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救国、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诛除逆贼、澄清宇内、造福百姓等等。没想到让两个老奸巨猾的老人一眼给看破了直接了当的问我是否有话要说如果有就不要绕弯子的直接说,他们会尽力帮忙。我只得红着脸说:还没想好。就狼狈的逃走了想利用两位老人的名望去做些事,当然需要筹划清楚了才能向他们求助。
我把重要的谋士均请来一起分析一下局势的变化。从情报上看:董卓是在刻意的修好与各路诸侯的关系,其对大敌袁绍和曹操都有求必应。因而,徐州也有必要出招,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老陶谦就是利用这个机会示好与董卓,并上上迁都贺表,而获封溧阳侯、安东将军徐州牧。
我准备亲自去一趟长安,贿赂一下董卓的近侍,并由卢植、蔡邕去密信联络朝臣举荐我为吴郡太守。理由是:吴郡、嘉兴、乌程被严白虎所占据,并自称:吴德王。其私自称王,叛逆之心昭然若揭。我徐州当举丹阳之兵以讨之这样既可把不听号令的丹阳握在手中,又可进一步获取江东。现在九江已传回消息,水军已经可堪一战。
对于我的意见,众谋士均言妙计。但只有郭嘉赞成我亲自去长安,徐庶不置可否,按徐庶以往对我言听计从来看,其实也是反对,只是不好说出口罢了。张昭、陈群、程昱三人是坚决反对。我一再的讲:要多带护卫,并有长安的密探配合及糜家的帮助。徐庶、陈群、程昱才点头同意。张昭则是说啥都不行,反复就是一句话:君子不立危堂之下。我只好说:五比一,就这么定了其实,我和郭嘉还有一件事未公布于众:贾诩已经寻到,现在正寓居于长安。因而,必须要由我亲自前去游说、延请。
让卢植和蔡邕给王允和杨彪等写信时,却又卡住了。二人均说:王允乃逢迎谄媚之徒,与董卓极近不宜联络。我只好说:徐州在长安有暗探,查明王允多次密谋除董,只是做得隐秘而已。其乃是卧薪尝胆、假意逢迎,借以寻找机会锄奸。二人听后只好半信半疑的给我写信,信中说明了二人的情况,并请求他们配合我。当然,老陶谦也上了迁都贺表并附上贺礼。
一切准备都好了之后,我与典韦、郭嘉、陈群带足了金银细软和半车糜家已试制成功尚未开始经销的香皂,率两百铁卫又一次离开了徐州远行。本来郭嘉身体弱,我并不同意他去。他却说出了一大套的理由:其一、他自诩为我的影子。其二、他身体弱正应当:人挪活,树挪死。其三、他要去会一会那位我倍加推崇的毒士。洒脱如郭嘉者,也会因才智而治气我也就只好让他去了。
第二十二章 八水长安
从徐州一路西行,沿途满目苍凉、流民盗匪遍地皆是,华夏大地正经历着乱世的浩劫。路上我于糜家店铺得密探传信禀报:公孙瓒诬陷幽州刺史刘虞谋反,擒而杀之;并自立为幽州刺史,自封总督六州诸军事。现在,公孙瓒正囤兵于幽冀交界,与袁绍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而孙坚为了报前次被伏击之仇,渡江进攻荆州,却再次的误中埋伏中箭身亡,其子孙策葬孙坚于曲阿,收拢残部渡江移住江都,荆南遂归刘表。江都乃广陵治下,此时我本不应该对孙策不利的趁火打劫。但孙策乃是一位霸才;一个疏忽,其就会掀起风浪。因而,我让密探传信给坐镇徐州的徐庶,让徐庶安排人去招揽孙策,如果不允,即请其离开江都。
现在糜家的生意已经遍及天下,触角甚至伸到了塞外,店铺开遍所有的州城府县。在徐州时,我同糜竺及糜贞商量后确定:实行一套系统两套管理办法。在糜家的各个商铺和商队中安插进密探,以掌柜、伙计等身份出现,对以胡明、胡亮为首的密探总部负责而其生意上的业务则要对糜家负责。当然,还有专属潜伏于重要人物身边和州府的密探。
途中经历了数次有惊无险的拼杀,辗转了月余终于来到了长安。为小心起见,我安排众人分成两批分别进城。我和典韦、郭嘉化装成富户,而陈群则用徐州使者的正式身份可能是有司棣这块不毛之地作战略缓冲,长安城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防卫严密,仅是象征性的站了几个兵卒在城门处守卫了事。
陈群领着大部分铁卫住进了朝庭专设的驿站,以正试身份出现。而我则和典韦、郭嘉带着几个铁卫住进了糜家店铺。没办法,谁让我现在已经名震天下了呢
由于我的身份特殊,典韦受张昭指使,绝不允许我出去一步。因而,我只能等陈群等联系好了再出面。现在,好象我是大熊猫似的需要重点保护其实,我此行也就仅是要见两个人:王允和贾诩。见贾诩必须要在见王允之后,因为如果能招揽到贾诩就必须忙上离开长安。客观的评价贾诩:其人就象一头隐藏在阴暗处的狼,阴险而谨慎。没有十分的把握,其不会有所行动。这种秉性,也就造成了其前期的四处飘零的原因。我必须要拿出绝对的实力和霸气、以及具体的方略方有可能说服他。
三日后,陈群派人来通知我:他已经分别拜会了王允、张温、朱隽等朝廷重臣。并与王允约好:傍晚后,将有徐州重要人物去司徒府单独拜见与他;王允也答应会在府内等候。陈群为谨慎起见,并没又说我亲自来了长安;他还是对王允不太信任。陈群向王允等只提出了关于委任陶谦为徐州牧的要求,并没有提出我对江东的计划。这件事,需我同王允亲自面谈。
傍晚时分,我带着郭嘉、典韦在领路的密探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司徒府。通报后,由一个管家摸样的人领了进去。司徒府很大,显得富丽堂皇的。董卓面前的红人嘛当然要显得气派。
书房门前站着一位蓝衫儒者,年过四旬、三绺胡须、目光灵动、从外貌上看显得儒雅而多智。在管家摸样的下人告诉我那就是王大人后,我快步上前一揖到地:ot当面可是司徒大人徐州刺史陶公之子偏将军陶商见过大人ot我之所以未报别驾而报偏将军,就是让他想起我强横的武力和统军能力;乱世拳头为大。
王允看到一个年少公子到来,也已经想到了是我。就忙还礼说到:ot大公子免礼。老朽曾闻温侯言:天下英雄唯陶商与布也思之大公子当为一孔武粗豪之人,虽知乃一儒雅俊朗之佳公子也以老朽观之:温侯当以一英字称之,而大公子当以一雅字称之。大公子快请进ot老家伙说话就是圆滑否则,也不会以后把董卓玩得团团转。
我与郭嘉被王允让进书房、落座,典韦则站在了我的身后。王允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郭嘉和典韦笑着说到:ot前日陈群先生与老朽言:欲为陶公谋州牧之位。此事极易耳太师与诸位大臣均属意于陶公,不日将下旨正位矣。何需劳烦公子千里来访耳ot无怪乎让董卓也上套了,说话滴水不漏。暗自赞叹着的我亦含笑说到:ot此事乃州府公事,自有陈先生同诸公等斡旋;然商却非为此事而来。商微服简从而来,乃有两件大事需与大人商榷。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