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9(1 / 2)

就是秦国给我们设地套,我们又何不借这个机会给秦王设套呢若是秦国不进攻我们,我们正好趁机灭了燕国,赵国就会强大起来。”

这话太玄了,殷飞洪不解地问道:“可是秦王对我赵国用兵了,这可是趁我军深入燕境,战线拉长。兵老师疲之际突然发起的进攻,我们就算要回师增援。也会累得人困马乏,难以与强秦争锋。千里赴援,至者不过十之二三啊,就算我们到了,又能做什么呢”

“你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没有把握化解这一危机,我李牧也不敢率兵北上。”李牧信心十足地道。

李牧能征善战,威行素著之人,对他的话殷飞洪一点也不敢怀疑,很是心急地问道:“敢问将军,要如何破解秦王这一手”

“这是军机,恕李牧不能详告。”李牧接着道:“你说得没错,我们回师增援,势必人困马乏,可是增援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等我们赶到。依李牧推想,秦军倾巢出动,对我赵国是势在必得,秦王欲得所欲,必先破司马尚。司马尚若是给包围,他可以结寨固守,等待援军,司马尚一员良将,秦王要吃掉他,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会给拖得人马疲惫,到那时,我们再以逸待劳,你说会是什么后果”

殷飞洪脱口答道:“那还用问,自然是秦王兵败赵国,当年之事就会重演,秦王是第二个昭襄王。可是,将军既然如此有把握,何故在大功将成之际,放弃进攻蓟城呢剥牛已经剥到尾巴上了,只要再加把手,整只牛都给剥掉了。我们只需要一战,也许只需要几天的功夫,就可以灭掉燕国啊。”

李牧不答所问道:“将军,何做明知故问。”

殷飞洪皱着眉头想了一阵,笑道:“高明,高明,将军真大手笔,敢放弃蓟城,给秦王造成一种我军首尾难顾地假象,也只有将军才能做得到了不起,了不起”

战争就是这样,你在给我设局,我也在给你设局,究竟谁会赢,那就要看谁设的局更明,执行起来谁更坚决。当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李牧谦道:“只要打败了秦军,以李牧想来,数年之内西线将无战事,我们就可以集中兵力向北发展,把燕国给灭了。灭了燕国,我赵国就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强国,即使秦国恢复过来,也不能把我赵国怎么样。”

他的计划实现,秦赵势均力敌,鹿死谁手还在未知数,殷飞洪欣然色动,赞道:“将军不愧是我赵国的柱石将军”

高兴中的殷飞洪却没有问李牧要如何才能实现以逸待劳,很明显凭他们现在手中的军队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就有另外一支军队,那这支军队在哪里,又会是哪支军队。

“启禀将军,前面的桥梁给燕国的百姓拆了,大军没法渡河。”一个小校飞驰而来,下马向李牧汇报。

李牧下令道:“殷将军,你立即赶去,重新架桥。”

殷飞洪应一声,飞驰而去。

他刚去没多久,又一个小校飞驰而来,报告道:“启禀将军,雷将军传来讯息,他们给燕军追上了,雷将军请示,是打还是撤。”

李牧浓眉一轩,道:“不对呀,这么快就给发现了,燕军中有能人啊,这人会是谁呢”心里大叫一声糟糕,很可能他最害怕之事出现了。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七章 攻占邯郸四

“启禀将军,燕军已经逼近,离这里大约只有十来里路。”探子向雷万良报告。

雷万良大个子,闻言之下浓眉一竖,骂道:“娘的,这些燕狗,打仗不怎么,追人倒是挺快。传我号令:排开阵形,准备战斗。”

副将提醒道:“且慢,李将军还没有传来号令,是战是退还是等等再说。”

“我说你呀,怎么这么死脑子呢”雷万良数落起来,道:“敌人离我们不足十里路,要是晚了连队形都展不开。李将军的号令我们自然是要听,可现在不是情况危急嘛,我们要是连这点状况都处理不了,还配做将军吗还配做李将军的部下吗”

这倒是实情,副将语塞,道:“那就打他娘的一仗。快去传令。”

赵军本就不错,李牧麾下更无孬种,赵军很快就在排开阵形,只要燕军追到,不等燕军成阵,突然发起攻击,必然使燕军全线崩溃。

雷万良的主意绝对够妙,然而世事往往出人意料,不会按预订发展。没过多久,探子来报告道:“启禀将军,燕军排开阵势。”

“那好啊,要打就打。”雷万良问道:“燕军还要多少时间能到”

探子回答道:“将军,燕军停止前进,排开阵势在原地不动,依小的看,他们无意进攻我们。”

这简直有点难以让人置信。雷万良思索着骂道:“是哪个狗杂种泄露了消息,给老子站出来,老子砍了他。”

小校回答道:“回将军,不是有人泄露消息,是燕军地探子在高岗上探视我们的行动。”

“来人,马上派出小分队,去把燕军的探子干掉。”雷万良下令道:“撤。”

一声令下,赵军又开始撤退了。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因为他没行多远就遭到阻击,阻击他的不是燕国正规军,而是燕国的百姓,给他们挖了陷马坑、陷阱,设了绊马索。雷万良派人去追击燕国百姓。当追到树林里时,燕国百姓凭借有利地形对他们放冷箭,在付出了死伤数十人的代价后,雷万良连燕国百姓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无奈地下令撤走。

前行不久,来到一片树林里,那可成了雷万良地恶梦,因为树林里箭如飞蝗般射来,射杀了他不少部下。树林里地形复杂,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在雷万良的指挥下,赵军发起进攻。斩杀不少。

让雷万良吃惊的是,攻击他们的是燕国百姓。数百百姓中没有一个燕国兵士。雷万良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没有见这如此悍不畏死的百姓,以区区数百之众就敢与他地大军对着干,除了佩服燕国百姓的勇气外,还很是吃惊:燕国百姓居然如此有胆色。

树林里打得如火如荼时,燕军赶到了,雷万良毫不犹豫地向燕军进攻,可惜的是燕军根本就不和他硬拼。马上撤退。如此一来,憋了一肚子火的雷万良想打仗都找不到人。

燕国百姓哪里抵挡得住赵国大军的进攻。没多久就胜负立判,百姓见势不妙,发一声喊,冲进山里去了。燕国所在地就是后世称作燕云之地的战略要地,多山,便于隐藏,雷万良只有望着大山叹息。

万般无奈的雷万良只得再撤,一路上不知道给燕国百姓攻击过多少回。虽然每次损失不大,可次数多了,损失也够惊人,居然损失了差不多两千人。

最让雷万良难以忍受的是,明明两天的路程却给他走了五天。他好不容易来到河边,却发现河上的桥给人拆了,路边还有一具赵军尸体,他认得这是李牧身边地小校,也就是后世的传令兵。不用说,这传令兵是来给他传达李牧地命令,却给燕国百姓杀死,李牧传给他的是什么命令,他也就无从得知了。

李牧是一员良将,料事少有不中,然而他在判断燕军中有能人一事上却没有算准,不是燕军有能人,是秦国有能人。造成这种情况地正是秦使杨开,而不是燕国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