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嘛
木麻将军放声惨叫:“帮帮我,我的手”
后面那些守兵叫道:“将军莫急,我们来了”一起扑到木麻将军的背后,用力推他,想帮木麻将军去推铜像
木麻将军这回只叫了一声,便不再叫了,他全身都贴到了铜像上面,立时便被烫死那些挨到铜像地士兵也被后面的同袍挤到了铜像上,同样毙命木板桥上,奔过越来越多的平壤守兵,此时他们已经不能知道铜像的危险了,还在不停地前呼后拥,向宫门洞里躲
后面观战的高句丽将军们一起点头称赞,看来木麻将军确是骁勇,竟然奋不顾身地当先冲锋他这么勇敢,等打退隋兵,大家要联名上书,请国王给他记上一大功
宫墙上指挥战斗的李勒道:“向下投掷滚木,还有不要杀得太快,要慢慢地杀,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安西兵的弓箭手放慢射击速度,瞄准了再射,下面的平壤守兵成片倒下,可因他们不知木麻将军已死,还在拼命往前冲
轰轰声中,十几个巨大地滚木投了下来,将宫门口聚集地守兵砸开,封住了吊桥和城门间的空地,守兵再也无法去推铜像了
观战的大将们又都一起摇头叹息,完了,勇敢地木麻将军看来是死在宫门洞里了,可惜啊,一代勇将,命丧自家王宫门口
木麻将军一死,谁去指挥冲锋呢大将们头皮发麻,谁也不想去送死,你推我,我推你,却是谁也不肯过去推来推去,大将们忽然想到,不如用投石机去砸宫墙吧,现在形势如此危急,毁掉王宫也是迫不得已,想必国王回来,也不会怪罪的
木麻将军冲锋前,他不愿意去,所以曾
个主意,那时将军们都没同意,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要们也不愿意去,于是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这个主意,毁掉宫墙
“暂停冲锋”为首的大将下达了命令,铜锣响起,前面的平壤守兵紧忙撤退,回头逃过护城河,一转身子,又被射倒一片
将军们商量了一下,命人去取投石车,准备毁掉一面宫墙
借着外面备战的时间,安西兵也开始大规模的搜查宫内,从太监口中得知了几个大地窖的所在,从里面找出一些火油罐子,还有堆积如山的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守城利器,绝大多数都是未开封的,正好可以供安西兵守卫王宫
平壤城里的战斗僵持不下,可辽东城方面却是大打出手
高元领兵一路追击着“不见踪迹”的隋兵,一路直向西北,去打辽东城此时高句丽大军已经得知了隋军撤退的原因,按着高元的想法,既然中原出了那么大的乱子,隋军应该不会派太多的人留守辽东城,所以他肯定能很容易地拿回属于自己的城池
可一到辽东城,他就发现事情不是那回事了,留守辽东城的骁果确实不多,但他们修好了辽东城的城防,躲在里面就是不出来,而且守城的武器出奇的多高句丽兵攻打了一次,什么便宜也没得到,反而在城下丢了千八百条的人命
高元无法,正在想办法怎么能打进城去,可这时偏又有人来报,说有好几批隋兵去打平壤了,而且都是骑兵,行军速度极快高元一算日子,这时候隋兵差不多已经到了平壤,而且说不定都打下他的京城了,必竟现在平壤留下的都是三流部队,在高句丽都算是三流了,和隋兵一比,当然就是不入流了,靠那些兵守平壤,守不住正常,守住了才不正常
前后好几批人来向高元报这个信儿,高元也不用派人去核实了,直接肯定这份军报是真的,他心中焦急,就象杨广当初听到中原有变时的反应一样,着急忙慌地就要撤兵回平壤
十来万的大军,又大多是步兵,刚到了辽东城,就要急着往回跑,可不是说走就能走得了的,至少也要一天的准备时间,否则步兵缓不过乏来,是没法再急行军回去的
正准备第二天回京城,可高句丽兵当天晚上就遭了大殃,从西面辽东河方面,突然出现一支超过五万的隋军,全部都是骑兵,这些骑兵还带了超过十万的备用马匹,一路狂奔着就过了辽东河,呼啸着向辽东城扑来
高元夜半惊醒,从帐子里跑了来,就听手下兵将喊道:“是隋军骑兵,是是是是穿着隋兵衣服的突厥人”
高元大吃一惊,心想:“我得罪始毕了吗好象最近没有啊,我跟隋军打得就够累的了,哪还有功夫去找他的麻烦不过始毕的军队为什么穿隋兵的衣服,难道是受了隋军的雇佣”
黑夜之中,奔来的骑兵部队的正中央飘着两杆大旗,一面旗上写着安西大都督府,另一面旗上简简单单地就写着一个字“窦”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从敦煌千里驰援来的窦建德,他得到李勒的书信之后,立即点起一万安西本部人马,以及四万突厥仆从军,每人带了三匹备用马匹,从敦煌马不停蹄地赶来
李勒并没有让他带这么多的人来,可窦建德也是没办法,事际上李勒走后,敦煌受的压力极其巨大西突厥各部落为争夺地盘,乱打一气,结果春荒将近,各个部落全傻眼了,食物缺乏,眼瞧着就要挺不过即将到来的春天
在这种要命的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幼小的西突厥可汗,便纷纷跑到敦煌来请求救济一开始窦建德和独孤彦云还挺高兴,用粮食控制了几个大部落。可随着越来越多的部落王跑到敦煌来,他俩也傻眼了,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发下去啊部落王们在大都督府里又哭又闹,死赖着不走,大有不给我粮食,我就住这儿养老的趋势
偏巧李勒派回的信使到达了敦煌,事关重大,信使连累死七匹马,飞速回到了敦煌一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冲出包围
更新时间:200897 17:57:55 本章字数:3148
接到李勒的书信,窦建德和独孤彦云大喜,可算有机域的矛盾了,独孤彦当即提兵去抢劫吐谷浑,而窦建德则领兵来支援李勒。他没想带这么多兵来,可西突厥的部落王听到能大抢高句丽,都争着抢着,非要来不可,不让他们来,就开始大吵大闹
高句丽和西突厥并不接壤,抢高句丽比抢吐谷浑安全得多,虽然道远点,可不用怕日后高句丽报复,对于小部落来讲,这要比跟着独孤彦云去打邻居吐谷浑更上算。而且一旦出兵,敦煌就必须得给他们粮食,春荒就可捱过去,这种好事,他们怎么可能不要,当然是哭着喊着要跟窦建德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