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1 / 2)

才有今日的成就,虽然经历了宁远一败的打击,但是他这个固执的脾气恐怕也不会那么一下就容易改变了。对付这样的人必须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至于动之以情,我看就不必了。

“请问大汗,历次战斗中女真伤亡情况如何”我问道。虽然不明白我为什么问这些,但是努尔哈赤还是回答了我。

“我八旗士兵骁勇,将士用命,除了上次先生所说的两次战斗有些失利外其他战斗无不以少胜多,伤亡不大。”说道这里他很自豪,任谁能统帅一支这样的军队,取得如此的战绩都会十分骄傲的,对此我也很佩服,只是努尔哈赤似乎刻意避免了宁远这一战的情况。

“那么请问四贝勒,这次宁远一战八旗伤亡如何”我将头转向皇太极问道,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十分在意,所以我没有问他,以免刺激他。皇太极也没想到我会突然问他,连连忙组织语言:

"宁远一战,我军亡6千余人,伤9千余人。若是没有先生恐怕死亡的人数还会增加许多。”听到这里,努尔哈赤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这可是他平生最大的败仗,损失又如此惨重,虽然这一战明军光在觉华岛就损失了7千多人,再加上宁远的损失肯定要比八旗多,但是以八旗以往战绩来看这场仗的确是八旗输了,并且伤亡惨重。

“那么敢问四贝勒,每次战役死亡的士兵中有多少是直接毙命,又有多少是因为受伤而导致死亡的呢在受伤的士兵中有多少人残疾呢”对于我的一大串问题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倒是阿巴亥眼睛一亮,似乎把握了了我问题的主旨,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没我心中想到,虽然不明白我的意图,但是皇太极还是尽量回答了我:

“死亡的士兵大概有三成左右是先受伤随后死亡的,剩下的大多是直接死亡的,至于残疾的士兵我们倒是没有计算,不过大概自天明元年至今十年间有8千左右吧。”听他这么说,我心里有了底。

“大汗,相信您知道无论是大金也好,还是大明也好都有一条规定,就是战场上受伤的士兵是不允许接受救治的。”

“是的,这是为了避免动摇军心。”努尔哈赤回答道。

“但是请问大汗,明朝的军队就不用说了,单以八旗的精兵而言假如将伤员抬回救治,真的会动摇军心么”我一步步进逼的问道。

努尔哈赤想了想回答道:“大概是不会吧,这要看战斗进行的情况而定,假如顺利的话应该不会。”

我笑道:“相信以八旗的训练有素,和过往的历史而言这样战事不顺的战斗恐怕屈指可数吧”

“是啊。”努尔哈赤机械的回答道,他已经完全在跟着我得思路走了。

“既然是这样,大汗您还认为让那些受伤的士兵继续留在战场等死或任人杀戮,有必要么”我严肃的问道。

“这个”努尔哈赤低头沉吟道,进行了这么长时间的对话,努尔哈赤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上的伤势,我也没办法顾忌这些了,必须一鼓作气,说服努尔哈赤。

“其实就像四贝勒所说的那样三成的士兵是因为先受伤而随后死亡,在剩下的死亡的士兵中我估计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士兵是因为受伤失去抵抗能力而死亡的。”听到我说道这里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人都表示赞同,他二人出没于战阵中与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

"其实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战争的宝贵资源,尤其是这些士兵,相信凡是经历过受伤而又活过来的人都是素质不错的士兵,他们具有丰富的战阵经验,是军队的主力和灵魂,这样的人与其任其在战场上自生自灭,不如及时救治,到下次投入战斗时都是不错的士兵,所以我建议大汗允许受伤的士兵及时医治,这样就可以减小伤亡,保存人这一主要的战争资源。同时这些士兵知道了受伤后可以妥善医治,上战场时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必能勇往直前,其作战能力也必定大大提升。"听我说道这里,努尔哈赤和换太极才明白了我的意思。父子俩互相望了一眼,皇太极说道:

“李先生所说的这些的确很有道理,我们也不是没有想到,但是随军医生是在太少,李先生也看到了,故才有此下策。”他说的也有道理,这时没有专门培训医生的机构,医生大多是世代相传,或者是师父传徒弟这样的一对一的教学,所以医生这个群体十分的少,没办法大规模的投入战场。

我再次笑道:“这才是设立太医院的主要目的,太医院的设立不应当只满足那些大臣贝勒,而是为了军队,为了百姓,太医院应该大量的培养医生,满足军队的需要,将每场战斗的伤亡减少到最低,这虽是治标之计但是相信效果也会很好的。”说道医学这父子俩就不懂了,但是他们明白一个合格的医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说培养就培养出来的。皇太极疑惑的问道:

“这么多的医生如何培养呢要知道一个好医生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