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6(1 / 2)

于是在向众人摊牌,阿敏和多尔衮带兵在外,就算是得到消息挥军返回一切也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而辽东的诸股势力由于最大的两股反对势力不在很难形成气候,估计这刻早就被分化瓦解,至于阿巴亥的两个儿子阿齐格和多铎,多铎年幼被夺军权在所难免,阿齐格则孤掌难鸣,下场可以预见。

我面色灰暗的看着阿巴亥,她同样也看着我,不过并没有像我这样神色颓废。

“还是个男人呢,这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手里不是还有军队么,只要留得一兵一卒就有翻身的机会,他皇太极此刻的兵将也不一定比我们多多少吧,要说道粮食他就更需要靠我们从朝鲜供给他了,所以短时间内他不会有什么大举动的。只要我们守住宁边和安州就能确保万无一失,目前的关键是早点收服朝鲜水军,尽快的结束战斗,牢牢的把握这支军队,决不能让皇太极的人再混进来,已经混进来的也要想办法清理掉。”阿巴亥不愧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处事不惊,遇事不乱,这让我有些羞愧,怎么连一个女人都不如呢

“先生不要着急,事情要慢慢的来,只要不让皇太极抓到什么把柄,一年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此刻鸭绿江已经开始解冻,若是想大军来攻至少要明年的正月,何况还有袁崇焕在那里虎视眈眈,这段时间只要先生掌握了朝鲜水军,那什么时候过江还不是您说了算么。”阿巴亥笑着对我说,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鸭绿江那边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她又如何不担心呢。

“那阿齐格和多铎怎么办,你就放心他俩么,皇太极一定会对付他俩的。”我对阿巴亥说。

“没事的,我随多尔衮出来时就预料到了,早嘱咐过他俩,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忍。多铎年岁还小别人不会戒备他的,阿齐格性格温顺,皇太极也不会对他怎样,大不了是消夺兵权,幽禁,只要人还在就行,关键是在朝鲜,朝鲜越稳定,先生的兵马越强壮,皇太极就不敢怎样,除非他的实力能达到咱们的三倍以上,否则他不会轻易动兵的。”阿巴亥的话果然应验了,没过多少天,皇太极的信使就到了,信中对我能迅速占领平壤及入朝后的表现大加褒奖,并且正式封我为朝鲜总督,全权负责蒙汉联军在朝鲜的驻军问题,同时要求从朝鲜运送粮食到辽东,这和阿巴亥预料的果然差不多。不得不让我从内心中敬畏起这个女人来。

给,当然要给,拿着信我去见了光海君,他倒没说什么,纳贡上粮这种事太平常不过了,问题给多少。给多了则助长皇太极的气焰和势力,给少了没准会加速分裂的速度,也稳不住皇太极。先拖一拖,反正筹备军粮也要一段时间,何况朝鲜尚未平定,我军也急需军粮,我回信给皇太极,十分恭顺而诚恳地向他倾诉了我的难处,将困难大大夸大,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云云,随信的还有两门大炮,是多尔衮这家伙在前线弄坏的,全当是我军缴获的吧,我才没工夫修呢,有那时间都够造新的了。

给皇太极的信写完,趁着这机会我又给海兰珠写了一封信,信中极尽缠绵肉麻的话,什么想你的日日夜夜我孤枕难眠,没有你我的世界黯淡无光之类的话,末了不忘让他催促老丈人别忘了兑现他的允诺。我这么说海兰珠自然会明白什么意思,这也是这封的主旨所在,前面的那些不过是烟幕,迷惑给皇太极看的。我才不信这家伙不会偷看我的私人信件,那时就是有保护隐私法他也会照看不误的,然后再扣一个国家安全的大帽子。

进入平壤后,随军带来的那些牛羊我已经禁止捕杀,既然有粮食天气也暖和了就没有必要在多吃肉了,朝鲜临海,海中的各类鱼虾多不胜数,完全可以提供相应的蛋白质需要。没有办法预料将来的事那么就要把握现在,这些牛羊将成为将来发展朝鲜畜牧业的基础,无论如何是杀不得的,这时我就更需要老丈人曾经允诺的那些牲口了。

送走了皇太极的信使,我好不容易清静了几天,开始和光海君商量未来朝鲜的内政,这光海君当真是老当益壮,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每天精力无限,更是将他从前修编的经国大典拿了出来,征求我的意见看还有哪些需要改动。干什么要改动呢,我要做的可不是改动而是彻底的推翻,推翻这种腐朽的制度,推翻劳动人民肩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一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完全忘记了刚刚还因为皇太极而发愁呢。终于要开始了,前途简直是无限光明,嘴中开始哼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除了个李开阳,他为”实在是唱不下去,这歌词一改完全蹿了味,变得不伦不类。由此推论若是这体制改革也和歌词一样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我冷汗直流,最近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居然开始以救世主自居,你算什么呀,李开阳,你不过是个兽医,若不是走了狗屎运哪会有今天的成就。上天已经很眷顾你了,但是他不可能永远眷顾你。

历史已经被我改变了,我必须对历史负责,想到这我实在坐不住了,将光海君编修的经国大典拿起来仔细阅读。文字是繁体汉语,但是仔细辨认也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来,虽然枯燥无味,可是从中确实学到了不少,朝鲜的政治结构和官制全部模仿中国,可以说中国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现在已经登峰造极了,而朝鲜也学了个十之八九,政府框架除了名字不同外实质都是一样的,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这好像和现代的政府机构差不多,不同的就是国王享有的权利被最大化和权威化了,并凌驾于法律之上,作为国家的统治机器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制约协调,虽然有两府作为监督机构,但是被赋予的权利还远远不够。不过好就好在朝鲜经过“士乱”和多次王位更迭,再加上后宫干政,国王的权威虽然被法律承认,可实际上却早就名存实亡,否则光海君也不会被赶下台了。至此我也对光海君的号召力大打折扣,看来他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国虽小,却上下乱成一锅粥,实在是一个烂摊子,这样的国家没让日本灭掉真是万幸了差点被灭掉,没有明军的帮助朝鲜那时就改姓了,七年下来双方伤亡达数十万。除了水军还像样外,对朝鲜的陆军,我简直失望透顶,一溃即散毫无斗志。从多尔衮和阿敏送来的战报看,朝鲜的军队现在是各自为战互不统属,再加上军官对士兵缺乏驾驭,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这和明朝的军队差不多,因为害怕武官造反,所以将不专兵,大都是临时任命,这样士兵平时缺乏训练,号令不统一,说白了就是缺乏磨合,如何能打好仗呢。看来改革还是先由军事领域开始吧,依靠这样的士兵和将领我是没有办法在朝鲜坐稳的。所以整顿军队,改革军事成为我目前的当务之急,手里有了军队,而且是打得胜的军队心里才有底么

我将自己的想法和光海君商量,光海君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李大人,此刻朝鲜尚未平定就这么快整顿军队,不怕出乱子么,我怕军心不稳啊”

“大王,这时不整顿何时整顿,趁着八旗余勇,把这些俘虏和投降的士卒彻底打乱,重新编制,挑选其中精悍者编入大王的京畿戍卫队,戍卫队可划分为五营,每营一万人,轮流驻守王京,其余四营分别驻守金川、开丰、坡州、涟川四地,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入京。剩下的军队则各一万驻守各道州府,另水军五万分别扼守沿海岛屿、重镇壬辰倭乱的时候朝鲜就有水军四万,占朝鲜军队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样总数十七万大军,加上我的三万正好二十万之数如何”我的口气虽然是征求光海君的意见,但是已经不容他质疑,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光海君无奈的点了点头,目前的情况的也容不得他不答应,而且从总数上看朝鲜军队占了绝对的优势,他始终还是相信这些军队会听从他的调遣。

“既然这样定了,那么我就着手准备整编军队了,先从大王的京畿戍卫队开始吧,不过我准备在王京开城建立一所军校,专门训练和培养军官如何”我接着问道。

“军校”光海君显然是对这个新名词不了解,但是从字面意思还是明白了它的大概职能。

“有这个必要么,这要很多银子的”光海君参加了平壤大学的奠基仪式,知道这所大学耗费多少,并且是个无底洞,每天都在吞噬着金钱,要不是我买药得来的暴利,光靠平壤一年的赋税根本就无力支撑。听我说要再开一所军校,立时脸色发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