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26(1 / 2)

部与前线就讨论过第二阶段行动方案。

毛泽d认为邱、李两部不敢轻举妄动,南京方面可能对刘汝明所部的西北军旧部不放心而将嫡系的黄威兵团调至蚌埠地区,遂于11月11日17时,致电刘、陈、邓、粟等,在分析上述形势后,指示他们说:“在此种形势下,只要你们歼灭黄孙两兵团,占领宿县及徐蚌段铁路,徐州就处于被我包围中,就可以准备第二步歼灭邱李,夺取徐州。”“在黄孙被歼,邱李被围的情况下,南京有令邱李向南或向西突围,而令黄威接应他们突围之极大可能。因此,在歼灭黄、孙后,粟陈张、谭王李所部,除以一部位于徐州以东外,主力应迅速移至以宿县为中心之徐蚌路及其两侧,中原我军及华野3、广两纵,则应待粟谭到达徐蚌路后,迅速移至水城,商丘之间,隔断黄与邱李之联系,完成攻徐作战之战略展开。”

面对前一阶段,华野数十万部队一直与黄焕然兵团鏖战的艰难处境,刘、陈、邓忧心如焚,11月14日10时致电军委,称:“黄威抵达阜阳、太和后有三种可能:一是暂停观变,然后决定行动;二有出毫州、涡阳向永城,或出涡阳、蒙城向宿县;三是东开蚌埠,掩护南京。我之方案:1如敌出永城或宿县,我以集中1、2、3、4、6、9及华野3等八个纵队,破击黄威兵团为上策。2如华野一时尚难歼灭黄焕然主力,而我们又不能不以4、3、广纵拉住邱孙两兵团,再定行动。3如黄威暂在阜阳、太和等八军,我则监视之。如黄威移蚌埠,我则仅以一部钳敌,2、6等纵主力移至蒙城地区待机。”

但是,在那时毛泽d最关心的是徐州集团,仍然设想诱使邱、李两兵团东援以利歼击。11月18日24时,他致电刘、陈、邓并告粟、谭说:“现刘经扶令黄威由蒙城向宿县,令李延年率39军,99军由蚌埠经固镇、大店集向诸兰,以上两路均为攻击兵力,令刘汝明由蚌埠向宿县,为宿蚌段的守备兵力。对于上述敌人,我们意见:甲。完全同意刘陈邓办法,以1纵在蒙城、宿县间作下面防御,以2、6纵组成突击集团,打黄威后尾,只要能歼其二三个师,就可停止其前进。这是最主要的一着。乙。以九纵对付刘汝明,节节阻止他,不和他打硬仗,着重写信派人劝告刘汝明、刘汝珍、曹福林倒戈起义,同时展开公开的政治攻势。丙。以3纵、4纵再加叶飞1纵对付李延年,不要打得太早,先以小部接敌,逐步后退,放敌进入大店集一带地区,达到全部歼灭该敌之目的。此战胜利,即协同9纵歼灭刘汝明,打开南线局面。谭王指挥之4、6、8、9及13纵,于歼灭黄兵团余后,迅速移至徐州、宿县间,作为南线的预备队,准备协同南线各纵歼灭黄威。只要南线各敌约有一半左右被歼,无法北进,北线各敌就成瓮中之鳖,可以逐步歼灭。应尽一切努力,控制徐蚌路一段于我手中,务必隔断南北两敌,使之不能会合。你们意见望告。”

按照中央军委意图,在歼灭黄焕然兵团所部后,淮海战场上将北打邱、李,南打李延年、刘汝明,同时进行两个歼灭战,而中野只剩下第1、2、6纵队共六个旅不足6万人将对付黄威兵团属下的15万军队,无疑压力十分巨大。眼下,歼灭黄焕然的战斗不能迅速结束,而黄威兵团已占领蒙城,离宿县仅70公里,如让其通过中野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在淮北小李家总前委作战室,中野刘司令员、邓政委和华野陈司令员召开中原野战军纵队以上干部会议。

邓政委本来就有烟瘾。这些天,他寝食俱废,烟却是一支接着一支,半天就积一缸烟蒂。紧紧拧在一起的眉头,如铁钩相挂,没有松开的时候。刘司令员也不再有往日诙谐的谈笑,经常拿个放大镜在地图前看个不停,一站

就是大半天。本来好走动的陈司令员,这几天更坐不住了,整天低着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根据战局的发展,总前委认为在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焕然兵团之后,必须将战役的第二个目标指向黄威兵团。

淮海战役的序幕刚拉开后,黄威兵团来势太凶。黄威严格执行蒋总统“打通徐蚌,会师徐州”的命令,拼命攻击,兼程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