了一下手表说道。

第一部

第一百六十二章四川整训二

“由游击战争向正规战争的转变,主要是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运动战其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这种正规战又是带有游击性的,只表现在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和指挥上、组织上的某种程度的集中性和计划性方面,其他则仍是游击性的,低级的,不能和外国军队一概而论,因此,这种正规战,在某种意义上,是提高了的游击战。实行运动战的首要条件,是要建立正规兵团。部队数量的扩大和作战能力的提高,为编成正规兵团,实行运动战奠定物质基础。实行运动战的另一重要条件,是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回旋余地。运动战的原则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是就战略上而言的,是对整个战争整个敌我对比而言的,是为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条件所决定的。战争指导者不能超越客观物质基础的许可范围去期求胜利,但应当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能动地夺取胜利。但是,敌对双方诸因素的相互对立、依存和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构成战争矛盾运动的内容和过程,推动战局的发展,决定战争的结局。这种对立、依存和转化,在战争过程中表现为双方客观物质基础与自觉能动性的综合竞赛,表现为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物质基础薄弱的一方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能够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力量对比可以发生由弱到强的转化。实现这种转化,就可以在局部造成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的条件,形成以十当一局面,取得战役战斗的胜利。简单的说,运动战的要旨就是通过大兵团的大范围机动,牵制和调动对手,从而在局部地区形成绝对优势兵力,从而创造围歼对手的有利条件。如果要给运动战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运动战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运动战的主要特点是,以正规兵团在长战线、大战区内,在具有进攻性和流动性特点的战役和战斗中,集中优势的兵力,实行以速决战、歼灭战为主的机动作战。”同样是在昨天相同的地方,刘建业继续向他的手下军官们宣讲军事理论。而这些军事理论都不是当时各个军校里的正规课程里所有的,而运动战更是后来在解放战争才正式的粉墨登场的。

“军座,运动战既然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进行的,那么要是敌人的航空兵力强大,使我军白天的机动受到影响,敌人的地面部队实现了机械化,摩托化,那么运动战不就是无法施展了吗”有人提问道。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具体战场情况发生变化,那么战术自然也要进行调整。设想,敌人强大的航空兵完全控制了战区的上空,我军白天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战场的战线短,纵深回旋余地小,不利于我军大踏步进退;敌人拥有大量坦克和炮兵,步兵也全部实现了摩托化,突击力强,机动迅速,我军步兵以徒步行动往往难以抓住敌人。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军就不可以实行运动战。敌人虽有现代化的装备,在行动上却要受地形、道路、天候等条件的更大制约,这又给我军寻找敌军弱点加以歼击的机会。如果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隐蔽接敌,在发起战役战斗时争取达成突然性,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运动中歼敌,强调近战夜战和侧后迂回,再采取佯动等迷惑敌人的措施,就可以达到运动战歼敌的目的。”刘建业说。

“那为什么要先打弱敌,再打强敌”

“在战场上,敌人各支部队的战斗力往往不是一样的,总是有高有低。这一点,相信各位在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都有深刻体会。如果我们能够以战斗力相对脆弱的敌军部队为首要目标,这样一般都能迅速打开缺口,造成敌军整个战线的溃乱,战斗力较强的敌军也不得不随之败退。如果他们不撤退,就会有两侧和身后暴露的危险,我向任何的指挥官都不会对此毫不在乎的。”刘建业说道。

“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敌,是运动战中最常用的传统战法,也是在对抗优势之敌时寻敌弱点予以歼击,进而转入反击的重要手段。强调战役和战斗中的穿插迂回,实行侧后攻击,是进行运动战的传统战法。在我军后勤供应比较简便,而敌军对交通线依赖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战法可以更好地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为彻底消灭敌人,部队应不怕疲劳,采取大的迂回包围,猛插敌后,断敌退路。根据对日军的作战经验,一般在敌正面阵地从战术上分割敌人时,敌并不十分害怕,因其白天可恢复原状。敌最害怕的是威胁其战役供应线,渗入敌后方,首先打掉其火力阵地与指挥所。战争的实践证明,敌人的装备越现代化,对于后方交通线的依赖就越大,我军实施战役穿插迂回、侧后攻击的战法,能够对敌人构成更大的威胁,从而保证我军能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作战的胜利。夜战在运动战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由于敌军相对于我军以前的对手拥有空前强大的火力,并在轰炸和炮击的单位火力密度上有绝对优势,因此想要有效对抗敌军,就要强调实行近战夜战。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敌人虽有大量飞机,仍不能给我太大的杀伤和妨碍,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的据点。我军无空军,必须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战斗,并在交火后尽快插入敌军阵地。这样,敌人强大的空炮火力对我军的危害大大减轻,我军步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则能在双方近距离的搏斗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我军的胜利有了重要的保证。”刘建业说道。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研究以弱胜强的问题,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刘建业着重强调。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那不是要白白的丢给敌人许多要点吗”有人提问道。

“在战争中要注意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无。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有效的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那么就是让敌人占据一些要点,那又何妨呢最终,我们还是能够收复这些要点的,因为我们的有生力量得到了保存,而敌人的有生力量在争夺这些要点的时候,被削弱了。当敌人的有生力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反击时机也就来到了。”刘建业针对提问做出了回答。

对于运动战,刘建业是极为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