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展开旷日持久的围攻战呢
再以桂、柳会战本身来看,国军第四战区部队失败之快,连日军也因感到出乎意料而惊讶:日军在中、美空军不断袭击的条件下,不过二十几天就前进了700公里从进攻桂林、柳州至占领独山,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应当是很快的进攻速度了。如果守军都能像衡阳防守作战,或像西江反击作战那样阻击日军,无论如何也不致失败得如此之快和如此之惨。防守设有坚固国防工事的广西门户全县的中国军队在日军到达前就弃之而去;柳州的守军仅防守1天就仓皇逃离;贵州东南重要战略基地的独山储备有大量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而且援军第97、第98军的2个师早已到达战场,竟也在日军战斗力绝非一流的第104师团1个联队攻击下稍加抵抗就匆匆退走。
国军部队的糟糕表现,就连国军内部的自己人也难以看得下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办的扫荡报记者记述当时的情况说:“独山的失守,表现了军方的无能,守军不战而退,大炮、辎重完全抛弃,敌军尚在数十华里之外,我军已仓皇逃走。”
国军的这次失败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等也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是“使中国打下去”,“以牵制大部日军和作为对倭国发动进攻的基地”。但在中国战场上采用何种战略才能达到上述目的,美国统治集团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史迪威为代表的陆军的观点,即帮助中国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陆军部队,用以抗击日军并协同美军实施反攻;一种是以陈纳德为代表的空军的观点,即以中国为基地,“采取大规模空军攻势”,轰炸日军运输线和倭国本土。罗斯福采取了空中攻势的主张,从1943年7月首次援华的7000吨军用物资中拨给陈纳德4700吨,仅以2000吨用于陆军部队,而其余的300吨仍然给了空军。1943年至1944年夏,中、美空军联合作战,不仅逐渐夺回了制空权,而且对日军海上运输线和倭国本土构成严重威胁。但是豫、湘、桂作战的失败,使得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的作战基地几乎全部被毁。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国军竟发生如此惨重的失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军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中国抗战产生错误判断。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罗斯福报告说:“如果日军继续西进,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将失去战斗力,我军超长距离轰炸机在成都的机场将会丢掉,中国必然垮。”认为“中国所处的严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军方处置不当和玩忽而造成的。除非中国的一切力量,包括正在对付中共军队在内,都用来对日作战,中国在战争结束前是不可能起什么作用的。”甚至不正确地估计日军很可能长期占领中国,这样“即使倭国在本土战败以后仍可继续在中国与盟军作战。这样可能把战争延长好几年方能把倭国打败”。1945年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罗斯福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倭国”,以减轻美国的负担,于是在2月的苏俄黑海边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俄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罗斯福、丘吉尔竟背着中国与斯大林达成一项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俄保护下独立,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殖民特权,如租借旅顺口军港、中苏共有东北铁路主权以及在东北“优先利益”等等。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固然是由于美、英等国的大国强权政治,但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军作战的失利。而桂林守军的竭力奋战,也仅仅是被那些西方的大国视为一个特殊的个案。
在刘建业当众昏厥过去一个星期以后,漓江上的一个竹排上,出现了刘建业的身影。和他一起在竹排上的除了一个撑竹排的艄公,还有一名金发的军装女子。
“刘将军,我很高兴,在多次被拒绝以后,你终于还是答应接受我的采访。”年轻的金发军装女子用很流利的汉g说道。
“珍妮弗中尉,实话说,如果不是有军事委员会的直接指令,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拒绝你的采访要求的。”刘建业坐在椅子上,对来自美国军方媒体的珍妮弗中尉说道。
“那是为什么”珍妮弗中尉睁大了眼睛,不解的问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刘建业闭上了眼睛,表情略显痛苦的说道。
“我看过将军几年以前在台儿庄战役结束以后,在记者招待会上的那番讲话。实话说,很激动人心,有一种我们美国人的味道。可是,现在的将军给我的却是另外的一种感觉。到底哪一种感觉才是真实的”珍妮弗中尉问道。
“都是真实的。”刘建业很简单的回答。
“怎么可能都是真实的呢前后两种感觉相差实在是很大。”珍妮弗中尉摇着头问道。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随着时间流逝,阅历增加,人的心境和想法是会变化的。”
“将军能够告诉我,是什么事情让你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吗”
“很多事情。简单的来说,是多年以来的战火经历。”
“这一点不难理解,我看过将军你的简历,从简历上我发现,自从1937年你跟随部队在上海郊外参加对倭国军队的作战以来,你几乎一直战斗在作战前线,经历过多次的大会战。”
“恰恰就是因为我参加过多次的大小会战,亲眼见到了太多的流血牺牲和无情杀戮,我才不愿意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战争。”
“可是,将军,你也无法否认,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你恐怕也就不可能崭露头角了。”
“我情愿我个人永远默默无闻,也不愿意这个世界上发生战争,更不愿意这个战争使我的祖国深陷其中。”
“那么将军,你怎么看待几年前你所说的那些话呢”
“那些话,我既然说出口了,就自然会竭尽全力去努力兑现。对于那些在我的祖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战争罪犯,无论如何都必须绳之以法,使他们得到公正而严厉的审判,伸张人类正义。否则,那些在战争中被他们肆意残杀的国人同胞,将永远死不瞑目。”
“那么,将军对战争胜利以后的生活,有什么设想吗”
“我现在还没有过多地考虑哪些,在我看来,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脚踏实地地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对我来说,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彻底击败倭国人。”
“现在,德国的彻底失败已经指日可待,倭国的完全失败也为时不远。世界的总体格局,势必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在来到中国以后,有不少相识的人都说过将军是一个对国际形势变化有独到看法的人。你愿意在这里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作一个预测吗”
“如果说我对国际形势变化有独到看法,那是抬举我了。不过,既然小姐你问到了这个问题,我就不妨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当然,最好不要公开。现在的整体格局框架,大家都基本上可以看得出来。德国和倭国是必然要失败的,英国和法国在战争胜利以后,其实力也将比以前大为削弱。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将是以美国和苏俄为首的两极世界。”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两个大国将分别统领整个世界”
“可以这样说。苏俄在战争胜利以后,必然会控制它的军队所到的各个国家,将其纳入它的势力范围。而你们美国也将会以西方世界的领袖地位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因为两个大国的利益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很难说在战争胜利以后,大家还能长期保持在战争中的盟友关系。”
“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会分裂为两大阵营,而在这两大阵营之间会发生对立”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甚至以我的看法,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
“假设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将军你希望你的祖国会选择哪一个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