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的武功,如何能改变这一切呢,在这乱世中若不依附强者,恐怕生存都是问题。
再说了,我能阻止得了这一切发生么,刚刚冒充了神医,但是这样的军国大事谁会相信我呢,又能听他的呢恐怕连皇太极都不会,这时八旗气势正洪,一个个都摩拳擦掌,仿佛宁远城一簇可就一般,我怕是说了也没人信,算了吧,还是在努尔哈赤死前看看这个伟人吧,也不算白来一回。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看情形吧,自己又不是高官厚禄,也不是名声显赫,何苦来趟这摊浑水,得过且过吧,最好是骗些钱财,找个安稳的地方过点逍遥的日子,也不算白来一回,想着想着我昏昏睡去。
第二天一早,我被嘈杂的吵闹声弄醒了,刚要起身却见眼前一个美貌的女子正看着我,与他目光相对,立刻不好意思的回避了。哦,想起来了,是昨天那个皇太极派来坚持要服侍自己的女子,这年头女子的身价都不如一头牛是可以被任意转让的。但眼前的这个显然不大相同,至少在她眼中流露着智慧的光芒,加上眉目清秀,如同一块璞玉,未经雕琢,又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等人采摘。。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我问道。
“是大汗点兵,要攻打宁远”那少女回答道。
ot什么”我扑楞一下子跳起来,把她吓了一跳,顾不得看她那西子捧心的模样,我匆匆的穿好衣服跑出帐篷。只见一队队整齐的士兵列着方队向营外开去,战马嘶扬,马上的骑士高举大刀,源源不断地向高处集结。那些辎重兵也都在忙碌,整个营寨沸腾起来,远远的一个人骑马向他跑来,鲜明的盔甲,雪亮的战刀,正是鳌拜。
“先生,四贝勒请您到大队后面,待到开战时以便医治伤兵。”听这口气那里是请,明明就是命令,也罢,在人家手中也容不得我抵抗,再说没让去攻城就不错了。历史上这次宁远大战伤亡很大,自己该庆幸了,但是紧接着一个难题就出现了“医治伤兵”,天啊,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昨天侥幸只是弄了只狗,勉强过关,今天就变成人了,这可怎么办啊。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人家是死马当活马医,我是活人当死狗治吧。
第一卷 始于辽东第三章 治人
我跟着鳌拜向前到了一个地势平缓所在,远远的宁远城已经可以望见。不同于现代,没有了楼宇的映衬,这个古代的宁远城向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那里,显得十分突兀。假如手中有一张“中国地形图”,就可以清楚的看见:棕色的蒙古高原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绵万里,过了张家口赤峰一线之后,突然转为黄色的燕山山脉和由努鲁儿虎山、黑山、松岭等山组成的辽西丘陵。从这里分别向东北方和南方,是一片绿色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向东南就是碧波万顷的渤海。位于山海之间,连通两大片绿色平原的是一丝极狭长的绿色,绿色的一端写着“山海关”,而另一端则写着“锦州”两个字。
这,就是辽西走廊。
看到这里,辽西走廊的战略意义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它是从辽东进关的必经之地。大军想要入关,不走辽西走廊就得远绕蒙古。劳师远征,后勤极为困难,而宁远正好卡住了辽西走廊的咽喉,有宁远在,山海关就可以安然无恙,八旗兵即使绕道蒙古入塞,没有打通辽西走廊,也不敢久留。觉华菊花岛则是宁远附近的一个小岛,有着与宁远类似的战略地位,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从战术上来看,守岛不如守城,因为辽东天气寒冷,冬天海水一上冻各岛便无险可守。明军驻防的许多海岛都是被八旗兵乘海水上冻攻破的。而守城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八旗为何气势汹汹,势在必得的原因了,不突破宁远就没办法叩关山海。
凝望远处的那座坚城,里面同样有一个当代的大英雄袁崇焕。而且这场战争的结局我已经知道了,就是八旗会无功而返,并且努尔哈赤也会负伤,这两个当代的英雄第一次交手,也成了最后的绝响。但此时谁会想到一个征战沙场百战百胜的老将会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按察使手中,天意弄人啊,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卷到这个历史的大洪流中。叹了口气,我随着鳌拜进了一顶大帐篷,里面坐着几个人,看那打扮都是随军的大夫。
“这位就是李神医了,你们几个从今天开始都要听他的吩咐。”鳌拜大声说道。
“是是是,小的有幸在李神医手下差事,真是三生有幸啊”这几个人客套道。鳌拜交待完毕也就不再多说,转身出帐,这时帐中诸人大眼瞪小眼的都看着我,仿佛我脸上有什么字似的,为了打破这种僵持的局面,我起身道:“诸位我们还是到帐外看看战事如何吧”
“神医说的是,神医说的是"这几个人随声附和道,于是我带着这几个手下出了帐篷。其实我最想问的是他们怎么救治伤员,但是随后想想这事是万万不能启口的,不说叫人轻视了,更重要的是怕漏了自己兽医的底子,走一步看一步吧。
随着隆隆的战鼓声,一队队八旗士兵缓缓向前推进,这次努尔哈赤动用了极大的本钱,所率兵马有十三万之多而明军守卫宁远的只有一万余人吹牛造势的,其实这时八旗总共不超过8万人,不过从高处看,蜿蜿蜒蜒,铺天盖地的都是八旗兵,也看不出到底有多少。明军这时唯一占有优势的就是宁远城修筑完成不到三年,城高壁陡,加之还有从葡萄牙购买的红夷大炮。对于红夷大炮的利害努尔哈赤一点也不知道,以往明军的火器虽然厉害,但是八旗总是有办法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