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熠不欲向她透露,微微笑道:“没事,昨晚修炼累了点,歇一会儿就好。”
花纤盈道:“今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晚上爷爷设下家宴替我庆祝,你来不来”
林熠道:“刚才老太君已来邀请过在下,小公主的十六岁寿诞,我无论如何也是要捧场的。”
“太好了,”花纤盈欢呼道:“到时你一定要坐在我身边,把邓宣那小子隔得远远的。”
“就是花宫主要妳嫁的那位邓宣”林熠笑问道:“为何每回听妳提起他,都好像气得可以他到底怎么得罪妳了”
花纤盈愣愣,说道:“其实我现在也并不讨厌他了。只不过,一想到爷爷要我嫁给他,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坐下来陪我聊聊吧,”林熠温言道:“看得出,妳现在的确有些苦恼。”
花纤盈犹豫了片刻,在林熠身前坐下,回答道:“林大哥,你说我该怎么办”
“妳愿意相信我”林熠道:“毕竟咱们昨天才算真正认识。”
“可是,我总觉得你和我前些日子认识的一位朋友有点像。”花纤盈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个青衣人,笑道:“不过,他有些傻乎乎的,连话也不怎么会说。林大哥,要是你─你心里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而你的爹娘却逼你去娶另外一个姑娘,你会怎么做”
“原来小公主心里另有喜欢的人,难怪看邓宣不上。”林熠微笑道:“不晓得那位被小公主悄悄喜欢上的幸运儿是谁”
花纤盈的俏脸红了起来,沉默半晌才低声道:“我在外面的那段时间里,楚凌宇一直在保护我,不过,他好像没把我喜欢他当成一件幸运的事情,反而老是想躲开我。林大哥听说过他么”
“当然听说过,”林熠颔首道:“不过他是不夜岛的少岛主,小公主又怎会结识他”
花纤盈眼眸里幻生光彩,轻轻道:“是上天安排我认识了他─”
接下来,在林熠“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花纤盈缓缓说出了她与楚凌宇相识的经过,最后轻咬贝齿鼓足勇气问道:“林大哥,你说我是不是很傻”
林熠摇头道:“不,我认为妳很勇敢,很了不起。”
花纤盈脸上焕发神采,惊喜道:“真的,你是这么想的不是在骗我开心吧”
林熠道:“一个人敢爱敢恨不难,难的是能够将这份感情化成执着,久久珍藏保留。但是,我还是得说,楚凌宇并不适合妳。”
花纤盈的笑容立即消失,沉下脸怒道:“我还当你和别人不同,才跟你说了这么多心事。早知道你也是这么想,我什么都不告诉你了。
不就是因为楚大哥是正道名门子弟,我出身在青木宫么“
“问题不在这里,”林熠摇头道:“妳不觉得楚凌宇对待妳的态度,更像一个在包容宠爱妹子的兄长么而妳对他了解多少
是否知道他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喜恶,他的内心,妳又体会到了多少“
花纤盈呆了呆,猛力摇头叫道:“我不管这些,我只管喜欢他,这就足够了”
“这远远不够啊,我的好妹子”林熠不知不觉里将自己“升格”成了花纤盈的兄长,语重心长道:“感情是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的,就像妳和邓宣,任何的勉强都会适得其反。何况,妳真的喜欢楚凌宇么我宁可把妳的这种感觉叫做”仰慕“和”好奇“。”“我不听,我不听”花纤盈塞起耳朵大叫道:“你们都坏透了,就是不想我和楚大哥在一起。是不是老太君托你来劝我的
我才不要听呢“林熠含笑道:”如果妳觉得我说的话没有道理,为什么反应如此激烈这说明,其实妳潜意识里已经赞同了我的说法,只是感情上难以接受而已。“”才不是呢“花纤盈从椅子上跳起来,头也不回的冲出屋子道:”我不理你了“
林熠悠然望着她远去,青丘姥姥冷冷道:“有经验的人说起这些事来,果然不一样。从你托姚人北绘制了假图,将花纤盈诱到邓宣夜宿的旧庙开始,心里便一直在转动这些坏水吧”
“怎么会是坏水呢”林熠轻笑道:“妳不觉得她和邓宣很般配么”
青丘姥姥问道:“你这么煞费苦心地撮合他们,究竟是什么企图”
“邓宣的心里有太多的阴影了,我很担心他会性情大变走入歧途。”林熠徐徐收起笑意,回答道:“而花纤盈的天真烂漫,正是他心中渴望的那一缕灿烂阳光。如果他们能够走到一起,金牛宫和青木宫之间的仇恨也能慢慢被稀释,邓宣更会重新获得真正的快乐。”“也许你是在自作多情,”青丘姥姥道:“他们两个人相互厌恶、针锋相对,花纤盈暗恋着楚凌宇,邓宣念念不忘小檀,你认为自己能有多大的把握”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男女之间的爱慕,往往都是从彼此厌恶争吵开始。”林熠悠悠道:“要不要我们打个赌,他们将来一定会走到一起。”青丘姥姥道:“你好像很喜欢打赌可惜我没兴趣奉陪,而且我也厌恶阁下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莫非你认为有一天我也会爱上你”
林熠一口气呛在嗓子眼里半天出不来,满脸苦笑道:“我败给妳了,大姐”
且说木太君离开血动岩,回返上方的青木宫,先命人封锁了血奕天内外的传输法阵,而后独自一人缓缓出门,直往祠堂行去。
这时天色大亮,祠堂四周却依旧静谧冷清,不见人踪。她忽然停住脚步,仰起头望向祠堂外的那株老槐树。
多少年的风雨,这株比自己更加苍老的古木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见证着青木宫一代代的兴衰荣辱。
一阵清风吹过,树下积满一夜的落叶沙沙轻响。极远处,是敦促早课的晨钟在响。
有生之年,她竟又能回到这座祠堂,景物依旧,一如百年前的光景。似风将沙砾吹入,她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
一步步走向祠堂敞开的大门,依稀闻到里面飘来熟悉而又阔别多年的香烛气息。那一对门楹仍在,墨迹却已显得沧桑落寞,写的还是:“一代兴亡观气数,千古江山伴庙貌”。
木太君凝目良久,终于再次迈步踏上石阶,走进了祠堂。晨曦没有改变这里幽暗的空间,静谧的火烛默默燃烧,一排排的祖先灵位默立在那里。
每一块灵位,都记载着一代的风流,一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