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军队当中。就是你军队中的士兵恐怕也是用自己积攒的银子购买债卷吧,他们买是为了有一天退役后,能有一块容身之所,你这样做无疑是要失信于士兵,为了这几千万两银子,至于么,你要是真的缺,尽管说出来,这些银子我邓家还不当回事元度啊,你什么时候这样缺乏远见呢”
邓希贤神色十分肃穆的对我说道,一反常态,看着他隐藏在脸上肥肉之后精光闪闪的眸子,我背后冷汗直流。一时的顺利和不败的战绩可能让我冲昏了头脑,再有我本来就是一个兽医,缺乏长远目标,更缺乏治世的经验,从前很多事大多是凭着运气,和超前于人的“预感”,可是在真正面对危机时又时常手忙脚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算是上天对我的眷顾。
像邓家这样的大财阀,不同于张海潮这样靠着我的政策一夜致富的暴发户,也不同于李复觉这样的政客和商人,邓家在中原立足百年以上,家世雄厚,所看的绝对不是眼前的小利。可以说邓家和我的合作一方面有邓希晨的原因,但是那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的原因还是邓家在做政治投资,而邓家背后所所连接的江南各大望族世家绝对不在少数,否则口气不会如此大,联想到以往数次军事行动,邓家在资金上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答案呼之欲出,我怎么这么蠢啊,到现在才明白,以前还以为自己聪明,能说动邓家,估计不光是邓家,就是张海潮也和这些商业集团和利益早就联合在一起,他的角色可能是更像一个买办。
这是我和邓希贤第一次如此对话,想到邓家背后所代表的庞大的利益集团,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邓希贤选择在这时警告我,看来我这次债卷发行确实漏洞很大,隐忧更大。
“希贤大哥,当初小弟出售债卷时,其实并没有想纯以白银偿还,我的初衷其实是想变相的出卖北方的土地,这些土地被打下来却荒芜在那里未免可惜,可是若是单以政府的行为组织移民,这笔负担已经越来越大,随着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每月这笔银子都不在少数。债卷无疑可以刺激那些已经在朝鲜站住脚的移民绝续向北方迁移,这样对将来北方的开发和防卫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在邓希贤的压力下,我不得不说出自己的初衷,是的我发行债卷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此方式促进一次大的移民,这是当时被钱逼得没办法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到的,虽然当时还不知道邓家有如此雄厚的背景和庞大的资金,但是我的潜意识当中是想在涉及军队改革这样大的事情时减少这些大财阀的影子,毕竟军队才是国家的根本,若是军队也和这些财阀拉扯不清,那么将来很有可能变成某些财阀的私人武装。这是很可怕的,恐怕邓家及其背后的江南财阀正是这样希望的,想一想拥有朝鲜这样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军队,即使将来时局有变,那么他们也有一条退路。
再有就是我对商业的支持态度,估计也让这些人蠢蠢欲动,毕竟在明朝还是抑制商业的,商人尽管有钱但是没有地位,所以官商勾结的事情才屡见不鲜。商人这个特定的阶级已经形成一种意识,这绝对是政治投资。
“元度,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你有没有想到,原则上借了钱是应该还钱的,你以土地偿还本身就说明失信了,还有土地和土地是不同的,平原的土地和山上的土地、都是不同的,你以何种标准来衡量这些土地的价值呢所以到偿还的时候就会有麻烦的另外债卷到现在能炒得这么高,这其中到底还有些其他什么人么,农民一开始买债卷是为了土地,当有商人大量的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时他们还会攥着手里的债卷么,还有你的那些军官和将军,他们恐怕也没少买吧,就算是将来你以土地赔偿,到头来这不又是一场新的土地兼并么这些土地真正能有多少到农民的手里,这些你有没有想过呢,我真是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提醒你这些呢”
邓希贤几乎彻底的否定了我的想法,他说的不是不对,我心里也明白,债卷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步,估计大多集中在商人手里,几乎不需要什么人力和土地,光靠倒卖债卷就能从中牟利,这使很多人看到债卷背后巨大的利益,所以纷纷投资。一想到这里我紧皱眉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说他是好事,是因为最终没有损害农民利益,很多最初购买债卷的农民还因此获益,所以一旦再次发行他们会争相购买的,说是坏事,是因为一旦兑现只会以两种形式,以现银兑现,这肯定会比市面价低,所以商人不会同意,假如你如此坚持他们一定会闹事的,如若以土地兑现那么新的一轮土地兼并也就开始了,北方千百万顷的土地将归商人所有,他们会雇佣佃户种植,然后再层层盘剥,农民依旧是没有土地。恐怕很难达到元度你的初衷吧”
第五卷 惊涛骇浪第二十八章 邓家下
邓希贤说的头头是道,也都切中要害,听得我背后冷汗直流,这真是一大败笔,脸色霎时惨白,如何解决这种危机,让我一筹莫展,于是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邓希贤。
“邓兄剖析的是,小弟我当时一时糊涂,此事确实欠考虑,邓兄可有什么好办法么”这时我只有厚着脸皮求教了。
此时邓希贤脸上显露出老狐狸一样的笑容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叫遭,吃亏是一定的了,只是不知道这亏要怎么吃罢了
“元度啊,你不用担心,别看为兄刚刚到朝鲜,但是这事我早就知道了,现在我邓家已经吸纳了市场上一半左右的债卷,剩下的大多在一些散户手里,最主要的就是你的那些军官和将领,你要做的功夫就是如何将他们手里的债卷也吸纳到,这次就这样算了,全当长一个经验教训,下次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邓希贤看似语重心长,但是却使我不得不重新估量邓家的实力。能在我不知不觉间就收购了50以上的债卷,这份财力和潜藏在民间的势力绝对是不容小视的,邓希贤这次来找我也绝对不会是因为这一点事,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暴露邓家的实力,只会引起我过早的警惕,除非邓家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控制局势。
难道是,想到这里我心下巨动,不,不会的,以邓家的实力目前不可能推翻我,他们也没有必要这时推翻我,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那又是为什么呢,邓家这次下这么大的本钱,绝对不会就这样算了的,更不会让我仅仅是长一个经验教训,如果是那样,这笔花销也太大了,他们完全可以在事前告诫我,我想我不会不听的。按下心中的猜测,我故作惊喜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