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子。”
燕儿扑哧一笑:“说曹操,这曹操便到了,我去开门”
“不用,我去吧,还有袪寒娇耳汤吗,多盛一些来。”说完,李泰起身开门,见到大庆站在门外,两个眼圈都是黑的,但眼神却异常明亮,见到李泰开门,进来带上门小声说道:“公子。俺回来了,佛像已经送到山上去了,其余的明天便能准备好了。”
李泰笑道:“潘哥真是辛苦了,来,燕儿,多盛点”
大庆接过一大碗汤笑道:“还是公子心细,嘿嘿,俺是又冷又饿啊。俺”
“你慢点”
大庆连吹都不吹,跟喝酒似的几大口干掉,口中嚼着娇儿说道:“真好吃,还有吗”
“有
大庆几口干掉:“公子,咱们什么时候上山”
“明夜便去,潘哥好好回去歇息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看着大庆离去,李泰亲自关上门,回头对着燕儿一笑:“快开始了”
刚写完的一章,检查完错别字就发上来了,下午再来一章。
第五十二章 万人聚宴
锣密鼓的忙活了十天,看着田中笔直的秧苗,百姓脸笑容,不少人三三两两的拿着一些零散的吃食来到县衙门口,都想见到李泰一面。
河州的百姓有福气啊,碰到这么一个好大人,帮着百姓开荒,而且,几乎家家都能分到一、二亩水田,这预示着,到了秋天,百姓就能吃上自己种的白米了。大伙拿着一些零散的吃食站在县衙门前,是想对这位河州的父母官表示一些谢意
“快看,快看,大人出来了。”
“快看,大人出来了。”
此时,李泰带着芝萌,凝儿,燕儿、大庆、邓健、月娘、何大叔、潘魁、关魁和几名衙役,集体出现在衙门口,见到下面黑压压的百姓,李泰抱拳笑道:“诸位乡亲们好啊”
“大人好”
“大人早上好”
“哈哈”几声问好,让官员与百姓心里更加接近,看着他们手上拿着一些吃食,李泰笑道:“诸位乡亲到此有何事啊为何手上还拿着吃食”
人群中走出几个老者,李泰认识,就是当初请教的几位农业专家,几位老者言道:“大人,今天是咱们大炎栽秧会的最后一天,按说,咱们河州都近三年没过这个节了,但这次在大人的带领下,咱们河州又活了,您为咱们取水,开荒,派牲口。做犁杖。哪次都没收过咱们一文钱,咱们都感激大人的恩惠。但是河州穷啊,没什么能孝敬大人地,今天是关秧门,咱们河州也没有猪、没有鸡、也就只有一些零散的吃食,但今天咱们不拜谷神也不拜秧宗,今天大伙带些吃食来孝敬大人。还望大人笑纳
站在衙门中,见到百姓拿着吃食站在自己的面前,说良心话。实在有些感动。一个官员能让百姓如此爱戴。换成谁都会得意一阵子,李泰对着大伙抱拳言道:“诸位稍等片刻,本官一会便来。”
芝萌、凝儿觉着李泰会有什么事情,随即跟了过来。谁知道刚到后院就听到李泰仰天大笑,回头见到两个女子得意道:“如何本官这官当的如何你们听听,人家都说了,不拜谷神都拜我了。我我哈哈。老子太牛逼了。”
芝萌扑哧笑道:“哪有你这样的大人,让乡亲们等着,自己却是找个地方自己大笑。怕是美坏了吧。”
凝儿言道:“泰哥儿也当此殊荣,到了河州,却是忙的紧呢,如今百姓来看你了,笑两声也是应该的,不过。也就是笑两声吧。人家都在外面等着呢。”
稳定了一下情绪,李泰带着两人再次来到门前言道:“诸位乡亲,本官谢谢你们了。我李泰不讲究什么两袖清风。人家给东西咱们就要,可是,你们这是一万多人啊,本官吃不了,不如这样吧,每家把送给本官的吃食,回到自己家做好,然后放在门外。让路过之人、彼此乡邻都尝尝,大伙也都跟着沾点喜气。说实话。本官还不知道有此节日呢,今天整个衙门不起火,都吃百姓地。你们觉着可好”
“好”
“好啊,大人英明”
“大人,您先到我家吃吧”
“去我家吧,俺娘做地饭好吃。”
李泰哈哈大笑:“好,本官一定都去。大伙少做些。别浪费粮食,放到门口,一来一往,谁饿了就吃上一口,别看咱们穷,但都是乡里乡亲地,好好高兴高兴。好了,都回去吧。”
“大人,先上俺家啊”
“大人,去小人的家里吧”
“呵呵,大人,还是去俺家吧。俺在家等着您。”
看到百姓离去,大伙站在门口异常高兴,大庆笑道:“公子啊,您真有办法,这么一来,谁都可以吃到,您还承了大伙的情。乡亲们互传吃食,当真是热闹的紧啊。”
芝萌言道:“是呢,这个办法甚好,要是别的州县大人也如你一般,天下的百姓可真是有福气了。”
李泰轻轻一笑,伸头瞧见百姓已经走远,立刻仰天大笑:“本官太英明了,哈哈,嗯你们怎么不夸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