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4(1 / 2)

现在已经是他的联络副官。”王上尉回答。

“我总感觉在到缅甸之前的时候,好像见过你,只是忘记了是在哪里见过的。”刘建业说道。

“我最早是在长官的第33旅旅部特务连当士官,后来晋升的排长。民国27年,长官从第11师调走了,我没有多久也跟着黄师长调到第54军的。”王上尉回答道。

“这么说,你也算是我的旧部了。难得有机会能见到旧日袍泽。一转眼,这仗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了。”刘建业心生感慨。

“史迪威将军经常对我们说,倭国人快要不行了,我们的反攻就要到了。这仗也用不了多少年了。”王上尉说道。

“他说的对,倭国人已经是日暮西山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速它的灭亡。”刘建业对史迪威的这个说法是十分赞成的。

吉普车停在了军官食堂的门前,蒋上尉站在食堂的门前,见到刘建业坐着车子来了,连忙招手。

“没想到这个营地这么大,要是没有向导的话,恐怕我真会在这里迷路的。”刘建业走下那辆威利奥弗兰公司生产的wiys四轮驱动的小型越野车,说道。

“怎么样,头一次坐这种车的感觉不错吧”蒋上尉拍着吉普车的前盖,说道。

“确实不错,起动快,行驶速度高,车体坚固,转向灵活,看底盘高度,越野通过性能应该良好。”刘建业一边打量着吉普车,一边说道。

“看来,如果没有仗可以打了,你可以去坐汽车买卖了。这么快就知道这种车的好处了。”蒋上尉笑着说。

“我在同古城外,就坐过这种车。”刘建业带着一些低沉的声调说。

“好了,不要再多想那些往事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把未来的事情做好。”郑军长不知何时从里面走了出来。

“对,我现在应该首先想着怎么把未来的事情做好,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回想往事。”刘建业说道。

“跟着我一起进去吧,他们两个人都已经等在里面了,不要让他们久等。”郑军长说道。

跟在郑军长的身后,刘建业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军官食堂。

“这个食堂是用作营级以上军官使用的,连以下军官都在离这里不远的士兵食堂和士兵一起就餐。”蒋上尉介绍道。

“确实很不错,光看这些就能看出来美国军队的雄厚物质力量和正规化水平。”刘建业一边走,一边四处观察着。

“前面就是了,我们过去吧。”郑军长指着食堂角落里的一个小房间说道。

推开房间的门,果然,新22师的廖师长和新38师的孙师长已经坐在桌前等候着了。

“小弟面子实在是太大了,居然劳动两位在这里专门等候,让小弟无地自容啊。”刘建业向两人主动打招呼。

“坐下来吧,我们是专门为你接风的。”廖师长说道。与此同时,孙师长点了点头,大概是表示他的意思和廖师长一样。

第三部

第二百六十一章卧薪尝胆五

人都坐下来以后,蒋上尉就开始招呼负责勤务的印度当地人上菜。

大概是因为在座的人里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所以并没有吃传统的中餐而是吃的西餐。菜式虽然不算多,但是做得比较精致,特别是英国产的薰猪肉味道还可以,还配上了英国产的红葡萄酒。当然,现在是没有条件搞法式大餐,喝法国红酒的。法国现在还在德国人的占领之下,等着盟军去解放呢。

刘建业一边吃着,一边不引人注意的观察着蒋上尉。大概是因为这位最高统帅的二公子赴德国留学,在德国获得正统的普鲁式军人教育,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习得欧洲优雅的3度,重视仪表,懂吃会喝,十分欧化,看得出来是一位为生活而工作的人。这些都与他的哥哥,最高统帅的长子差别很大。大工资于16岁赴俄留学,在俄国的12年间,物质上、精神上均甚缺乏,又遭受不少挫折,吃了很大的苦,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因为在留学期间养成吃苦及节俭的习惯,再加上曾经受到共产主义教育,对于财产方面的看法及处理上就有所影响。他自己不置产,也厌恶别人置产,认为这与品德操守良莠有关,特别是高级官员。大公子不重穿着、吃喝,他外出时,常常是夹克配西裤;饮食方面,外出时经常是路边摊,在家则是几样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如果有剩,则下顿再吃。两兄弟的生活态度因为曾经的生活经历不同,教育不同,连生活态度也差别很大。

吃完了饭,头上包着厚厚的头巾的印度侍者收拾完了杯盘,几个人开始喝着咖啡,抽着香烟或者雪茄,开始闲聊。当然,这样的闲聊,不可能和军人的身份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