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9(1 / 2)

,现在已经进入弘光五年的七月,夏天地雨水说来就来,六月时,虽然天气睛雨无常,只是雨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大雨下来,即使将地面浇得湿透,第二天太阳一晒,地面基本上变得干枯一片,对于双方的交战毫无影响。

只是进入七月后,天气却陡变,整个北方一带竟然下起了绵绵数日的雨水,虽然雨水看上去不大,可是也架不住下得久,整个地面已经泡得松软,人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印,马蹄更是不用说,这种情况下,双方索性停止试探,除了彼此的斥候外,基本上躲在营帐中休息。

王福负手站在营帐内,看着营帐外面的雨水,脸上一片平静,这样的雨水对明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雨水对明军影响不小,昨天有数座建在低处的粮仓进水,损失了数千石大米,不过,这点损失对明军来说如九牛一毛,细算一下,包括民夫在内,军营中有二十多万张口,加上牲畜又将近五万口,每天光是消耗的粮食就达三十多万斤,草料十万余束,昨天的损失也不过是明军一日所耗而已,如今大军所需要粮草可供三月有余。

当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粮仓遭到洪水浸泡,只能冒雨将粮仓,弹药搬迁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反观多尔衮就不会有这样的烦忧,他们后方有坚城,多少粮食也不会有浸水之扰,不过,多尔衮的粮食恐怕不多了吧,锦衣卫损失了数个探子才传回来一份情报,一支运粮队竟然冒雨从京城出发,以一日二十里左右的速度向天津出发。

等等,王福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仿佛抓住了什么。

抱歉,老茅码字码糊涂了,四十二章出了一个大ug,竟然把前面已经杀了的诸家又提了出来,感谢书友北青河提醒,已改正。四十二,四十三章都有修改,若是造成大家的困惑,老茅对此道歉。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章机会与陷井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五十章机会与陷井

清军的运粮队冒雨出发,说明了多尔衮缺粮,若是能够劫了这批粮草,即使清军京城还有存粮,能够及时运过来,对于一直缺粮的满清恐怕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打仗必劫粮,只是大明的粮草都是从海上运过来,清军根本没有海船,只能徒呼奈何,而清军离后方只有二百余里,若是平时睛天时,天津城头至少可以看清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加上清军侦骑不断,明军一出营就会被发觉,根本无法劫粮,双方都没有往这个方向想

可如今雨势连绵,即使是面对面,能见度也不过数十步,这就给了明军劫粮的可能,王福越想越兴奋,正要让内侍传召时,已经看到远处一名黑影正在向自己的营帐走来,他顿时停止内侍传召的想法,猜是谁会在这个时候来见自己。

阎应元黄得功钱谦益不过,等来人到了自己身边,王福才发现自己竟然全部猜错,来人竟然是高杰。

看到皇帝就站在御帐里看着自己,高杰连忙在雨中抱拳行礼:“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爱卿免礼,快进帐吧。”

“谢皇上。”高杰迈进营内,小心翼翼的解下身上的蓑衣,防止雨水溅到皇帝身上,他的蓑衣刚刚脱下,自有内侍接过,挂到了一旁。

“高爱卿”

“皇上”

两人几乎是同时说话,高杰脸上微微一红。连忙作出倾听状,王福微微一笑,磨了高杰五年,这个昔日以凶暴和桀骜不驯的翻山鹞子终于磨平了锐角,也知道了敬畏。

“高爱卿有事先说吧。”

“是,微臣今日得到一条讯息,想到了一条好主意要向皇上汇报。微臣以为”

“等一下。”王福将高杰地话打断,高杰只好将下面的话咽回去。愕然的抬头望着皇帝,王福轻松笑道:“朕也有一个好主意,爱卿不妨和朕一起用笔写下来如何”

高杰这才释然,心中暗暗称奇:“微臣遵旨。”

内侍将两份上好的宣纸拿出来放在两张案几上,磨好墨汁,将笔分别递到皇帝和高杰手中,王福拿起笔。嗖嗖写了两字,高杰也不怠慢,很快放下毛笔,王福吩咐道:“把高爱卿所写的拿过来,把朕写的给高爱卿拿过去。”

“是。”田成先将高杰所写的字交到皇帝手上,王福扫了一眼就已看清,上面写了四个字:“派兵劫粮。”此时高杰也看清了皇帝所写地字,皇帝只写了两个字:“劫粮。”

“皇上英明。微臣佩服之极。”高杰诚心诚意的道,他看到那份情报,马上就想到了劫粮地可能性,这可是他行军打仗近二十年的经验,没想到皇帝也想到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只是此番劫粮。危险颇大,朕又该派何人前往”对于高杰的恭维,王福有自知之明,他得到清军冒雨运粮的消息已经一天,刚刚才想到劫粮,高杰却是才得到消息不久,孰高孰低不言而异。

高杰张了张嘴,他被闲置了五年,自然想得到这次机会,才会匆匆赶来。只是不知皇帝心意。却不好冒然开口,一时之间颇有一点抓耳挠腮之势。

王福看得暗暗好笑。高杰若不是桀骜不驯,实在是一名勇将,如今自己训练出十万羽林卫,不用再担心武将会势大难制,这个高杰应当到了放出去的时候,王福正要下令时,外面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接着一名侍卫禀道:“皇上,靖国公、定北伯求见。”

今天实在是热闹,王福忍不住咦了一声,看着案几上高杰所写的宣纸若有所思:“传。”

“是。”田成扬着嗓子:“宣靖国公、定北伯觐见。”

田成的嗓子刚刚落下,黄得功、阎应元两人也是一身蓑衣地走了进来,向皇帝行礼。

“两位爱卿免礼。”

“谢皇上。”两人同样解下蓑衣,黄得功先道:“皇上,臣和定北伯有一事要向皇上容禀,鞑子冒雨运输军粮,军中存粮必定不多,臣和定北伯都以为,可以趁此时机将鞑子粮草劫走,如此一来,我军可以稳获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