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34(1 / 2)

速全线追击。30万华野将士开始了规模宏大的追击。

双方六七十万大军在徐西广袤的黄淮平原上卷起无边无际的烟尘,中间是灰色的,两侧靠后是土黄色的。这构成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波澜壮阔的奇观。12月2日下午,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邓文仪乘飞机来到徐淮上空,他看到这巨大的流动的烟尘,吃惊得瞠目结舌,恐怖得毛骨悚然。他投下蒋总统告杜光亭的亲笔信,便匆匆飞返南京。

追击杜光亭集团的数十万华野将士在宽正面100余里的淮北平原向西席卷。总前委和华野命令各纵队,不仅要进行平行追击。还要实行超越追击,拦住对手的头。渤海纵队进入徐州后,留一个师控制徐州市区,主力向肖县跟踪追击;第3、第8、第9纵队、鲁中南纵队由城阳地区直插祖老楼,截歼逃敌;第1、第4、第12纵队从徐南转向西北,尾敌侧击追歼,第10纵队沿宿永公路急进;苏北兵团之第2纵队经宿县向永城前进;第11纵沿固涡公路急进;冀鲁豫两个独立旅及两广纵队控制原阵地待命出发。追击部队不顾过军空军昼夜阻拦,向徐州西南方向漫山遍野地追去,将士们废寝忘食,辎重、骡马丢在后头。炮兵扛着大炮紧跟步兵,公路两侧留下无数路标,已无法辨认是哪一纵队,但所有箭头均指向西方。各纵队指挥员如是下达命令:

路标就是路线

枪声就是目标

追击就是胜利

解放军华野第9纵队76团是南路先锋,抄小路急进,不料在夜间竟追上残留的国军第77军。他们听到前面有喘息声和瓷缸、铁锹、手榴弹碰击声。部队的行进速度便慢下来。营长刘绍毅有些火了:“怎么搞的前面3营出什么事啦”他跑到前面找3营长老阎。老阎手一指:“前面来了一支部队,我们挤在一起,老走不动。”刘绍毅见插过来的这支部队都背着大包小包,压得东倒西歪,觉得不对。便往前走了两步,仔细一着,圆圆的帽徽上全是青天白日他忙往后传:“准备战斗”77军副军长许长林骑在马上,眼睛涩涩的有些睡意,只听一声大喝:“站住缴枪不杀”他的枣红马惊得猛直立,差点没把他摔下来。他勒住缰绳,气恼地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还不赶紧

前进,在这儿穷嚷什么”解放军班长詹美玉道:“喂,快下来”许长林大怒:“混蛋你晓得我是谁”“晓得,你是老子的俘虏。”詹美玉上前一步,抓住许长林的腿,往下使劲一拖:“你给我滚下来”许长林不明不白地当了俘虏。杜光亭集团经过2昼夜的强行军,12月2日晚部队已到达远离徐州100余里的李石林、孟集一带。由于部队建制混乱,又有空军通知说发现大部队解放军由濉溪口南北向永城前进,杜光亭考虑夜行军会导致国军部队与解放军混乱穿插,于是决定休息一夜,次日再向永城进发。

次日拂晓,杜光亭用过早餐,正准备登车启程,秘书送来邓文仪空投的蒋总统手谕: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兵团被消灭,我们将要亡国亡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放黄威兵团之围。

杜光亭看罢,心想:原先讲好了的,打就不走,走就不打,现在已放弃徐州坚城,半路与敌纠缠,必致全军覆灭老头子怎么又变卦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别管他,向永城前进但他又转念一想:如按原计划撤到淮河,再向解放军攻击,果能解黄威之围,尚可将功补过;若沿途遭解放军截击,损失重大,又不能解黄威之围,老头子势必将整个失败的责任归罪于我,弄不好要受到军法裁判。战亦死,不战亦死,如之奈何晚上他又接到国防部正式命令,其要旨是:据空军侦察,滩溪口、子庄一带西窜之g军不足4万,贵部应迅速决心于两三日内解决滩溪口、子庄一带之g军,此为对g军各个击破之惟一良机。如再迟延,则各方面之g军必又云集于贵部周围,又处于被动矣,此机万不可失。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他思之良久,命各兵团停止前进,召兵团司令官前来共商决策。

杜光亭见此,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老头子改变决心是在怀疑我“迂回避战”啊蒋总统对谁也信不过,加上国防部作战厅的郭小鬼郭厅长的绰号,原因是郭厅长的身材不高,为人又比较精明这些人捣鬼,真是有口难辩。罢了,罢了,反正江山是蒋某人的,一切由他去吧我只能拼此一条老命而已。众人看过蒋总统手谕,脸色黯然,默不作声。

杜光亭道:“如果依原计划行动,到达目的地绝无问题;如果照此命令打,未见得有把握。”邱雨庵颇不以为然,道:“可以照命令从濉溪口打下去。”他见杜光亭忧虑重重,犹豫不决,将桌子一拍,信誓旦旦地说:“总座,照命令打吧今晚调整部署,从明天起,我的兵团担任攻击,第十三、十六兵团在东、西、北三面掩护”于是做出决定: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能攻即攻,不攻即守。同时电报蒋总统,请求“加强李延年兵团向北采取积极行动,并饬黄威不断转取攻势,请饬空军积极助战,并空投粮弹”。

杜光亭猜得很对,他接到的这个命令,其始作俑者,就是国防部作战厅的郭厅长,也就是那个因为生活作风朴素,而被他怀疑是有红色间谍嫌疑的人。正是郭厅长在蒋总统面前的不断进言,使得蒋总统放弃了原定的经过永城向南撤退的计划。

第三部

第三百六十九章抉择九

杜光亭率领的徐州国军主力的“转进”,再次为华东野战军集结兵力赢得时间。

国军于12月3日晚匆忙调整部署,准备按蒋总统的命令向滩溪口方向进攻。各部队刚刚到达指定位置,却发现四周已经全是解放军了。

邱雨庵兵团以主力部队第五军的两个师为前锋,向南滚进;李文卿和孙元良两兵团在东西两侧逐次跟进。

一时间,淮北平原,东起张寿楼,西迄赵破楼,北自袁圩,南止李石林,由炮火和拼杀形成的一股方圆40余里的战争台风,向南方缓缓移动。“台风”所及,房倒屋塌,草木焦萎,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12月3日,华雪东野战军各路追击大军纷纷迫近。4日,华东野战军部队将徐州杜光亭集团30万人合围在徐州西南65公里处的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台风”艰难地向南推进到陈官庄地区,就只能原地打转了。

于是,华东野战军的包围之势便形成了,包一个,吃一个。吃了黄焕然再包黄威。现在正在吃黄威,杜光亭的三个兵团近30万人,又慢慢地被围了起来,又要等着被吃掉。

这样,淮海大战形成了三个分战场:北线,华野包围着杜光亭集团三个兵团;中间,中野及华野一部包围着黄威兵团;南线,华野一部阻击着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是日夜,为几十万部下的命运担忧而彻夜未眠的杜光亭一边严令各兵团按原定战法依次突进,一面再次电告蒋总统,请求空投粮弹。

蒋总统见杜光亭行动迟缓,不觉怒从心中起,立即复电说:“弟部粮弹无法空投,切不可存此希望。应勇敢迅速突破当面之匪南下,与黄兵团会师,勿延为要。”

杜光亭看过电报,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非常丧气。

性情孤傲的邱雨庵则当场就破口大骂:“国防部混蛋,老头子也糊涂,没有粮弹,几十万大军怎么能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