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7(1 / 2)

的阿齐格和多铎,晚宴上更是不断取笑他,春日的傍晚,风儿虽然有些凉,但是在篝火旁众人都兴奋不已。辽沈一战,代善不攻自破预示着真个辽东已经尽归我手,从而使我达到了历史上皇太极建立清王朝时最初所拥有的疆域。不同的是朝鲜不再是从前那个只担任供给粮草的角色了,他拥有强大的海军,以及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各类军需品,和日用品,创造着大量的产值,并且我们的市场在向海外不断拓展,还有我们拥有了袁崇焕这样的帅才。

“众位,今次我们能取得如此意想不到的佳绩,与一人密不可分,他就是袁崇焕袁大人,借此机会我宣布一项任命,从今以后正式任命他为陆军元帅”我话音刚落下面很多人响起了掌声,尤其是那些跟随袁崇焕这次在辽东征战的将领,一个个喜形于色,他们是从内心中佩服袁崇焕。还有一些人不过是趁势巴解奉迎罢了,像我老丈人塞桑和蒙托就属于这一类的,当我寻不任命后他们是最先举杯向袁崇焕表示祝贺的,但不管怎么说任命原袁崇焕已经没有什么阻力了。

袁崇焕的酒喝了不少,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这次是真正的佩服了他,袁崇焕用自己实际的表现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也证实了一支新军的威力和军事改革的必要性,从而为他将来前进的道路扫清了障碍。对于我这个伯乐,他心存感激,不时地向我敬酒,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想表达的我已经全部知晓了。现在私地下大家都在讨论,谁的部队什么时候才能得到那5000精骑的装备,此时袁崇焕上任,众人纷纷开始巴结他,希望能够优先照顾自己的部队。

袁崇焕也十分高兴,不管怎么样辽东的八旗是被赶出去了,别管将来我是否在这块土地上作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百姓不会再受苦了。曾经在朝鲜亲历的袁崇焕此时坚信这一点,所以对他的任命不再推辞,而是坦然接受。袁崇焕骨子里还是有那么一些读书人的傲气的,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自然是高兴。

多尔衮对袁崇焕的任命有些意见,不过这小子现在已经全然顾不上那些了,此刻他正坐在大玉儿的身边,两人不断的耳语着,不时都能听到大玉儿爽朗娇美的笑声,这让我也很开心。现在这一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早就办公开化了,女真和蒙古在这些观念上十分开放,可能是人口少的原因吧,弟取兄嫂也十分常见,大玉儿和多尔衮的事之所以被历史不断演绎,那多半是因为两人身份特殊。而此时皇太极作为我们的敌人,不论从哪方面来讲占有他的妻子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骄傲的事情。

丰盛的夜宴结束,一切开始井然有序的进行,沈阳城被毁,只有重建,可惜了我当初所建的豪宅,据说代善就是从那里率先点火的,好在现在是春天,否则如此多的百姓真是让人难办。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不得不考虑粮食的问题。

第六卷 渤海风云第二章 赌注上

整个盛京沈阳唯一还算完整的就只有当年我建立的杏林书院了,不知道代善是没来得及烧,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使这场大火没有波及书院,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书院并没有建在盛京沈阳城内。

然而此时的杏林书院哪里还有半点书院的样子,到处都挤满了难民,难民们将这里当成了遮风避雨的避难所,一时间人满为患,全然不见当初的读书声以及学生们下课后嬉戏打闹的情景。可以说我的一切事业的开始是从这个杏林书院开始的,而此时物是人非,让我不禁感慨万千。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可是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面对的就是土地和人口问题,因为粮食几乎是从来都没有够过,而中国的老百姓也成了要求简单的百姓,不饿肚子成了他们的奢望。看着拥挤在一起的难民用着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告诉自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沈阳的重建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但是清理旧城的遗迹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劝我放弃,还不如寻址新建,但是被我否定了。努尔哈赤是什么样的人,他选定的国都那自然是错不了的,因为努尔哈赤一直把“天时”、“地利”、“人和”的逻辑思维作为他的决策依据。这“地利”就是清史中对沈阳地理位置的评价:沈阳三面环山、四通八达,是块绝佳的军事要地,即所谓的“形胜之地”,而浑河就是“神水”。

努尔哈赤对汉文化同样非常有研究,他知道看风水选宝地必须是“先须观水势,观水之法,凡水之中必有山,故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此为山水自然之理也。”努尔哈赤当初迅速决策迁都盛京,内心中最大的秘密就是发现了浑河与天柱山结合的盛京宝地,发现了浑河与天柱山的山川形状,发现了相交理气的山之龙脉,水之龙脉。所以当年三月初四,他才那样匆忙地带领八旗大军和家眷迅速迁都盛京:皇宫位置恰好坐落在浑河之龙脉的脊背上。

至于所谓的风水之说,在我看来那应该是针对地理、政治、经济等长远利益综合考量而得出的决断,并冠以风水之说。事实上从现代军事及地理的角度出发,沈阳的位置却是极佳的,正像努尔哈赤曾经说的那样:“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

尽管这个绝世枭雄已经早就魂归天国了,但是他所作出的决断仍然是我决定重建沈阳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我身为现代人清楚地知道沈阳周边地下所埋藏的宝藏,这里富含大量的铁矿、煤矿及其他稀有金属,正是建立军事重镇的极佳所在。朝鲜现在虽然富足,可是毕竟资源有限,要应付今后长期而耗费巨大的战争就不得不在沈阳建立庞大的军工生产基地,这是在后世是早就得到验证的。看吧,这又体现出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好处,可惜我地理学的还不是很好,否则早就找到金山银山了,到那时还不是金银满地,呵呵,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已经占上好位置了居然还得陇望蜀。

于是声势浩大的重建工程开始了,并且我将从前沈阳的旧城作为内城沈阳虽然被代善付之一炬,可是他的城墙还保存完好,在内城外计划建造规模更庞大的城市群,并且仿照现代进行区域规划,或定出不同职能的生活区以及工业区,对于我的这种大手笔和举动很多人都是不懂,他们如何能明白,这座沈阳城将来会成为人口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巨大城市,现在不规划以后就要乱套了。

让这些人更不明白的是我并没有遵照先例在城外修筑城墙,而是以点带面,在各重要的路口修筑类似炮楼一样的哨塔,至于民房,我则在最外围一律采取砖瓦结构,使用平顶设计,房顶上再起一人多高城垛一样的女墙,上面构筑射击孔。自然了我的奇思妙想再次引来众人的惊异,不过时间长了他们也就见怪不怪,我李开阳做事已经早就匪夷所思了,他们只要学会服从就可以。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袁崇焕,现在唯一敢顶撞我的就是他了,袁蛮子的脾气现在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很多人都在背后这样偷偷的叫他,袁崇焕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是不怒反喜,因为他喜欢别人将他的脾气和名字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也为自己的脾气而自豪。可不是么,试问除了他谁敢和我叫号啊

“元度,你这简直就是胡闹,有好好的城墙不建,却弄这些稀奇古怪的房屋做什么你看看,你看看,你还动用了这么多工匠,我的军营怎么办,我的指挥所怎么办”袁崇焕一上来简直就是质问,对于他的这种态度我早就不在意了,袁崇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

“元素息怒,来先喝一杯水,我看你也累了,歇一会咱们再说。”我嬉皮笑脸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