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毕竟是做过君王的人,对这种场景依旧记忆犹新,尤其是有人带头下跪,高呼大王的时候,光海君的眼睛潮湿了,在旁边目睹一切的我暗暗得意,奸计得逞如何能不高兴。
显然这一切还是出于我的策划,再加上李觉复的精心安排,这家伙作这种事总是不遗余力的,而且每次都十分妥当,看来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了,有一种人就是虽然本事不大,但是对于领导交待的事情总能完成的很好,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李觉复这个平壤留守的位置就还给他留着,其实不给他做,我也找不到别人来做,可却让他感激涕零,谁知道真的假的,这些天下来,我发现这家伙是天生作演员的料。
在参加完奠基仪式后,我陪着光海君在大同江畔漫步,虽然春寒料峭,但是老人的身体十分结实,精神也很矍铄,远远的我的卫兵和李哲等人跟在身后。
“大王最近的寝食可还安好”我问道。虽然他一直不肯答应复位,但是我还是一直称呼他大王,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他至少曾经是朝鲜的统治者。
“承蒙李大人关心,一切都好,只是终日饱餐素食无所事事。”光海君此时对我客气了很多,一路上他看到了平壤的变化,我并没有扰民,也没有奴役谁,这让他的语气和缓了很多,但是也增添了对我的不解。
“那大王不如赶紧复位,现在朝鲜有很多事情需要大王做主。”我随声附和道。
“我看不必了,李大人不是做的很好么,还要我这个老家伙做什么傀儡呢”光海君说道。
我笑了笑,望着已经开始解化的大同江道:“朝鲜不过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驿站,就像这大同江,终归是要流向大海的,我的宿命也如此,我志不在朝鲜,相信大王已经看出来了。”
“李大人志向远大,老朽早就看出来了,可是不知李大人为什么千挑万跳要拿我朝鲜作跳板呢”光海君毫不客气地问道。
“看到那只苍鹰了么”我顺手指着天上的一支苍鹰,所问非所答的说道。
“苍鹰也是由雏鹰成长起来的,它不可能一会飞就叼得起一只羊,同样一种变革,一股势力也不能一开始就能占据主导,快是好事,可是太快了就不是好事,尤其是在自己翅膀没有长硬的时候。”我的这番话勾起了光海君的回忆,曾几何时他也曾雄心勃勃,试图改变朝鲜的现状,可是他失败了,并且被幽禁起来,多年来他一直在考虑当年的行为,自己到底做没做错,可得出的结论却很让他寒心,动机是好的,可是方法不对,就此光海君不想再问世事,心灰意冷,直到李觉复将他请出,当日他说的天花乱坠,几乎重新燃起了当年自己的斗志,可是当他见到我的时候或许开始动摇,要不要和我合作,对于我的野心他应该能感受得到,这让他犹豫不决,不想让自己把朝鲜推向危险的境地。
如今听我这样说,他更肯定了自己当日的想法,眼前这个人绝对不会只满足于小小的朝鲜,一旦同自己合作,那么朝鲜将走出多远,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就不得而知了。我明白他的这种心情,谁也不想让国家毁在自己手上,留下千古骂名。
“大王的担心,我是知道的,可是大王担心也没有用,这种变化已经开始了,它不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就是朝着坏的方面发展,不可能停滞不前。”指了指即将变成校园的一大片空地和那些正在劳作的工匠。说说道:
“看到了么,他们将是历史的见证,因为这所大学将改变朝鲜的历史,而这座大学是他们建造的,你我都是历史的见证。你我能改变历史,但是你却不想努力,让我一个人来背负这样的重担,我是个汉人,我的家乡不在这里,而是在中原,我不会在意我在朝鲜的这次尝试是失败还是成功,因为即使失败那也不会祸及我的族人。而大王你不同了,你有能力把握这个尺度,可你却怕留下所谓的什么千古骂名,不敢尝试,你当年的胆量哪里去了,那时你就不怕留下骂名么”面对我的质问,光海君哑口无言,他的思绪全部飞到了十数年前,那时他也和我的岁数差不多,一样的有抱负,想做一代英明的君主,刚刚结束壬辰之乱的朝鲜百废待兴,他同样明白朝鲜何以遭此劫难,所以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可是他手下的群臣不这样想,他们成天追逐的都是名利,是党派之争,渐渐的自己也失去了耐性,曾经提出的主张都没有贯彻实施,也没有人来贯彻实施,当被自己的侄子李倧推翻时,他觉得无比的轻松,到后来唯一的儿子想利用地道逃跑却被赐死,自己的心也就死了。这些年来若不是小女儿懂事和自己相依为命,他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左右这一切,要知道我当年还是朝鲜的大王时,都没有成功,现在就能成功么”光海君问道。一听这话我知道有戏,这老头心动了。
“凭我手上的三万雄兵,和俘虏的十万朝鲜士兵,大王看够不够,如果不够,我还可以从大金国抽调五万八旗,这样总该够了吧,这场变革一开始可能会血腥一点,但是后来会好的,拦路的障碍总是要去掉的,那么就不能不流血。这样总比一沉不变要好的多,今天就是没有我来征掠朝鲜,明天也会有倭寇来征掠的,到时他们可就没有我这么好说话了。”我笑着道,这让光海君心中发怵,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怎么看也不像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啊,可偏偏的让自己心中有些畏惧。对于倭寇光海君是知道的,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劫难自己曾经参与其中,若是没有明朝出兵,那么朝鲜早沦为倭寇的属地了,倭人的残忍他如何不知,如今想起来还十分后怕。
我并没有向他透漏即使手中的这三万蒙汉联军也十分不把握,更别提什么八旗援兵了,一旦和皇太极决裂,他不置我于死地而后快才怪呢,这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下面的人知道的,只要我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了。光海君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当权者最怕的是什么了,于是问道:
“你们的大汗就这么放心让你在朝鲜作这么大的动作,就不怕你造反”
“怕,他也怕,可是他更相信我,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皇太极可是十分有胸襟的,否则也做不了女真的大汗,其实不光是我在朝鲜变革,他在辽东也在变革,我们君臣二人早有默契,否则他如何会派这么多人来协助我,还不是希望我这面顺利一些,这样他的压力也会小一些么。”我顺嘴胡说,不知道光海君信没信,总之他是不说话了,陷入沉思。过犹不及,我知道今天的话说道这份是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往回走,临告别前,我对光海君说道:
“大王,朝鲜和中国的关系是唇亡齿寒,和辽东就更是如此,任何人都不希望朝鲜出事,让倭寇趁机钻了空子,没有了朝鲜的依托,倭寇在海上会更加猖獗,到时受害的是双方。即使我蒙汉大军不进驻朝鲜,若不思变革长此以往朝鲜也会被日本占领的,到时的后果可就不是像现在这样了。我不过是个过客,我的使命也不在这里,这点大王尽可放心,若干年后,朝鲜还是朝鲜,不是我李某人的朝鲜,而是朝鲜人的朝鲜。”说完我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光海君一个人在那里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