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1 / 2)

大、政协什么的,难道东汉的行政机构这么精简啊。当下奇怪的问:“我到不其以来,怎么就只看到雨村在办公,难道这个县的官员这么少吗” 陈举不问还好,这一问,贾获就想哭。我拷,你以为我愿意吗要不是那些家伙都疯疯癫癫的不正常,老子至于这么累吗老子一个人干几个人的事,我容易吗我郑老头可把老子害惨了,老子找他诉苦,他还给老子念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什么的,还“斯人”,在这么下去,老子都快变死人了。贾获只觉得满肚子苦水,本来想在陈知音面前好好发泄一番,可又考虑到还有手下在场,不能有失风度。只好强忍满腹辛酸泪,极其委婉的介绍了不其县的官员情况,说明自己的迫不得已。旁边的众书吏听了,都满脸景仰,七嘴八舌的说:“贾大人才智高绝,远非百里之才,他日定能高升州郡”

“极是极是贾大人勤政不倦,乃我辈楷模也。”

“和贾大人共同工作的岁月,早已烙印在我灵魂深处”

“只要与贾大人一起,我等立刻感到浑身有力,精神振奋”

“贾大人,你要继续努力啊,你就是大汉的希望之星”

“贾大人,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这些家伙眼睛里都是小星星,还双手捧心,作出一副幸福陶醉的表情。众书吏这一番真情告白,听得贾获哭笑不得,听得陈举只想仆街。我拷,老贾这家伙居然还有这么多粉丝啊,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贾获打发了众粉丝,问清了陈举的来意。摸着没胡须的下巴想了想,说道:“本县县尉吴辽吴公弨,对农艺颇有心得,子昂尽可与他商议。”

“什么就连县尉都对农业有研究看来本县的官员真是多才多艺啊”陈举满怀敬佩的感叹了一番。 “”贾获听得心里酸酸的,又不好明说,只好强笑道:“是啊,是啊,子昂可与他好好探讨一番。”“那么,这个吴县尉现在哪里而且我和他素不相识”

“哦,我疏忽了”贾获心里恨得牙痒,他妈的,老吴这变态几个月都没见人影,肯定还在玩泥巴。“哦,杨江流今日无事,可让他领你同去。”

看到陈举高高兴兴的离去,贾获心里越想越不是味。放下笔,冲进自己的休息室,把门一关,就对着吊在梁上的几个人形沙袋甩开膀子一顿胖揍,一边打还一边骂“打死你们这些猪头、变态,干你xx的”,这些沙袋分别写着几个人名 _

青州东莱郡不其县城外,吴辽试验田。 “老吴,我给你带客人来了”杨川大大咧咧的走进试验田边的茅屋。“有没有凉茶,我渴死了,这天真他妈的热”

“咦老吴这家伙跑那去了”两人进屋后,发现连根人毛都没有。陈举看了看房间,发现满屋子的书籍、各种笔记,还有很多农具,有些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 “娘希匹,这家伙可能在地里,咱们去那里看看。”喝饱了水的杨川忽然想到什么,拖着陈举跑出去。

一到地头,陈举就看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蹲在田边,死死盯着快熟的小麦,嘴里还嘀嘀咕咕的念叨:“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这个人一身短衣,脸上黑黝黝的,脚上手上都是泥巴,哪里有半点官员的样子。

“喂,老吴,我给你带客人来了他妈的,好热”杨川走过去一把拖起那人,给陈举引见。“子昂,这位就是本县县尉,吴辽吴公弨。”又指了指陈举,“老吴,这就是元元文社的社长,新举的孝廉,陈举陈子昂”两人互相见礼之后,陈举发现吴辽又蹲下去观察土壤,一副恨不得钻进去的样子。一会儿,又拿起脚边的竹简看了看,抬头叹息:“奇怪奇怪该做的我都做了啊,但怎么产量还是提不上去呢到底是哪里有错呢”

“老吴,你还是不死心啊,这个粮食怎么可能达到亩产百石呢你就别异想天开了,还是干点正经事吧。”杨川看到吴辽这副样子,心里很是不以为然。

没想到吴辽听了之后,马上激动起来:“你懂什么,粮为国之本,只要我把这个亩产百石的办法搞清楚,我大汉就永无饥荒,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没有比这个更正经的事情了,比你整天玩沙盘有意义得多怎么叫异想天开”

杨川觉得自己人生最大的爱好被鄙视了,像被人踢了一脚一样跳起来:“我玩沙盘怎么了你就知道玩泥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你懂吗”

“没有粮食,你打个屁打哈欠去吧”“○”

“167〓#”我拷,这两个家伙怎么一见面就干上了。陈举连忙上去劝解,好不容易把脸红脖子粗的两个家伙拉开。

冷静下来的吴辽得知了陈举的来意后,立即像见了亲人一样,也不管自己手上的泥巴,拉起陈举的手就大谈起自己的心得、困惑等等,看得杨川在旁边直翻白眼。关于农业的话题倒是难不倒陈举,毕竟生物学和农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陈举对农业也算的上比较了解,不像对传统工业那样两眼一摸黑。听到吴辽正在钻研氾胜之书上的“亩产百斛”问题,心里大为吃惊,说起这个问题,陈举还在大学时,就和班上的老师同学讨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