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叟对痈、疽化脓性感染的阴阳虚实辨证,论述甚详,保存有不少民间验方。申斗垣的外科学术思想则比较激进,他崇拜华陀,深为其剖腹,刮骨等手术未能传世而惋惜。他对各种外科疾病,多能根据不同情况,在辨证基础上,给予手术或非手术的适时治疗。对筋瘤,他主张“以利刀去之”;对血瘤,强调“以利刀割去,银烙匙烧红,一烙血止”,使不再生。可以说都是非常先进的思想。
王肯堂晚年撰成外科证治准绳,是集先代外科名医方论融合而成的代表作。王氏治外科学富有求实精神,重视临床效验,善于总结经验以提高理论认识。如关于诊断瘤肿性质与确定治疗原则的关系,他强调:“按之推移得多者,可用取法去之,如推之不动,不可取也,去法以药先腐,再剪割,必除瘤根。小瘤术后即愈,大瘤去后半年,其肌肉寐痹可复”。王氏对手术持慎重而积极的态度,主张扩大外科手术治疗领域。他是明代记述外科手术最多最详的外科学家,在很多疾病上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其实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临床经验不足,这将导致我对很多疾病不能确诊,也就没办法进行更好的治疗。经验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那要靠日积月累,更何况我还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我是兽医,对于人类疾病的很多临床症状我并不是很熟悉。
但是作为兽医我也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不同于现代的人医,现代医学把各科分得越来越细,例如内科医生干不了外科医生的活,牙医就不能接产,若是换了个人医来到古代估计混得不一定比我好。兽医则不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咱学的不精,但是好在各科都学,哪样都能顶一阵子,最主要的是我所学习的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这时倒真要感谢在校时那些逼着我背书的教授们了,更加感谢我的导师,没有这些人,我对医学的认识恐怕还不如这些古代的郎中呢。正是具备了这些认识,才能使我比这些古代人看得更远,认识的更透彻,不得不承认人类在二次大战以后医学上的进步抵得上从前几千年的积累,战争有的时候也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正当我拿着外科证治准绳仔细咀嚼,慢慢回味的时候皇太极悠闲的进了来。这是他的府邸,自然是他愿来就来愿走就走,我哪里管得了他,不过看他那满脸笑意的样子,我就知道准没好事,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四贝勒大驾光临,有何贵干那”我没好气地说道。这些天和皇太极已经很熟落了,也知道了他的脾气,不管我怎样对他,他都不会生气,真是不明白就这样的人将来居然能做女真的大汗。
“呵呵,没什么事只是今日阿玛议事结束的早,所以过来看看先生。”皇太极笑着说道。看他那笑容我就是有气也发不出来,伸手不打笑脸人吗
“四贝勒真是有时间,四天的时间来了三次,难道四贝勒就没有别的军国大事要处理,或者是真的太无聊了才往我这个小郎中这里钻。”我说话依旧尖酸刻薄。不生气不等于就要给你笑脸,要是给点阳光他就灿烂,以后可就震不住他了。再说书上不是说么,凡是那些有本事的人都持才傲物,诸葛亮还要刘备三顾茅庐呢,我我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你皇太极拉拢过去吧,要不该觉得我不值钱了。
“先生说的是哪里话啊,我皇太极今日来是有大事和先生商量的。”皇太极说道。
“哦,什么大事,说来听听。”我不紧不慢的说道,拿起手中的书,随意的翻了一页。
“大汗要扩大太医院,我已经向大汗保荐先生出任院判了。”皇太极说道这,我心中一动,多日来读了很多医书,也了解了一些明代的医事制度,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太医院是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明代太医院分为南京、北京两处,分别设有院使、院判、典簿等官职,其下才有御医、吏目、医官、医生、医士若干分类。这院判可是等于卫生部副部长或者是司长的官职,我一个小小的兽医居然能爬到这样的高职,真是想也想不到。按住心中狂喜从一个平民老百姓一下子升到卫生部副部长,我想就是谁恐怕也要兴奋的找不到南北了,可是我我偏偏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什么是成大事者,成大事者就是要处事不惊,呵呵,吹牛了我故作平常道:
“原来就是这事啊,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如今钻研医书,正准备出书立传,与这院判的闲职倒也没什么兴趣。”
“先生怎么能这么说,虽说这院使由额尔德尼兼任,但是他不通医事,太医院从此还不是先生作主么”皇太极连忙解释道。
赚了,真是赚了,我对自己说,掩饰心中的兴奋,淡然地说:
“这些都是俗事,我最大的抱负是治病救人,进了太医院整日周旋于皇亲国戚,哪里还有时间深入民间,最需要我的恐怕还是那些平民百姓。”
“先生原来是有这悲天悯人的想法,那真是太好了,这个简单,我女真不同于明朝,先生也不会只针对那些大臣贝勒,凡我八旗旗民都在太医院救治行列,所以先生不要担心了。”皇太极说道。
“那些汉人怎么办,贝勒不要忘记我是一个汉人,我不可能看着自己的同胞生病,挣扎在生死边缘上。”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