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有人说王将军心思缜密,见事明快,果是不凡,这不证明了嘛。”
王翦谦道:“王上过奖,臣尽心而已,不敢当王上盛赞。”
秦王看着尉缭问道:“目前的局势,缭子先生怎么看”
尉缭微微一笑,道:“王上,从我们消灭的赵军来看,好多哨所里的侦哨还在吃喝玩乐,不是斗鸡走狗就是祸害百姓,这说明我们的行动很突然,到现在为止赵国还没有察觉。缭子以为,趁赵国发觉之前不起我军应该全速推进,以便占领更多的土地,消灭更多的赵军,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态势。”
秦王并没有说话,看着王翦,他的意思是要王翦发表看法。王翦明白。道:“王上,缭子所言正是臣所想,我军当前最重要地事情就是快速推进。”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有一个问题你们想到过没有”秦王问道。
现在的秦军进展非常顺利,根本就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没有问题才对,没想到秦王却发现问题了。不要说王翦有点难以理解,就是尉缭都有些不明白,道:“请王上赐教。”
秦王接着问道:“你们想过没有,为何会造成目前这种形势”
这答案非常明白,王翦想也没有想,回答道:“王上。臣以为这都是我军的行动太突然,战前的欺骗措施做得好,让赵国君臣以为大秦是灭魏而不是灭赵,是以打了赵国一个措手不及。这都是王上圣明”
他这话可说到尉缭心里去了,附和道:“是啊,要不是王上英明,大张旗鼓地结成一个灭魏同盟,哪能欺骗赵国。”
秦王谦道:“你们就别拍马屁了,其实你们应该把这些马屁送给周先生才对,这都是周先生安排的。寡人不过是穿针引线罢了。你们说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赵国地排兵布阵与众不同。”
他这话可是很耐人寻味,王翦和尉缭不无惊奇地看着秦王。道:“请王上明示。”
秦王接着往下说道:“以寡人看,赵国对大秦进攻已经有所防范,才采取了外轻内重的布兵方式,在边境上部署少量兵士,镇守一下城池。这样布兵的劣势在于在短时间内会丢掉很多城池,一些小股部队会给我军消灭,对军心士气有一定的影响。
“好处却在于用城池换得了时间即空间换取时间,避免了大量有生力量在突然打击面前崩溃的危险。保存了实力,从而可以调集足够多的力量阻击我军。等到我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把我军赶出去,就象当年邯 之战一样。”
顿了顿,秦王叹道:“如此高明地排兵布阵必然出自李牧将军之手。李牧将军真神人也”轻摇一下头,道:“李将军,你可给寡人制造了大麻烦。”
王翦恍然大悟,由衷地赞道:“王上圣明,见微知著,臣心里一高兴,就没往这方面想,要不是王上提醒,臣还想不到。”
秦王的英明本身就让尉缭心折,再次领教了秦王的圣明之处,尉缭不得不拍着额头叹息道:“王上真圣明之君也”
“不要拍马屁了。”秦王打断两人说好听的,道:“李将军这一手幸好周先生有所察觉,我军也有所准备。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应对为宜。缭子先生,你说。”
尉缭略一沉吟,打开地图,道:“王上请看,司马尚在这一带安营扎寨,而我军却是从这里和这里进攻,司马尚并未阻挡在我军的进攻路线上,这说明我军的进攻时间、进攻方式、进攻路线,赵国还不清楚。这点,不仅在司马尚意料之外,也在李牧将军意料之外,这就是机会。”
王翦接着往下剖析道:“缭子先生的意思是我军坚持先前的战略意图,司马尚守他的,我们打我们的,两路大军实施大迂回,直插司马尚背后,切断他地退路,再回过头来吃掉他。”
秦王点头道:“赵军的精锐正在李牧将军处,而李牧将军正在燕国攻城拔寨,他地战线拉得很长,消耗得也差不多了,等他得到司马尚被围的消息时,必然会放弃燕地回师西驰,给寡人一个两面黄地锅盔,司马尚守于里,他攻于外。
“他想得太美了,只是他不知道周先生已经在向推进,当李牧将军得知危在旦夕的消息时,他必然要马不停蹄地回师,因为邯郸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也就没有了赵王,没有了赵王就没有了赵国,于军心士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李牧不敢不去。
“寡人是想我们先围住司马尚,不急着围歼,以此为饵引诱李牧西驰,等他累得够呛时,被攻占的消息也该得到了,那时他回师对周先生的威胁就小很多。兵法有云,千里赴援,至者不过十之二三,这两个来回折腾下来,李牧将军即使到了也无能为力,说不定周先生还会创造一点奇迹。你们说,怎么样”
这是一次战术性的修改,是对周冲进攻行动的呼应,非常棒,尉缭和王翦齐道:“王上圣明没有比这更好地办法了。”
“你们都同意了,那就好。传寡人旨意,全速前进”秦王一拉缰绳,飞驰而去。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六章 伐赵九
“有什么消息”司马尚问颜聚。司马尚个头高大,称得上虎背熊腰,戎装在身,盔明甲亮,威风凛凛,虎目中神光似电,盯着颜聚。
颜聚愣了一下,才道:“哪能有什么消息。风平浪静的,想有消息还没有呢,司马将军你过虑了。”
“李将军一再叮嘱我,要时刻注意暴秦动向,即使风吹草动也不要放过,你这样麻痹大意,是为将之人吗”司马尚紧盯着颜聚质问。
颜聚是战国后期最无能的将领之一,李牧被卸掉军权,正是他和赵葱去接任,李牧根本就不信任他们,把兵符挂在梁上而去,而不是与之当面交接,可见李牧对他们有多么的厌恶。
颜聚虽是无能,但他有一样长处,就是很得赵王之心,是以赵王才派他来西线当司马尚的副将。这种安排与其说是当副将,还不如说监视司马尚更合适。司马尚是李牧举荐,而赵王对李牧很是畏惧,自然不会放心他推荐的人,要派一个自己放心的人来西线坐镇,要不然的话赵王连睡觉也不安稳。
这不能怪赵王,他所行不过是一种权宜的驾驭之道,也无可厚非。
颜聚似笑非笑地道:“李将军在北面打得不可开交,哪里顾得上这里的事,将军你也太那个了。”
司马尚脸一沉。反驳道:“李将军用兵如神,料事必中,他虽在北方,对西线之事仍是了若指掌。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