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1 / 2)

没有注意到城中有人正在悄悄串联准备投降。

当夜,袁继咸正在熟睡当中时,突然从梦中惊醒,接着就听到城中大喊火起的声音,袁继咸大吃一惊,马上从床上跳了起来,也顾不得穿鞋,就这么赤脚跑出屋内,好在他一直和衣而卧,才没有赤身裸体,袁继咸刚出房,就看到北面火光冲天,隐隐还夹杂着呼喊声:“叛军进城了,快跑。”

袁继咸脸色一下子白了,他的亲兵也从屋里冲了出来,呆呆的看着北门方向的火光出神。

“北门是谁防守”

“回大人,是副将张世勋。”

“好,好个张世勋。”袁继咸明白过来,这个张世勋白天就有些不对,让他派兵增援城头时总是磨磨蹭蹭,没想到却是打着这个主意,可叹自己有眼无珠,没有看出身边就有一名不忠不义之徒。

一阵“的的得得”的马蹄声传来,黑暗中一条火龙迅速向总督府靠近,袁继咸的亲兵大骇:“不好,叛军来了。”

亲兵正要扶袁继咸走,火龙中有人喝道:“前面是不是总督大人末将黄斌卿。”

听到是黄斌卿,袁继咸的亲兵总算将心放了下来,等火龙来到身边,果然是黄斌卿带人赶到,此时黄斌卿全身甲胄,手持一把大刀,火光下显得威风凛凛,只是他口中的言语却不怎么威风了:“总督大人,左贼已经进城,九江已无法固守了,还是随末将杀出城外吧,此非战之罪,想来皇上也不会怪罪。”

“杀出城外”袁继咸摇了摇头:“本官身为九江总督,有守土之责,又岂能弃城而逃,黄总兵,你是客军,这些天多谢你协助本督守城,否则九江早已为贼所破,你先逃吧,本官已决心与城谐亡。”

黄斌卿还想再劝,前面的喊杀声越来越大,距离总督府不到半里地了,他只得用刀柄在地上狠狠的跺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我们走。”

黄斌卿走后,袁继咸身边的数十名亲兵大眼睁小眼,脸上都是一片惊恐之色,几人趁着夜色,悄悄的从黑暗中隐去,袁继咸并没有理会,道:“走,陪本官到城头。”

一群人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城头走去,等到了城头,陪着袁继咸身边的亲兵由数十名只剩下五人了,城头上悄无人影,看到城里大乱,守城的士兵早已撤了下来,此时从城北开始的火光已已经延到了城中,并且还在迅速的朝各个方向延去,各种惨叫声不绝于耳,叛军已经在城中释放他们憋了多日的兽性。

袁继咸向南京的方向拜了三拜,望了望还留在自己身边的五名亲兵,脸上一片沧然:“本官上辜负皇上的信任,下不能护得一方百姓,实在无颜再苟活于世,本官死后,你们好自为之吧。”说完,从城墙纵身跳下,刚好跌入护城河,一声巨大的水响后,河中恢复了平静。

“大人。”五名亲兵眼睁睁的看着袁继咸消失在城头,放声大哭。

哭了一会儿,其中一人道:“我等深受大人重恩,不能让大人走的太孤单。”说完,也纵身跳下,在此人的感染下,又有两人跟着下跳。

此时整个九江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地狱,叛军肆无忌惮的将手无寸铁的百姓杀死,妇女就地奸污,左良玉对一路的情景视而不见,自得意满的跨入了总督府,他已答应部下在九江大索一日,至于一日后九江变成如何,他并不关心。

只是听闻袁继咸跳入护城河而死时,左良玉脸色沉了下来,心中颇为恼怒,这个袁呆子,竟然宁死也不向他投城。

九江城火起时,李成栋的人马离九江不过数十里,正在一处野地扎营,有军法官的监督,这次李成栋的军纪确实做到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看到九江大火,李成栋与诸将都是大惊,只是夜晚不便查看,众人只得疑神疑鬼的重新睡下。

第二天,李成栋刚要拨营起寨,从九江城逃出来的黄斌卿已经来了,从黄斌卿口中得到九江失陷的消息,李成栋顿时进退两难。

求一下推荐票,老茅知道老在后面求票不好,可是不求,票票就涨不上去啊。

第一卷风雨江山 第六十章出人意料的战局一

李成栋不敢自作主张,他奉令增援九江,皇帝可没有交待九江城破后他该如何行事,只得留在营地不动,派人快速向后方禀报,好在他们的营地还没有拨去,倒无需再扎营,不过,加固营地是免不了的。

见到自己的援军,惊魂未定的黄斌卿部才安心下来,此次随同黄斌卿逃出来的官军不到二千人,黄斌卿忍不住扼腕长叹,若是这支援军提前一天到来,九江何至于失守,当然,他也只是想想而已,眼下他是败将之军,如何敢指责李成栋。

李成栋本以为既然见到了黄斌卿,后面一定会有追兵,一直下令部下严阵以待,只是直到中午,连追兵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为怕左良玉的水军拦截,王福领着大军弃舟登岸,并没有走水道,陆路不比水路,光是各种物质的搬运就花了数天的时间,王福接到九江失陷的消息刚离安庆数十里,王福想也没想,马上下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大军转了一个向,重新返回安庆,并派人传旨,让李成栋也回安庆。

王福虽然属意在九江与左良玉交战,但九江既然失陷,王福当然不会让自己去碰坚城,反正时间暂时在自己手里,把战场转到安庆也无不可。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王福带着大军重新回转安庆,二天过后,李成栋带着黄斌卿也回来了,对于九江的失陷,王福并没有处罚黄斌卿,黄斌卿与袁继咸死守九江十余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听到袁继咸不肯逃跑而要与城同亡时,王福也不禁动容,在他的映像中,明末能够死节的文臣武将极少。

王福本以为左良玉攻下九江后会很快向安庆进攻,到时自己坐拥坚城,又以逸待劳,击败左良玉并不困难,没想到连等五六天后,左良玉却在九江不动了,这下,轮到王福沉不住气了,虽然相持下去对左良玉不利,可是王福同样没有时间与左良玉耗下去,否则打个数月,等到清军南下,只会白白便宜清人。

大量的锦衣卫探子向九江城涌去,想探听到左良玉大军为何不动的原因,只是九江城戒备森严,白天尚且大门紧闭,每日不过早晚各一个时辰的开城时间,锦衣卫的探子虽然混了进去,却什么消息也没有探到。

又等了数天,眼看着进入崇祯十七年的九月份,王福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了,满人耐寒不耐热,事实上,从五月份进入北京之后,鞑子除了派出吴三桂对李自成追击后,他们自己的大军一直龟缩在北京不动,连山东、河南都没有派兵占据,就是因为天气炎热,许多满人将领水土不服,才耽搁了下来,天气问题,一向也是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