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闹着呢。怎么你也动心思了如果你肯当先锋军大将,我这就进宫见陛下,保证无人敢反对”
老家伙这是挑拨我呢,咱不能上当。
摇头,冲李靖笑道:“伯伯说笑了,小子我没那么大本事不过我看天太热,怕诸位伯伯吵的肝火旺,伤了身体,所以过来给诸位伯伯降降火气的。”
李靖笑着摇头:“你这个泥鳅说吧,有什么看法儿”
“征”跟军中老将不能废话太多,否则挨揍的几率就会大增。
“理由”李靖眯眯眼道。
“一来显示国内无忧,灭了那几个虎视眈眈的野心。二来彰显我大唐诚信之邦。三来扬威辽东,绝了百济与倭国那点儿龌龊心思。四来开疆扩土,立府辽东。那儿可是好地方,棒打狍子瓢舀鱼,沃土千里,放了高句丽人手里糟践了。”我掰着指头数好处。
“军粮何来”李靖正色道:“饿着肚子可打不了仗。如今西部、北部大旱,绝迹多年的流民都冒出来了,府库里的粮食赈灾都来不及。谁敢伸手,那帮文臣就能站了你家门口骂这一点上不解决,别说四个,就是四十个好处都没用”
“呵呵,伯伯说笑了,府库里的粮食当然去赈灾,至于军粮嘛,有好、中、坏三策可以解决。最差的主意是买粮商手里、各大王公府里,粮食堆着发霉烂。只要陛下开口说要按市价买,伯伯你说谁敢不卖中策是借,内府打个条子,两年之内,借多少还多少,而且再加一成利息虽然面子上有点儿不好看,但胜在不动用府库国财。毕竟打仗开销也不少。而最好的主意嘛,嘿嘿”我凑到李靖耳边道:“用辽东的地换五石粮食一亩人字号地,十石粮食一亩地字号地,二十石粮食一亩天字号地,五百亩起换,五千亩封顶。得地者有五年的使用权,五年之内,免租免息。五年之后,要地就出钱买,而且要按官家法令交租交息;不要地的就还地。告诉他们,先到先得,粮食凑够了想换咱还不换呢呵呵,真要用这招儿,别说大军用的粮食,就是赈灾的粮食保证都能凑回来。府库里那些粮食,动都不用动伯伯您说呢”
“哈哈哈哈”李靖大笑着站起身,过来一巴掌抡了我脑袋上:“要说你小子的脑子,果然是个异数。这空手套白狼的功夫,耍的炉火纯青啊那我问你,要是辽东不胜呢”
“伯伯说笑了。”我揉揉脑袋道:“我大唐雄狮如果粮草充足,打高句丽那就跟玩儿似地,哪来不胜的话如果为了以防万一,那就在以地换粮后面再加一条,若未得辽东之地,官家以换地粮价的两倍赔偿。这样怎么算都没损失的事儿,您说,还怕换不来粮食”
“好”李靖笑道:“另辟蹊径,果然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等这些人有了地,自然会想着怎么保护这些地,怎么使用这些地,这一路下来,不仅解决了得了辽东之后的建设问题,甚至连人口问题都能得到大缓解。你这套路,果然与众不同”
“嘿嘿,伯伯,您说,这朝堂之上的火气,能降降了吧”得意的笑道。
“降”李靖笑道:“被你这一挑拨,高句丽那就算是倒大霉了朝堂上那些人,看这地方的眼里都能冒出火”
嘿嘿,要的还就是这个效果
李靖去皇城了,我乐呵都就跟尉迟刚回家了。该干的都干了,心里太平了。流民的事儿由长孙皇后出头调查,征高句丽的事儿由李靖搞定。粮食解决了,朝堂上自然就不吵了。剩下的剩下的就没我什么事儿了哈哈,咱就继续过咱的太平日子,五天以后咱还大婚呢
皇城,李大帝的御书房。
李大帝跟一班文武重臣听了李靖的话后,先是愣住了,而后各个开怀大笑,如同从来就没为这事儿有过分歧一样
“好”李大帝点点头道:“辅机长孙无忌、景仁岑文本,你们回去议了看看,这告示怎么写。明日拿来给朕看。”
“是”长孙无忌跟岑文本领旨。
李大帝接着说道:“乔松房玄龄、登善褚遂良,你们去商量一下如何处理流民之事。”
“是”房玄龄跟褚遂良点头答应。
李大帝冲底下诸位王公大臣道:“至于征辽东的安排,等朕这两天再细细思考一下。”众人点头。
最后,李大帝挥挥手道:“钱四,传旨扶风侯李逸,为庆其大婚,赏明珠百颗,锦四百匹,缎两百匹。让内府按公爵府的配置,给他把府里侍女杂役等人手缺额配齐。”
“是”钱公公笑眯眯的点头。
“陛下,扶风侯李逸,实有经纬之才,如此闲置于野,实为可惜。”褚遂良看李大帝挺高兴,上前抱拳道。
谁都没想到褚遂良会闹这一手,顿时一屋子人都愣住了。
“登善,乐休如今大婚在即,没道理这时候给他拉出来不是”李大帝捋着胡须道:“这事儿还是等他大婚完了再说吧。”
“是”褚遂良点头应道。
“呵呵”老妖精笑着开始岔开话题了:“陛下,不知这以粮换地之举,我等能参加不家里粮食还有点儿,刚好拿出来为国效力”
“卢公之言大善”房玄龄点点头道:“若我等人人出力,这粮食定能尽快凑齐啊”
“对”尉迟老黑点头道:“我家也有些粮食,也愿意拿出来为国效力”
一时间,除了李靖、李世绩、长孙无忌等有限几个人,其他诸位王公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人人踊跃献粮。
李大帝看看笑道:“好了好了等明日辅机、景仁将具体条文拟定清楚了,咱们再论此事如何”
众人尽皆称善,两眼热切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章写的很痛苦,想铺开,又怕脱离了主线。可不交代清楚后面又跟我的思路合不上。写写删删的累死了明天继续两更
上部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婚
更新时间:2011510 17:14:38 本章字数:3810
第一百四十五章大婚
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一,李大帝以辽东之地为筹,以粮换地的告示一出,长安举城沸腾。虽说这告示是通示天下的,但听说这告示刚贴出去没多久,户部门外以粮换地的人就排队排到了城门口,而且各个都是开口就换五千亩。给户部官员忙的人仰马翻。仅仅三天时间,就筹到粮食近百万石。这数量,打辽东、赈济灾民那是绰绰有余。何况这只是个开头,全国其他各地来换地的大队人马都还没赶到呢。
得了消息的李大帝乐的眉开眼笑,连连感叹民力无穷。至此,困扰朝堂的粮食问题算是一举解决。
贞观十八年八月十四,就在我大婚的前一天,李大帝下旨,封晋王李治为太子,与房玄龄、褚遂良等一批大臣监国。他自己御驾亲征高句丽。潞国公侯君集为前锋军大帅,率右卫、右威卫、右武卫三军,共计两万人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领高句丽周边大唐各道府州县军马,共计五万,以为中军。李大帝亲自挂帅后军,率一班文武大臣,及左卫、左威卫、左武卫三军,共计三万人马压阵。同时命水师都督张俭为水军大统领,率通州、登州沿岸各州府水军共计五万,一来确保粮草供应,二来以为策应。此次东征高句丽总计发兵十五万,比历史记载的十万多了五万,想来是因为粮草供应充足之故。
这消息知道了也就知道了,跟我没关系,我这几天自己都忙不过来呢结婚,结婚,你当是假的从新房布置,到筵席安排,甚至背当天的礼仪流程都是废神、废功夫的活儿。
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扶风侯李逸大婚。